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絲桿螺母副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絲桿螺母副單螺母調整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機械調節絲桿的工作方式是通過螺母和絲桿間的相對旋轉,使絲桿產生軸向移動,達到絲桿調節的目的,絲桿調節放松的常見方式是雙螺母結構,為達到放松目的,需在螺母上施加一定的扭矩,使螺母間產生相對轉動,以減少或消除螺母與絲桿配合間隙,其結構復雜,間隙調節不方便,同時使用時收到結構和工作原理的結構限制,當螺母旋轉,絲桿固定和調節螺母放置在零件內部時則不可使用,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絲桿螺母副單螺母調整結構,解決了已有的采用雙螺母結構調節間隙,其結構復雜,間隙調節不方便,同時使用時收到結構和工作原理的結構限制等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絲桿螺母副單螺母調整結構,包括有絲桿以及與絲桿配合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設有徑向開槽,所述徑向開槽兩側的螺母上設有對應的內螺紋鎖緊孔,且內螺紋鎖緊孔中配合安裝有鎖緊栓。所述螺母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拖板,所述徑向開槽的端部位于絲桿軸心線的下方。其原理是通過在螺母上的徑向開槽的結構設計,只需旋轉鎖緊栓,即可調整絲桿與螺母之間的間隙,結構簡單,調節方便,而且采用單螺母結構,不受限制,應用范圍廣。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采用單螺母結構,結構簡單,調節方便,不受限制,應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一種絲桿螺母副單螺母調整結構,包括有絲桿I以及與絲桿配合的螺母2,螺母2上設有徑向開槽3,徑向開槽3兩側的螺母2上設有對應的內螺紋鎖緊孔4,且內螺紋鎖緊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絲桿螺母副單螺母調整結構,包括有絲桿以及與絲桿配合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設有徑向開槽,所述徑向開槽兩側的螺母上設有對應的內螺紋鎖緊孔,且內螺紋鎖緊孔中配合安裝有鎖緊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延東,
申請(專利權)人:蚌埠市金洋機床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