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水龍頭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主體的邊緣橫向設有控制裝置,所述主體為一中空的圓柱結構,所述出水管為一彎鉤狀結構,所述出水管的出口設有氣泡器,所述氣泡器與出水管之間設有墊片,所述氣泡器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主體分別與出水管和安裝裝置可靠連接,這樣連接、拆卸、更換方便,不漏水,從而節約水資源,另外,將所述出水管設置為一彎鉤狀結構,方便使用,結構新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龍頭
,尤其是涉及ー種單把面盆水龍頭。
技術介紹
目前,一般常用的水龍頭包括主體,主體連接有把手和出水管。在安裝使用時,通過主體與主水管螺紋連接。該類型的水龍頭雖然連接方便,但是現有水龍頭的主體與主水管的連接處容易產生銹死和銹斷的現象,連接、拆卸、更換不方便,主體與出水管連接處經過多次旋轉后,容易松動漏水,從而導致水資源的浪費,另外,出水管結構結構不夠新穎,使用不太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它具有主體與主水管的連接、拆卸、更換方便,主體與出水管連接可靠、使用方便、不漏水、從而節約水資源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主體的邊緣橫向設有控制裝置,所述主體為ー中空的圓柱結構,所述出水管為ー彎鉤狀結構,所述出水管的出口設有氣泡器,所述氣泡器與出水管之間設有墊片,所述氣泡器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閥芯,所述閥芯一端伸入所述主體內,所述閥芯另一端連接有把手,所述閥芯與把手之間設有壓蓋,所述安裝裝置包括設于所述主體連接的底圈,所述底圈與所述主體之間設有第一“ O”型圈,所述底圈穿設有安裝螺桿,所述安裝螺桿一端螺接有安裝螺帽。其中,所述閥芯、把手以及壓蓋外套設有裝飾蓋,所述把手通過螺釘連接有冷熱標志塊。其中,所述主體與所述出水管之間通過接頭連接,所述接頭與主體之間設有卡圈,所述主體與所述出水管之間設有第二“O”型圏。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本技術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主體的邊緣橫向設有控制裝置,所述主體為ー中空的圓柱結構,所述出水管為ー彎鉤狀結構,所述出水管的出口設有氣泡器,所述氣泡器與出水管之間設有墊片,所述氣泡器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本技術通過主體分別與出水管和安裝裝置可靠連接,這樣連接、拆卸、更換方便,不漏水,從而節約水資源,另外,將所述出水管設置為ー彎鉤狀結構,方便使用,結構新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體;2、出水管;3、安裝裝置;4、控制裝置;5、底圏;6、安裝螺桿;7、安裝螺帽;8、接頭;9、卡圈;10、氣泡器;11、墊片;12、氣泡器外殼;13、閥芯;14、把手;15、裝飾蓋;16、壓蓋; I7、螺釘。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如圖I所示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1,所述主體I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2,所述主體I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3,主體I的邊緣橫向設有控制裝置4,所述主體I為一中空的圓柱結構,所述出水管2為ー彎鉤狀結構,所述出水管2的出口設有氣泡器10,所述氣泡器10與出水管2之間設有墊片11,所述氣泡器10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12,本技術通過主體I分別與出水管2和安裝裝置3可靠連接,這樣連接、拆卸、更換方便,不漏水,從而節約水資源,另外,將所述出水管2設置為ー彎鉤狀結構,方便使用,結構新穎,所述氣泡器10具有過濾的作用,且可使流出出水管2的水成泡沫狀。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4包括閥芯13,所述閥芯13 —端伸入所述主體I內,所述閥芯13另一端連接有把手14,所述閥芯13與把手14之間設有壓蓋16,所述閥芯13、把手14以及壓蓋16外套設有裝飾蓋15,所述把手14通過螺釘連接有螺釘17,所述安裝裝置3包括設于所述主體I連接的底圈,所述底圈與所述主體I之間設有第一“O”型圈,所述底圈穿設有安裝螺桿,所述安裝螺桿一端螺接有安裝螺帽使用時,通過把手14控制閥芯13轉動,使主體I和出水管2打開或關閉,所述裝飾蓋15用于控制裝置4,達到好的視覺效果,主體I分別與安裝裝置3可靠連接,另外,把手14設有螺釘17,這樣便于使用者正確旋轉把手14,清楚的選擇合適的水。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通過接頭連接,所述接頭與主體I之間設有卡圈,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設有第二“O”型圏。卡圈可對主體I與出水管2連接接頭起到保護作用,使所述出水管2相對于主體I可以旋轉,第二“O”型圈可使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連接可靠,不漏水。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I),所述主體(I)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2),所述主體(I)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3),主體(I)的邊緣橫向設有控制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I)為一中空的圓柱結構,所述出水管(2)為ー彎鉤狀結構,所述出水管(2)的出口設有氣泡器(10),所述氣泡器(10)與出水管(2)之間設有墊片(11),所述氣泡器(10)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1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4)包括閥芯(13),所述閥芯(13) —端伸入所述主體(I)內,所述閥芯(13)另一端連接有把手(14),所述閥芯(13)與把手(14)之間設有壓蓋(16),所述閥芯(13)、把手(14)以及壓蓋(16)外套設有裝飾蓋(15),所述把手(14)通過螺釘(17)連接有冷熱標志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裝置(3)包括設于所述主體(I)連接的底圈(5),所述底圈(5)與所述主體(I)之間設有第一“O”型圏, 所述底圈(5)穿設有安裝螺桿(6),所述安裝螺桿(6) —端螺接有安裝螺帽(7)。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⑵之間通過接頭⑶連接,所述接頭⑶與主體⑴之間設有卡圈(9),所述主體(I)與所述出水管(2)之間設有第二“O”型圏。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水龍頭
,尤其是涉及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所述主體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主體的邊緣橫向設有控制裝置,所述主體為一中空的圓柱結構,所述出水管為一彎鉤狀結構,所述出水管的出口設有氣泡器,所述氣泡器與出水管之間設有墊片,所述氣泡器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本技術通過主體分別與出水管和安裝裝置可靠連接,這樣連接、拆卸、更換方便,不漏水,從而節約水資源,另外,將所述出水管設置為一彎鉤狀結構,方便使用,結構新穎。文檔編號F16K51/00GK202646841SQ2012202544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專利技術者應東義 申請人:寧波鑫力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把面盆水龍頭,包括主體(1),所述主體(1)上端連接有可旋轉的出水管(2),所述主體(1)下端連接有安裝裝置(3),主體(1)的邊緣橫向設有控制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為一中空的圓柱結構,所述出水管(2)為一彎鉤狀結構,所述出水管(2)的出口設有氣泡器(10),所述氣泡器(10)與出水管(2)之間設有墊片(11),所述氣泡器(10)外套設有氣泡器外殼(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東義,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鑫力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