【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抗旱
,具體涉及利用生物炭增強雨養旱地蓄水能力,將秋冬降水蓄積春天利用的抗旱方法。
技術介紹
雨養旱地,就人們常說的靠天吃飯的土地,天年好,雨水多,就產量高,天旱無雨就減產絕產,這種在黃土高原比比皆是,為了能使這樣的土地增產穩產,人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抗旱技術研究,諸如秋深松春免耕,地膜覆蓋,秸桿覆蓋等等,I、地膜覆蓋地膜 覆蓋栽培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溫度及水分狀況,起到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養分供應狀況和肥料利用率,改善光照條件,減輕雜草和病蟲危害等作用。但是,殘膜造成土壤的通氣性能降低,透水性能減弱,養分分布不均,影響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正常土壤結構形成,最終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殘膜碎片改變土壤結構影響正常土壤滲透現象,消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引起土壤次生鹽堿化嚴重的后果。其次,由于殘膜影響和破壞土壤理化性狀,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發育困難,影響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致使產量下降,據測定種子播在殘膜上爛種率達6. 92%,爛芽率5. 17%,棉苗側根減少4. 8-7. 6條,子葉期死苗率3.08%,2-3片真葉期死苗率I. 19%。現蕾遲,植株矮。據查,每畝農村信息網版權所有土壤殘膜達3. 9公斤時,玉米減產11-23%,小麥減產9-16%,蔬菜減產14. 6-59. 2%。嚴重影響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再次,大量的殘膜存于耕層,可能纏繞犁頭和播種機輪盤,影響田間作業。2、秸桿粉碎覆蓋秸桿還田是把秸桿(玉米秸桿、高粱秸桿等)直接或堆積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種方法。秸桿還田具有促進土壤有機質及氮、磷、鉀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雨養旱地抗旱方法,其特征是:在雨養旱地秋收后,利用玉米秸稈炭化生產的生物炭按每公頃40噸撒施于地表,然后用犁耕翻或機械旋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耀東,溫日宇,武小平,白宇晧,姜慶國,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