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可靠接地裝置的印刷電路板產品,包括:基板,具有從所述基板向上延伸的兩個或更多個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彼此相對的側部上分別設置有防脫離部;印刷電路板,所述印刷電路板在其上與所述突出部相對應的位置處具有開口用于使所述突出部穿過;跳線,所述跳線的兩端電聯接到所述印刷電路板上;其中,所述防脫離部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跳線的直徑,并且,當將所述基本與所述印刷電路板組裝在一起時,所述突出部延伸穿過所述開口,并使得所述跳線保持在防脫離部之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印刷電路板產品,更具體的,涉及ー種具有可靠接地裝置的印刷電路板廣品。
技術介紹
在印刷電路板產品中,印刷電路板組件安裝在基板上。圖I示出了現有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產品的立體圖,圖2示出了圖I中細節A部分的放大圖,圖3示出了現有技術的基板的視圖。下面將參照圖I和圖2描述現有技術中使印刷電路板產品中的跳線接地的結構。從圖1-3中可以看出,印刷電路板產品包括基板I、印刷電路板2和7、電容器5、端子6,當然該產品也可以包括其他的部件,其中跳線4的兩端焊接在印刷電路板2上。基板 I包括從基板I向上延伸的兩個突出部3,突出部3是導電的并且在兩個突出部3之間形成有間隙,如圖3中所示。當將基板I與印刷電路板2組裝在一起時,兩個突出部3穿過印刷電路板2上的、形成在與突出部3相應的位置處的開ロ(在圖中未清楚示出)延伸到印刷電路板2之上,使得印刷電路板2的跳線4容納在該間隙中,并且間隙的尺寸形成為此時跳線4與兩個突出部3接觸并且將跳線4夾緊在兩個突出部4之間。通過具有上述結構,當將基板I接地吋,也就是在突出部3接地的情況下,因為突出部3是導電的并且突出部3與跳線4接觸,因而達到了使跳線4接地的目的。但是,上述結構具有如下缺點。當印刷電路板產品的運輸或再加工過程中,基板I的突出部3與跳線4之間的接觸可能會變松,并因而失去接地保護。這種情況在實際應用中是經常發生的。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已經研發出兩種新的技術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增加形成突出部的材料的弾性系數,從而使得突出部與跳線之間的夾緊關系不容易變松,降低跳線從突出部之間脫出的可能性。但是這種方法的成本較高,并且比傳統結構更難于安裝。第二種方案是在操作印刷電路板產品時更加穩固地對其進行操作,減輕因運輸到可能導致的對產品的振動,但是這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因此,需要能夠制造出具有可靠接地保護裝置的印刷電路產品。
技術實現思路
上述技術問題由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解決。根據本技術,提供了ー種印刷電路板產品,包括基板,具有從所述基板向上延伸的兩個或更多個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彼此相對的側部上分別設置有防脫離部;印刷電路板,所述印刷電路板在其上與所述突出部相對應的位置處具有開ロ用于使所述突出部穿過;跳線,所述跳線的兩端電聯接到所述印刷電路板上;其中,所述防脫離部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跳線的直徑,并且,當將所述基本與所述印刷電路板組裝在一起時,所述突出部延伸穿過所述開ロ,并使得所述跳線保持在防脫離部之間。優選地,所述防脫離部是邊緣向下傾斜的齒。優選地,所述防脫離部由高摩擦系數的材料制成。優選地,所述跳線焊接到所述印刷電路板上。優選地,所述印刷電路板產品還包括電容器或端子或其他部件。在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在突出部上形成有齒,優選的是,齒的邊緣向下傾斜,因而能夠容易地將跳線組裝到突出部之間,同時能夠防止跳線脫離突出部之間的間隙。而且,増加這些齒不會帶來附加成本,而只需要在現有工具上小做改動即可。由此可見,根據本技術,能夠實現對跳線的簡單可靠的接地保護。附圖說明結合參照附圖對說明書的描述,本技術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 加清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現有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產品的立體圖。圖2示出了圖I中細節A部分的放大圖。圖3示出了現有技術的基板的視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帶有齒的基板的立體圖。圖5是圖4的基板的突出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圖,示出了突出部的齒的細節;圖6是根據本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產品的組裝立體圖。圖7是圖6的突出部與跳線部分的局部放大圖,示出了帶有齒的突出部與跳線之間的配合結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具體參照附圖4-7描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首先,參照圖4和5描述帶有齒的突出部以及具有該突出部的基板的結構。圖4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帶有齒的基板的立體圖,圖5是圖4的基板的突出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圖,示出了突出部的齒的細節。參照圖4和圖5可以看到,基板11包括從基板11向上延伸的兩個突出部31,突出部31是導電的并且在兩個突出部31之間形成有間隙。參照圖5可以看到,兩個突出部31在其各自的彼此相對的側部上分別形成有多個齒311和312,齒311和312之間的距離在圖5中用字母D指示,并且齒311和312的邊緣向下傾斜從而便于將跳線沿著齒311和312的向下傾斜的齒的邊緣組裝到由兩個齒311和312限定的間隙中并使跳線最終到達位于齒311和312下部的孔313中,其中孔313的直徑與跳線的直徑相當并且大于距離D。圖6是根據本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產品的組裝立體圖。圖7是圖6的突出部與跳線部分的局部放大圖,示出了帶有齒的突出部與跳線之間的配合結構。將圖4中所示的基板11與印刷電路板21和71、電容器51、端子61以及其他部件組裝在一起,就得到圖6中所示的印刷電路板產品。具體的,當將基板11與印刷電路板21組裝在一起時,兩個突出部31穿過印刷電路板21上的、形成在與突出部31相應的位置處的開ロ(在圖中未清楚示出)延伸到印刷電路板21之上,如圖6中所示。這時,使得印刷電路板21的跳線41容納在兩個突出部31之間的間隙中。如前面參照附圖4-5討論的,間隙的尺寸形成為此時跳線41與兩個突出部31接觸并且將跳線41夾緊在兩個突出部31之間。通過具有上述結構,當將基板11接地吋,也就是在突出部31接地的情況下,因為突出部31是導電的并且突出部31與跳線41接觸,因而達到了使跳線41接地的目的。同吋,因為齒311和312的邊緣向下傾斜,因而便于將跳線41組裝到間隙中。同時,在印刷電路板產品的運輸以及其他移動過程中,當產品受到振動或其他外力而可能發生松動時,因為齒311和312的邊緣是向下傾斜的,因而能夠防止跳線41從間隙中脫離出來,從而保證了將跳線41牢固地保持在兩個突出部31之間,使得對跳線41的接地保護非常可靠。雖然在上面將突出部的數量描述為兩個,但是突出部的數量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是更多個,只要在它們用于限定間隙的相對側部上限定有齒即可。此外,雖然在上面描述突出部設置有齒用于防止跳線的脫離,但是可替代的,也可 以將齒用其他防脫離結構替代。例如,將突出部的彼此相對的側部設置為具有由摩擦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的防脫離部,用于防止跳線的脫離。雖然在前面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介紹,但是本技術并不限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能夠根據本技術的原理對其作出各種改進和變形而不脫離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印刷電路板產品,包括 基板,具有從所述基板向上延伸的兩個或更多個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彼此相對的側部上分別設置有防脫離部; 印刷電路板,所述印刷電路板在其上與所述突出部相對應的位置處具有開ロ用于使所述突出部穿過; 跳線,所述跳線的兩端電聯接到所述印刷電路板上; 其中,當將所述基板與所述印刷電路板組裝在一起時,所述突出部延伸穿過所述開ロ,并使得所述跳線保持在所述防脫離部之間, 其中,所述防脫離部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跳線的直徑。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產品,其中,所述防脫離部是邊緣向下傾斜的齒。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產品,其中,所述防脫離部由高摩擦系數的材料制成。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產品,其中,所述跳線焊接到所述印刷電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印刷電路板產品,包括:基板,具有從所述基板向上延伸的兩個或更多個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彼此相對的側部上分別設置有防脫離部;印刷電路板,所述印刷電路板在其上與所述突出部相對應的位置處具有開口用于使所述突出部穿過;跳線,所述跳線的兩端電聯接到所述印刷電路板上;其中,當將所述基板與所述印刷電路板組裝在一起時,所述突出部延伸穿過所述開口,并使得所述跳線保持在所述防脫離部之間,其中,所述防脫離部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跳線的直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文根,袁勛,林海旋,胡政良,
申請(專利權)人: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