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照明燈,更具體地,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LED燈,所述的散熱器由安裝在燈座(1)上的散熱主體(3)和鰭片(4)構成,所述的散熱主體(3)中空且一端連接燈座(1),另一端連接燈罩(2),鰭片(4)均勻設置在散熱主體(3)的外壁上,所述的散熱主體(3)和鰭片(4)的外沿分別由曲線段構成;所述的燈罩(2)由邊緣(5)逐漸向中部(6)變薄的凹透鏡制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作用之一是:起到最佳的散熱效果;使得室內的照明更加均勻,不會產生眩光的問題;外觀整體美觀、大方和時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ー種照明燈,更具體地,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LED燈。技術背景LED燈,因其具有體積小、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逐漸的取代了傳統的白熾燈和節能燈,被廣泛應用于各個照明領域。但是現有的大功率LED燈普遍存在散熱效果不佳,在長時間使用后,容易因內部溫度過高而燒壞電路板等原件,而其上所使用的散熱器不僅體積大重量,其散熱效率也非常低;另外,現有的大功率LED燈在燈光的照明效果上并沒有做改進,在照射效果上仍然存在燈光太過集中,致使整個室內照明光暗不均勻,產生眩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的實施方式,以期望可以解決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LED燈,包括燈座、散熱器和燈罩,所述的散熱器由安裝在燈座上的散熱主體和鰭片構成,所述的散熱主體中空且一端連接燈座,另一端連接燈罩,鰭片均勻設置在散熱主體的外壁上,所述的散熱主體和鰭片的外沿分別由曲線段構成;所述的燈罩由邊緣逐漸向中部變薄的凹透鏡制成。為使本技術起到更好的技術效果更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散熱主體的外沿從燈座一端到燈罩一端依次由外曲半徑224. 04mm的第一曲線段、內曲半徑16. 71mm的第二曲線段、外曲半徑51. 73mm的第三曲線段和外曲半徑36. 52mm的第四曲線段相切而成。更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鰭片的外沿從燈座一端到燈罩一端依次由內曲半徑為46. 29mm的第五曲線段、外曲半徑為112. 76mm的第六曲線段、外曲半徑為47. 50mm的第七曲線段和外曲半徑為47. 52mm的第八曲線段相切而成。更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散熱主體上的第一曲線段軸向長度為22. 92mm,第ニ曲線段的軸向長度為7. 45mm,第三曲線段的軸向長度為10. 25mm,第四曲線段的軸向長度為 5. 05mm。更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鰭片上第五曲線段的軸向長度為16. 58mm,第六曲線段的軸向長度為10. 78mm,第七曲線段的軸向長度為10. 06mm,第八曲線段的軸向長度為10. 38mm。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邊緣處設有外徑略小于邊緣外徑的凸出部,可以利用該凸出部將燈罩緊固在散熱器主體上,并且使其安裝更加方便快捷。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凸出部與邊緣之間有臺階,臺階呈弧形,不僅可以使LED燈整體顯得時尚美觀,還提高了燈罩和散熱主體之間穩固性。本技術中所述的外曲半徑即為圓心位于主體或鰭片外側的圓弧半徑,內曲半徑即為圓心位于主體或鰭片內側的圓弧半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之一是由主體和鰭片組成的散熱器,而主體和鰭片的側邊沿分別由曲線段構成,復合熱對流的散熱曲線,起到最佳的散熱效果;罩體由邊緣逐漸向中部變薄的凹透鏡制成,利用凹透鏡的原理讓燈珠射出來的光纖在經過燈罩時更加發散,使得室內的照明更加均勻,不會產生眩光的問題;另外主體和鰭片組成的散熱器使LED燈的外觀整體美觀、大方和時尚,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附圖說明圖I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的一個實施例的散熱器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的一個實施例的散熱器的仰視圖;圖4為圖3所示的散熱器的A-A剖視圖;圖5為圖3所示的散熱器的B-B剖視圖;圖6為圖I所示的一個實施例的燈罩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所示的燈罩的C-C剖視圖;圖8為圖6所示的一個實施例的燈罩的側視圖;圖9為圖8所示的燈罩的D-D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ー步闡述。如圖I所示ー種LED燈,包括燈座I、散熱器和燈罩2,所述的散熱器由安裝在燈座I上的散熱主體3和鰭片4構成,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的散熱主體3中空且一端連接燈座1,另一端連接燈罩2,鰭片4均勻設置在散熱主體3的外壁上,所述的散熱主體3和鰭片4的外沿分別由曲線段構成;如圖7和圖9所示,所述的燈罩2由邊緣5逐漸向中部6變薄的凹透鏡制成。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散熱主體3的外沿從燈座I 一端到燈罩2一端依次由外曲半徑224. 04mm的第一曲線段31、內曲半徑16. 71mm的第二曲線段32、外曲半徑51. 73mm的第三曲線段33和外曲半徑36. 52mm的第四曲線段34相切而成;如圖5所示,鰭片4的外沿從燈座一端到燈罩一端依次由內曲半徑為46. 29mm的第五曲線段41、夕卜曲半徑為112. 76mm的第六曲線段42、外曲半徑為47. 50mm的第七曲線段43和外曲半徑為47. 52mm的第八曲線段44相切而成;散熱主體3上的第一曲線段31軸向長度為22. 92mm,第二曲線段32的軸向長度為7. 45mm,第三曲線段33的軸向長度為10. 25mm,第四曲線段34的軸向長度為5. 05mm ;鰭片4上第五曲線段41的軸向長度為16. 58mm,第六曲線段42的軸向長度為10. 78mm,第七曲線段43的軸向長度為10. 06mm,第八曲線段44的軸向長度為10. 38mm ;如圖圖6和圖8所示,邊緣5處設有外徑略小于邊緣5外徑的凸出部7,可以利用該凸出部7將燈罩2緊固在散熱器主體3上,并且使其安裝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凸出部7與邊緣5之間有臺階8,臺階8呈弧形,不僅可以使LED燈整體顯得時尚美觀,還提高了燈罩2和散熱主體3之間穩固性。盡管這里參照本實施方式的多個尺寸參數對本技術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相同比例或者相近比例的尺寸參數,以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 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權利要求1.一種LED燈,包括燈座(I)、散熱器和燈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器由安裝在燈座(I)上的散熱主體(3 )和鰭片(4)構成,所述的散熱主體(3 )中空且一端連接燈座(I),另一端連接燈罩(2),鰭片(4)均勻設置在散熱主體(3)的外壁上,所述的散熱主體(3)和鰭片(4)的外沿分別由曲線段構成;所述的燈罩(2)由邊緣(5)逐漸向中部(6)變薄的凹透鏡制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主體(3)的外沿從燈座(I) 一端到燈罩(2) —端依次由外曲半徑224. 04mm的第一曲線段(31)、內曲半徑16. 71mm的第二曲線段(32)、外曲半徑51. 73mm的第三曲線段(33)和外曲半徑36. 52mm的第四曲線段(34)相切而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鰭片(4)的外沿從燈座一端到燈罩一端依次由內曲半徑為46. 29mm的第五曲線段(41)、外曲半徑為112. 76mm的第六曲線段(42)、外曲半徑為47. 50mm的第七曲線段(43)和外曲半徑為47. 52mm的第八曲線段(44)相切而成。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主體(3)上的第一曲線段(31)軸向長度為22. 92mm,第二曲線段(32)的軸向長度為7. 45mm,第三曲線段(33)的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燈,包括燈座(1)、散熱器和燈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器由安裝在燈座(1)上的散熱主體(3)和鰭片(4)構成,所述的散熱主體(3)中空且一端連接燈座(1),另一端連接燈罩(2),鰭片(4)均勻設置在散熱主體(3)的外壁上,所述的散熱主體(3)和鰭片(4)的外沿分別由曲線段構成;所述的燈罩(2)由邊緣(5)逐漸向中部(6)變薄的凹透鏡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黎明,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源力光電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