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抗干擾能力更強的雙芯信號線連接器,它包括相互對接,且電氣連接的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公連接器包括公連接線、與公連接線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的公連接器殼體和與公連接線電氣連接的公接插件,公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的端面形成有凹槽,其外壁攻設有螺紋,凹槽內壁形成有導向柱,母連接器包括母連接線、與母連接線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的母連接器殼體和與公連接線電氣連接母接插件,母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形成有可伸入到凹槽內,且與凹槽緊密配合的對接部,對接部的外壁形成有與導向柱緊密配合的導向槽,母連接器殼體的外壁形成有卡環,其外壁套設有與卡環配合且與螺紋嚙合的螺套,對接部的外壁與螺套的內壁之間套設有密封環。(*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信號線連接器,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接觸更加良好、連接更加穩固、防水性能更好和信號抗干擾能力更強的雙芯信號線連接器。
技術介紹
隨著IT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設備已經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在室內和室外的信號線布線操作中,信號線的連接位置只是用連接頭簡單處理,當受到外力的作用時,信號線的連接位置很容易出現斷開,致使信號中斷,而受制于空間、環境和天氣的影響,信號線的連接位置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信號傳輸受到干擾,影響信號的傳輸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接觸更加良好、連接更加穩固、防水性能 更好和信號抗干擾能力更強的雙芯信號線連接器,它包括相互對接,且電氣連接的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所述公連接器包括公連接線、公連接器殼體,以及安裝于所述公連接器殼體內與所述公連接線的兩條芯線分別電氣連接的公接插件,所述母連接器包括母連接線、母連接器殼體,以及安裝于所述母連接器殼體內與所述母連接線的兩條芯線分別電氣連接的母接插件,所述公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的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母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形成有可伸入到所述凹槽內,且與凹槽緊密配合的對接部,當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對接時,公接插件與對應的母接插件接觸電氣導通。所述公連接器殼體與公連接線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所述母連接器殼體與母連接線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所述公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由具有柔韌性的材料制成,母連接器殼體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有卡環,母連接器殼體上套設有與所述卡環配合動作的螺套,公連接器殼體對接端的外壁攻設有與所述螺套嚙合的螺紋,所述螺套的內徑沿著對接方向慢慢變大,且螺套的最小內徑小于公連接器殼體對接端的最小外徑。所述對接部的外壁與螺套的內壁之間套設有密封環。所述公接插件安裝于公連接器殼體內,它包括環狀的公絕緣體,以及由公絕緣體分隔開的內插件和外插件,所述外插件為環狀,所述內插件位于其內腔中,內插件和外插件分別與所述公連接線的兩條芯線電氣連接,內插件和外插件的另一端分別裸露于凹槽內,所述母接插件安裝于母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上,母接插件包括環狀的母絕緣體,以及由母絕緣體分隔開的內觸件和外觸件,所述內觸件固定在母絕緣體的內壁,外觸件固定在母絕緣體的外壁,內觸件和外觸件分別電氣連接母連接線的兩條芯線,所述母接插件沿著對接方向伸出對接部一段,當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對接時,內插件與內觸件接觸電氣導通,外插件與外觸件接觸電氣導通。所述公連接器殼體、母連接器殼體、公連接線的絕緣殼和母連接線的絕緣殼由透明材料制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雙芯信號線連接器包括相互對接,且電氣連接的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公連接器包括公連接線、公連接器殼體和公接插件,母連接器包括母連接線、母連接器殼體和母接插件,公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的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凹槽,母連接器殼體的對接端形成有可伸入到凹槽內,且與凹槽緊密配合的對接部,當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對接,公接插件與對應的母接插件接觸導通,結構簡單,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連接方便穩固,公接插件與母接插件的接觸導電性能更好,避免出現斷路故障,導致信號傳輸中斷;另外,公連接器殼體與公連接線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母連接器殼體與母連接線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當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對接時,由于對接部與凹槽之間為緊密配合,可以防止液體滲透進連接位置,保證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與外界絕緣,避免信號傳輸受到干擾;再有,公連接器殼體由具有柔韌性的材料制成,母連接器殼體的外壁形成有卡環,母連接器上套設有與卡環配合動作的螺套,公連接器殼體的外壁攻設有與螺套嚙合的螺紋,對接部的外壁與螺套的內壁之間套設有密封環,通過螺套與螺紋的配合,可以使得公 連接器殼體與母連接器殼體的對接部之間密封性更好,進一步防止外部液體滲透進連接位置,保證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與外界絕緣,避免信號傳輸受到干擾。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雙芯信號線連接器的安裝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雙芯信號線連接器的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闡述,其中,本技術的方向以圖I為標準。如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雙芯信號線連接器包括相互對接的公連接器I和母連接器2,公連接器I和母連接器2之間電氣連接,公連接器I包括公連接線11、公連接器殼體12和公接插件13,公接插件13安裝于公連接器殼體12內,且與公連接線11電氣連接,公連接器殼體12的對接端的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凹槽121,母連接器2包括母連接線21、母連接器殼體22和母接插件23,母接插件23安裝于母連接器殼體22內,且與母連接線21電氣連接,母連接器殼體22的對接端形成有可伸入到凹槽121內,且與凹槽121緊密配合的對接部221,當公連接器I和母連接器2對接,公接插件13與母接插件23接觸電氣導通,本技術主要應用于信號傳輸線路的雙芯線連接。這樣,當公連接器I和母連接器2對接時,母連接器殼體22的對接部221伸入到公連接器殼體12的凹槽121內,公接插件13與母接插件23接觸電氣導通,通過公接插件13和母接插件23實現公連接線11與母連接線21的電氣導通,結構簡單,公連接器I和母連接器2連接方便穩固,公接插件13與母接插件23的接觸導電性能更好,避免出現斷路故障,致使信號傳輸中斷。進一步,本技術的公連接器殼體12與公連接線11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母連接器殼體22與母連接線21的絕緣殼一體注塑而成,公連接器殼體12、母連接器殼體22、公連接線11的絕緣殼和母連接線21的絕緣殼優先考慮采用透明材料制成。這樣,由于對接部221與凹槽121之間為緊密配合,而公連接器殼體12和母連接器殼體22均采用絕緣材料制成,可以防止液體滲透進連接位置,保證公接插件13和母接插件23與外界絕緣,避免信號傳輸受到干擾,同時也方便觀察信號傳輸線路的連接狀態。再進一步,本技術的公連接器殼體12的對接端由具有柔韌性的材料制成,母連接器殼體22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有卡環223,母連接器殼體22上套設有與卡環223配合動作的螺套3,公連接器殼體12的對接端的外壁攻設有與螺套3嚙合的螺紋123,螺套3的內徑沿著對接方向慢慢變大,且螺套3的最小內徑小于公連接器殼體12對接端的最小外徑,對接部221的外壁與螺套3的內壁之間套設有密封環4。這樣,通過螺套3與螺紋123的配合,可以使得公連接器殼體12與母連接器殼體22的對接部之間密封性更好,進一步防止外部液體滲透進連接位置,保證公接插13和母接插件23與外界絕緣,避免信號傳輸受到干擾。其中,公接插件13安裝于公連接器殼體12內,它包括環狀的公絕緣體131,以及由公絕緣體131分隔開的內插件132和外插件133,所述外插件133為環狀,所述內插件132 位于其內腔中,內插件132和外插件133分別與所述公連接線11的兩條芯線電氣連接,內插件132和外插件133的另一端分別裸露于凹槽121內,所述母接插件23安裝于母連接器殼體22的對接端上,母接插件23包括環狀的母絕緣體231,以及由母絕緣體231分隔開的內觸件232和外觸件233,所述內觸件232固定在母絕緣體231的內壁,外觸件233固定在母絕緣體231的外壁,內觸件232和外觸件233分別電氣連接母連接線21的兩條芯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芯信號線連接器,它包括相互對接,且電氣連接的公連接器(1)和母連接器(2),所述公連接器(1)包括公連接線(11)、公連接器殼體(12),以及安裝于所述公連接器殼體(12)內與所述公連接線(11)的兩條芯線分別電氣連接的公接插件(13),所述母連接器(2)包括母連接線(21)、母連接器殼體(22),以及安裝于所述母連接器殼體(22)內與所述母連接線(21)的兩條芯線分別電氣連接的母接插件(23),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連接器殼體(12)的對接端的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凹槽(121),所述母連接器殼體(22)的對接端形成有可伸入到所述凹槽(121)內,且與凹槽(121)緊密配合的對接部(221),當公連接器(1)和母連接器(2)對接時,公接插件(13)與對應的母接插件(23)接觸電氣導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永媛,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睿瑪科防水電器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