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塊、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無線發射模塊;所述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第二控制模塊、照明燈和無線接收模塊;所述照明燈和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無線接收模塊之間通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組成,兩單元之間通過無線傳輸信號,照明單元能夠依據需要增設,減少布線和維護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燈光控制領域,特別是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的室內照明系統,其一燈對應一觸控板,或多燈對應一觸控板,通過觸控板改變燈的開關或亮度。該觸控板固定設置于墻體的特定位置,在觸控板與燈之間進行有線連接,以通過觸控板控制燈的工作狀態。這種結構方式帶來了布線困難、維護亦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由控制 單元和照明單元組成,兩單元之間通過無線傳輸信號,照明單元能夠依據需要增設,減少布線和維護成本。本技術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所述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塊、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無線發射模塊;所述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第二控制模塊、照明燈和無線接收模塊;所述照明燈和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無線接收模塊之間通 目。本技術更進一步的改進如下所述。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電源模塊,所述第一電源模塊與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第二電源模塊,所述第二電源模塊與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照明燈為多個,分別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塊。所述照明單元為多個,分別與所述控制單元無線通信。所述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具有對應于多個照明位置的顯示區域。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組成,兩單元之間通過無線傳輸信號,照明單元能夠依據需要增設,減少布線和維護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燈光集中控制系統一控制單元對應一照明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控制單元對應多照明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單元11和照明單元12 ;控制單元11包括第一控制模塊111、觸控輸入顯示模塊113和無線發射模塊114 ;觸控輸入顯示模塊113和無線發射模塊114與第一控制模塊111電性連接;照明單元12包括第二控制模塊121、照明燈123和無線接收模塊124 ;照明燈123和無線接收模塊124與第二控制模塊121電性連接;無線發射模塊114與無線接收模塊124之間通信。用戶依據需要通過觸控輸入顯示模塊113輸入控制指令,經過第一控制模塊111和無線發射模塊114,無線傳輸至無線接收模塊124,由第二控制模塊121接收并對應控制照明燈123執行動作。由于中間的控制過程省掉了布線,所以降低了安裝成本和維護成本。本技術的照明單元12為特定的一盞燈,或特定區域的多盞燈,或整個房間的照明燈123,或整套房間的照明燈123。照明燈123雖為多個,須分別電性連接于第二控制模塊121。照明單元12為多個,分別與控制單元11無線通信。觸控輸入顯示模塊113亦 對應各個照明單元12設置顯示區域,例如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或次臥等等,控制命令為開、關或売度變化。控制單元11包括第一電源模塊112,第一電源模塊112與第一控制模塊111電性連接,第一電源模塊112提供控制單元11的工作電能。照明單元12包括第二電源模塊122,第二電源模塊122與第二控制模塊121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模塊122提供照明單元12的工作電能。本技術由控制單元11和照明單元12組成,兩單元之間通過無線傳輸信號,照明單元12能夠依據需要增設,減少布線和維護成本。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 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塊、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無線發射模塊;所述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 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第二控制模塊、照明燈和無線接收模塊;所述照明燈和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電性連接; 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無線接收模塊之間通信。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電源模塊,所述第一電源模塊與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第二電源模塊,所述第二電源模塊與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電性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燈為多個,分別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塊。5.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單元為多個,分別與所述控制單元無線通信。6.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具有對應于多個照明位置的顯示區域。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塊、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無線發射模塊;所述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第二控制模塊、照明燈和無線接收模塊;所述照明燈和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無線接收模塊之間通信。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組成,兩單元之間通過無線傳輸信號,照明單元能夠依據需要增設,減少布線和維護成本。文檔編號H05B37/02GK202652661SQ20122035397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專利技術者夏繼媛, 陳海松, 王云江 申請人:深圳市和瑪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單元和照明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塊、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無線發射模塊;所述觸控輸入顯示模塊和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第二控制模塊、照明燈和無線接收模塊;所述照明燈和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所述無線接收模塊之間通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繼媛,陳海松,王云江,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和瑪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