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拉力檢測裝置,包括上壓板、下壓塊、成對的螺栓和連接螺桿,在下壓塊的上側面上設有連通其左右兩側面的方形槽,上壓板和下壓塊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方形槽的下側面和位于其上的上壓板的下側面構成被檢固定件上下側面的壓緊面,成對的螺栓分別位于方形槽前后兩側的相對位置上;連接螺桿左端與下壓塊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右端與拉力計測量頭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其中心軸線與拉力計測量頭中心軸線一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拉力檢測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能夠保證被檢固定件能夠被有效固定的同時不對被檢活動件產生附加力,同時能夠提高被檢件檢測時的施力方向準確性,方便測量過程,提高測量精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拉力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適配拉力計使用的拉力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拉力計是小型簡便的推力、拉力測試儀器;其具有高精度、易操作及攜帶方便之優點,而且有一個峰值切換操作旋鈕,可做荷重峰值指示及連續荷重值指示。工廠內,常常使用拉力計對制品或零部件進行簡單的拉力性能檢測;使用時,將固定件與拉力計的測量頭相固定,沿拉力計測量頭的中心軸線方向拉動活動件,獲得測量結果。拉力計的測量頭為螺旋結構,其配備的用于固定測量頭和固定件的部件一般為掛鉤,在實際操作使用時往往需 要增加其他的線體等部件加以固定連接,操作麻煩且很難保證最后施力方向與測量頭中心軸線方向一致。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拉力檢測裝置,配合拉力計使用,能夠快速固定被檢固定件,方便拉力的測量,提高施力方向的準確性。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拉力檢測裝置,包括上壓板、下壓塊、成對的螺栓和連接螺桿,在下壓塊的上側面上設有連通其左右兩側面的方形槽,上壓板和下壓塊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方形槽的下側面和位于其上的上壓板的下側面構成被檢固定件上下側面的壓緊面,成對的螺栓分別位于方形槽前后兩側的相對位置上;連接螺桿左端與下壓塊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右端與拉力計測量頭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其中心軸線與拉力計測量頭中心軸線一致。該裝置中,方形槽的左右方向和連接螺桿中心軸線方向、拉力計測量頭中心軸線方向一致,確保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方向的系統偏差;使用時,將被檢固定件放置在方形槽內,再覆上上壓板,通過螺栓緊固,保證被檢固定件能夠可靠固定,同時不對被檢活動件產生附加力,使檢測準確;并且由于上壓板和下壓塊的結構,對其進行施力時,方向性要比采用掛鉤結構要準確得多。優選的,所述螺栓的數量為一對;這是由于拉力計本身結構較小,被檢件亦不會過大,據此設計的本案結構同樣不會過大,沒有必要設計過多的螺栓數量;成對結構的設計,是為了使得被檢固定件在夾緊時的受力均勻,不產生角差;螺栓最好選用易于手動擰緊的結構,比如選用螺栓頭帶有兩個較大相對受力面的結構。作為一種優選結構,所述方形槽前后方向的寬度大于被檢固定件寬度Imm以上;以保證被檢固定件不會在左右兩側收到外界壓力;但是也不能過大,以保證施力的方向性準確。作為一種優選結構,所述上壓板和下壓塊都為方形體結構;這是由于方形體結構易于加工生產。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拉力檢測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能夠保證被檢固定件能夠被有效固定的同時不對被檢活動件產生附加力,同時能夠提高被檢件檢測時的施力方向準確性,方便測量過程,提高測量精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正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左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圖2所示為一種拉力檢測裝置,包括上壓板I、下壓塊2、一對螺栓3和連接螺桿4,所述上壓板I和下壓塊2都為方形體結構。 在下壓塊2的上側面上設有連通其左右兩側面的方形槽,上壓板I和下壓塊2之間通過螺栓3固定,方形槽的下側面和位于其上的上壓板I的下側面構成被檢固定件上下側面的壓緊面,成對的螺栓3分別位于方形槽前后兩側的相對位置上;方形槽前后方向的寬度大于被檢固定件寬度5_。連接螺桿4左端與下壓塊2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右端與拉力計測量頭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其中心軸線與拉力計測量頭中心軸線一致。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拉力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上壓板(I)、下壓塊(2)、成對的螺栓(3)和連接螺桿(4),在下壓塊(2)的上側面上設有連通其左右兩側面的方形槽,上壓板(I)和下壓塊(2)之間通過螺栓(3)固定,方形槽的下側面和位于其上的上壓板(I)的下側面構成被檢固定件上下側面的壓緊面,成對的螺栓(3)分別位于方形槽前后兩側的相對位置上;連接螺桿(4)左端與下壓塊(2)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右端與拉力計測量頭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其中心軸線與拉力計測量頭中心軸線一致。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拉力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的數量為一對。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拉力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前后方向的寬度大于被檢固定件寬度Imm以上。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拉力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板(I)和下壓塊(2)都為方形體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拉力檢測裝置,包括上壓板、下壓塊、成對的螺栓和連接螺桿,在下壓塊的上側面上設有連通其左右兩側面的方形槽,上壓板和下壓塊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方形槽的下側面和位于其上的上壓板的下側面構成被檢固定件上下側面的壓緊面,成對的螺栓分別位于方形槽前后兩側的相對位置上;連接螺桿左端與下壓塊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右端與拉力計測量頭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其中心軸線與拉力計測量頭中心軸線一致。本技術提供的拉力檢測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能夠保證被檢固定件能夠被有效固定的同時不對被檢活動件產生附加力,同時能夠提高被檢件檢測時的施力方向準確性,方便測量過程,提高測量精度。文檔編號G01L5/00GK202648848SQ20122019817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4日專利技術者成三榮 申請人:昆山滬光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拉力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上壓板(1)、下壓塊(2)、成對的螺栓(3)和連接螺桿(4),在下壓塊(2)的上側面上設有連通其左右兩側面的方形槽,上壓板(1)和下壓塊(2)之間通過螺栓(3)固定,方形槽的下側面和位于其上的上壓板(1)的下側面構成被檢固定件上下側面的壓緊面,成對的螺栓(3)分別位于方形槽前后兩側的相對位置上;連接螺桿(4)左端與下壓塊(2)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右端與拉力計測量頭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其中心軸線與拉力計測量頭中心軸線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成三榮,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滬光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