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帶收音機的照明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由前端殼、中殼以及后端殼構成,所述的殼體中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收音裝置和手搖發電裝置,所述的手搖發電裝置與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和收音裝置連接,為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和收音裝置提供電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在使用第一或第二照明裝置的同時使用收音裝置,在夜晚外出行走時能邊步行邊收聽電臺節目,增加娛樂性;并且在電量不足的時候通過手搖發電裝置進行供電,不會出現由于電量不足而無法使用的情況。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還可以啟動報警器發出報警聲響以嚇退入侵者。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照明裝置
,特指一種帶收音機的照明裝置。技術背景手電筒的居家旅行的常用物品,然而,現有的手電筒僅僅只能發揮單純的照明作用,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另外,目前用于照明的手電筒一般都是使用堿性鋅錳電池或鎳鉻電池作為電力來源,這些電池產品都有著使用壽命短,不能循環利用及污染環境等缺點,所采用的鎢絲發光燈泡有能耗大效率低,壽命短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帶收音機的照明裝置。本技術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收音機的照明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由前端殼、中殼以及后端殼構成,所述的殼體中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收音裝置和手搖發電裝置,所述的手搖發電裝置與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和收音裝置連接,為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和收音裝置提供電力。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照明裝置設置于前端殼中,由玻片、反光環以及帶LED的電路板構成,所述的前端殼通過一扣環與中殼連接。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中殼由底殼以及與底殼扣合的透光板構成,所述的第二照明裝置安裝于中殼中,第二照明裝置發出的光線穿過透光板照射出來;所述的中殼通過連接頭與后端殼連接。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收音裝置和手搖發電裝置安裝于后端殼中,所述的收音裝置包括一安裝于電路板上的揚聲器和調頻裝置,所述的手搖發電裝置包括與電路板連接的手搖發電機以及一與手搖發電機連接并伸出后端殼的手搖柄。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調頻裝置由端面齒輪以及與端面齒輪連接的調頻環構成;所述的端面齒輪具有與端面齒輪本體相垂直的凸齒,該凸齒與成型與調頻環內表面的凹槽相嚙合;所述的調頻環安裝于連接頭與后端殼之間。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后端殼由上殼和下殼扣合構成,所述的上殼中設有供手搖柄穿過并與手搖發電機連接的圓形通孔以及收納手搖柄的容置槽。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后端殼上設置有開關、DC接口以及轉換開關。本技術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一下有益效果本技術可以在使用第一或第二照明裝置的同時使用收音裝置,在夜晚外出行走時能邊步行邊收聽電臺節目,增加娛樂性;并且在電量不足的時候通過手搖發電裝置進行供電,不會出現由于電量不足而無法使用的情況。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還可以啟動報警器發出報警聲響以嚇退入侵者。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技術中調頻環的立體圖;圖4是本技術中端面齒輪的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 I前端殼11扣環2中殼21連接頭3后端殼31上殼311容置槽 32下殼33開關34音量調節鍵 35DC接口 36轉換開關4第一照明裝置 41玻片42反光環 43帶LED的電路板5第二照明裝置 6收音裝置61電路板 62揚聲器63調頻裝置631端面齒輪 6311端面齒輪本體6312凸齒632調頻環6321凹槽 7手搖發電裝置71手搖發電機 72手搖柄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見圖1-4, 一種帶收音機的照明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由前端殼I、中殼2以及后端殼3構成,所述的殼體中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收音裝置6和手搖發電裝置7,所述的手搖發電裝置7與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和收音裝置連接6,為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和收音裝置6提供電力。具體而言,所述的第一照明裝置4設置于前端殼I中,第一照明裝置4由玻片41、反光環42以及帶LED的電路板43構成,LED發出的光線穿過玻片41照射出來,第二照明裝置5安裝于中殼2中,中殼2由底殼以及與底殼扣合的透光板構成,第二照明裝置5由一電路板以及安裝于電路板上的若干LED構成,中殼2內設置有兩供第二照明裝置5的電路板插嵌安裝的安裝槽,第二照明裝置5插嵌安裝于中殼2中,LED發出的光線穿過透光板照射出來。收音裝置6和手搖發電裝置7安裝于后端殼3中,前端殼I通過一扣環11與中殼2卡扣連接,該前端殼I上設置由用于卡扣的卡扣位,中殼2通過連接頭21與后端殼3連接,手搖發電裝置7與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和收音裝置連接6,為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和收音裝置6提供電力。收音裝置6包括安裝于電路板61上的揚聲器62和調頻裝置63,調頻裝置63由端面齒輪631以及與端面齒輪631連接的調頻環632構成,見圖4,端面齒輪631具有與端面齒輪本體6311相垂直的凸齒6312 ;見圖3,調頻環632的內表面上成型有凹槽6321 ;調頻環632安裝于連接頭21與后端殼3之間,調頻環632與后端殼3相扣,調頻環632可轉動,揚聲器62安裝于電路板61的下方,端面齒輪631安裝于電路板61的上方,端面齒輪631的本體與設置于電路板61上的繼電器連接,凸齒6312與成型與調頻環632內表面的凹槽6321相嚙合,當轉動調頻環632時帶動端面齒輪631轉動,從而對繼電器進行調節,實現收音機的調頻或調幅。手搖發電裝置7包括與電路板61連接的手搖發電機71以及一與手搖發電機71連接并伸出后端殼3的手搖柄72。后端殼3由上殼31和下殼32扣合構成,上殼31中設有供手搖柄72穿過并與手搖發電機71連接的圓形通孔以及用于收納手搖柄72的容置槽311。后端殼3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33,音量調節鍵34、DC接口 35以及轉換開關36。本技術組裝完成后,見圖I所示,手搖柄72收藏于容置槽311中,在需要發電時,將手搖柄72從容置槽311 中伸出并沿著圓形通孔轉動使手搖發電裝置7發電并對進行電量儲存,當啟動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或收音裝置6時,手搖發電裝置7釋放電能對其進行供電,當電量剩余不多時,手搖發電裝置7可在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或收音裝置7的使用過程中進行供電。本技術在使用時,通過開關33進行功能選擇,該開關33為多擋開關,通過開關3可選擇不同的功能。位于后端殼3左側的開關33共有四擋,可進行照明功能的選擇,第一擋關閉,第一、第二照明裝置4、5均不亮;第二擋第一照明裝置4亮;第三擋第二照明裝置5閃爍發光;第四擋第二照明裝置5亮。位于右側的開關33也有四個擋位,可對收音裝置6進行功能選擇,第一擋調頻環632轉動時實現調頻;第二擋調頻環632轉動時實現調幅;第三擋關閉收音功能;第四擋揚聲器發出報警聲響。手搖發電裝置7通過轉換開關36選擇對外供電或對內供電,在對外供電時,通過DC接口 35與外部設備連接,手搖發電裝置7輸出6V的電壓對外部設備進行供電。使用者可以在使用第一或第二照明裝置4、5的同時使用收音裝置6,在夜晚外出行走時能邊步行邊收聽電臺節目,并且在電量不足的時候通過手搖發電裝置7進行供電,不會出現由于電量不足而無法使用的情況。并且,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還可以發出報警聲響以擊退入侵者。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而已,并非來限制本技術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述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帶收音機的照明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由前端殼(I)、中殼(2)以及后端殼(3)構成,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收音機的照明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由前端殼(1)、中殼(2)以及后端殼(3)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中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收音裝置(6)和手搖發電裝置(7),所述的手搖發電裝置(7)與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和收音裝置連接(6),為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和收音裝置(6)提供電力。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耀合,
申請(專利權)人:張耀合,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