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水龍頭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所述主體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主體分別與出水管和安裝裝置可靠連接,可使主體與主水管的連接、拆卸、更換方便,另外,主體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這樣可以實現兩位控制,當其中一個損壞時,另一個還可以繼續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龍頭
,尤其是涉及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技術背景 目前,一般常用的水龍頭包括主體,主體連接有手輪和出水管。在安裝使用時,通過主體與主水管螺紋連接。該類型的水龍頭雖然連接方便,但是現有水龍頭的主體與主水管的連接處容易產生銹死和銹斷的現象,連接、拆卸、更換不方便,另外,現有水龍頭的把手一般只能ー個,操作不便,一旦損壞即不能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它具有主體與主水管的連接、拆卸、更換方便,把手可交替使用,操作方便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所述主體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閥芯,所述閥芯一端伸入所述主體內,所述閥芯另一端連接有手輪,所述閥芯、手輪外套設有裝飾蓋。其中,所述安裝裝置包括設于所述主體內的安裝墊片,所述安裝墊片與所述主體之間設有第一“ O”型圈,所述安裝墊片穿設有安裝螺桿,所述安裝螺桿一端螺接有安裝螺帽。其中,所述主體與所述出水管之間通過接頭連接,所述接頭與主體之間設有卡圈,所述接頭與主體之間以及主體與所述出水管之間均設有第二“O”型圏。其中,所述出水管的出口設有氣泡器,所述氣泡器與出水管之間設有墊片,所述氣泡器外套設有氣泡器外売。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本技術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所述主體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本技術通過主體分別與出水管和安裝裝置可靠連接,可使主體與主水管的連接、拆卸、更換方便,另外,主體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這樣可以實現兩位控制,交替使用當其中ー個損壞時,另一個還可以繼續使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體;2、出水管;3、安裝裝置; 4、控制裝置;5、安裝墊片; 6、安裝螺桿;7、安裝螺帽;8、接頭;9、卡圈;10、氣泡器;11、墊片;12、氣泡器外殼;13、閥芯;14、手輪;15、裝飾蓋。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如圖I所示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1,所述主體I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2,所述主體I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3,主體I的邊緣橫向連接有控制裝置4,所述主體I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4,本技術通過主體I分別與出水管2和安裝裝置3可靠連接,可使主體I與主水管的連接、拆卸、更換方便,另外,主體I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4,這樣可以實現兩位控制,交替使用當其中ー個損壞時,另ー個還可以繼續使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4包括閥芯13,所述閥芯13 —端伸入所述主體I內,所述閥芯13另一端連接有手輪14,所述閥芯13通過手輪14與所述主體I連接,所述閥芯13、手輪14外套設有裝飾蓋15,使用時,通過手輪14控制閥芯13轉動,使主體I和出水管2打開或關閉,所述裝飾蓋15用于控制裝置4,達到好的視覺效果。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裝置3包括設于所述主體I內的安裝墊片5,所述安裝墊片5與所述主體I之間設有第一“O”型圈,所述安裝墊片5穿設有安裝螺桿6,所述安裝螺桿6一端螺接有安裝螺帽7,其中,所述安裝墊片5為馬蹄墊片,本技術通過安裝螺桿6使螺接,所述主體I與主水管之間設有馬蹄墊片和第一“O”型圈,可使主體I與主水管的連接、拆卸、更換方便,不漏水。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通過接頭8連接,所述接頭8與主體I之間設有卡圈9,所述接頭8與主體I之間以及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均設有第二“O”型圈,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通過接頭8連接,由于接頭8與主體I之間設有卡圈9,卡圈9可對接頭8起到保護作用,使所述出水管2相對于主體I可以旋轉,第二“O”型圈可使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連接可靠,不漏水。本實施例中,所述出水管2的出ロ設有氣泡器10,所述氣泡器10與出水管2之間設有墊片11,所述氣泡器10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12,所述氣泡器10具有過濾的作用,且可使流出出水管2的水成泡沫狀。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I),所述主體(I)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2),所述主體(I)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I)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4)包括閥芯(13),所述閥芯(13) —端伸入所述主體⑴內,所述閥芯(13)另一端連接有手輪(14),所述閥芯(13)、手輪(14)外套設有裝飾蓋(15)。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裝置(3)包括設于所述主體(I)內的安裝墊片(5),所述安裝墊片(5)與所述主體(I)之間設有第一“O”型圈,所述安裝墊片(5)穿設有安裝螺桿(6),所述安裝螺桿(6) —端螺接有安裝螺帽⑵。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其特征在干所述主體(I)與所述 出水管⑵之間通過接頭⑶連接,所述接頭⑶與主體⑴之間設有卡圈(9),所述接頭(8)與主體⑴之間以及主體⑴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均設有第二“O”型圏。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其特征在干所述出水管(2)的出ロ設有氣泡器(10),所述氣泡器(10)與出水管(2)之間設有墊片(11),所述氣泡器(10)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12)。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水龍頭
,尤其是涉及一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所述主體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本技術通過主體分別與出水管和安裝裝置可靠連接,可使主體與主水管的連接、拆卸、更換方便,另外,主體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這樣可以實現兩位控制,當其中一個損壞時,另一個還可以繼續使用。文檔編號F16K27/00GK202646885SQ20122025430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專利技術者應東義 申請人:寧波鑫力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把手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1),所述主體(1)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2),所述主體(1)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對應的兩側均連接有控制裝置(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東義,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鑫力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