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包括支撐立柱、橫梁和墻板組成的圍墻;和固定在所述圍墻上的包括所述橫梁、斜梁、頂梁和檁條組成的坡頂桁架,所述坡頂桁架上鋪設有防水保溫層,所述支撐立柱、橫梁、斜梁和頂梁均為輕體結構,所述墻體包括與所述立柱和橫梁固定連接的內墻板和外墻板,所述內墻板和所述外墻板與所述立柱與橫梁形成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保溫芯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結構堅固、保證了墻體以及屋頂的保溫效果,且在平改坡的同時,增加一層居住層,不僅徹底解決了平頂樓房存在的漏水和保溫問題,而且有效擴大了樓房的居住容積率,緩解了目前住房緊張問題,可作為拆遷時的安居項目,減輕政府壓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ー種平改坡跟增層一體化的建筑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很多樓房建筑都是平頂設計,由于平頂設計排水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因此平頂建筑樓頂的漏水和維修問題一直是個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而且平頂建筑相對來說保溫效果差,使用浙青對環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和美化城市環境,國家正在大力提倡將以前的平頂建筑改成坡頂建筑,簡稱平改坡。現在,在很多大中城市,正在大力推廣和進行平改坡工程改造。目前正在進行的平改坡改造,一般是使用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磚瓦結構,這種結構不僅會大大加重原有樓房的負重,造成新的隱患,而且施工難度大,成本高,エ期長,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為了改善這些問題,也有的平改坡工程采用輕質樹脂瓦、塑鋼瓦等輕體瓦,框架使用鋼結構,以減輕樓頂負荷,但是單純使用輕體瓦又存在隔音、隔熱效果差問題和存在安全方面的隱患。而且 目前的平改坡只是將樓房的平頂改成了尖頂,沒有進ー步對樓房的居住面積進行改進,而在城市人口日益密集化和房價日益攀升的今天,住房問題越來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ー種結構堅固、重量輕、保溫效果好且能有效增加樓房的居住利用率的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包括支撐立柱、橫梁和墻板組成的圍墻;和固定在所述圍墻上的包括所述橫梁、斜梁、頂梁和檁條組成的坡頂桁架,所述坡頂桁架上鋪設有防水保溫層,所述支撐立柱、橫梁、斜梁和頂梁均為輕體結構,所述墻體包括與所述立柱和橫梁固定連接的內墻板和外墻板,所述內墻板和所述外墻板與所述立柱與橫梁形成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保溫芯層。優選的,所述輕體結構包括輕鋼、防腐木或者秸桿復合材料結構。優選的,所述外墻板由輕質復合保溫板組成,所述內墻板由輕質復合墻板組成。優選的,所述外墻板的厚度為3cm以上,所述內墻板的厚度為Icm以上,所述輕質保溫芯層的厚度為6cm以上。優選的,所述檁條為輕鋼結構、木結構或者秸桿復合材料結構。優選的,所述防水保溫層包括鋪設在所述檁條上的防火保溫板,所述防火保溫板上鋪設有樹脂瓦、塑鋼瓦或其它輕型瓦。作為ー種改進,所述防火保溫板與所述樹脂瓦或者塑鋼瓦之間、且在所述檁條的上方設有固定扁鋼。優選的,所述防火保溫板的厚度為3cm以上,所述樹脂瓦或者塑鋼瓦的厚度為0. 2cm以上,所述扁鋼的厚度為0. Icm以上。優選的,所述輕質保溫芯層為均布有若干玻化微珠的發泡水泥或者纖維水泥復合砂漿。優選的,所述坡頂桁架與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為28±5°斜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術的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包括支撐立柱、橫梁和墻板組成的圍墻;和固定在所述圍墻上的包括所述橫梁、斜梁、頂梁和檁條組成的坡頂桁架,所述坡頂桁架上鋪設有防水保溫層,且所述支撐立柱、橫梁、斜梁和頂梁均為包括輕鋼、防腐木或者秸桿復合材料結構輕體結構,所述墻體包括與所述立柱和橫梁固定連接的內墻板和外墻板,所述內墻板和所述外墻板與所述立柱與橫梁形成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保溫芯層,所述保溫芯層 為均布有若干玻化微珠的發泡水泥或者纖維水泥復合砂漿,不僅結構堅固,保證了墻體以及屋頂的保溫效果,且在平改坡的同時,増加ー層居住層,不僅徹底解決了平頂樓房存在的漏水和保溫問題,而且有效擴大了樓房的居住容積率,緩解了目前住房緊張問題,可作為拆遷時的安居項目,減輕政府壓カ。2、本技術采用輕質龍骨、輕體圍墻和輕體保溫屋面的結構,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鋼筋混凝土時樓體負荷重、施工困難、成本高的問題,施工簡單,對施工建筑居民影響很小,重量比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減輕70%以上。有效節約了土地資源,減輕了樓體負荷,延長了建筑壽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支撐立柱;2.橫梁;3.墻板;4.斜梁;5.頂梁;6.檁條;7.防水保溫層;8.內墻板;9.外墻板;10.輕質保溫芯層;11.防火保溫板;12.樹脂瓦或者塑鋼瓦;13.扁鋼。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ー步闡述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附圖所示,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包括支撐立柱I、橫梁2和墻板3組成的圍墻;和固定在圍墻上的包括橫梁2、斜梁4、頂梁5和輕鋼結構或者木結構的檁條6組成的坡頂桁架,坡頂桁架上鋪設有防水保溫層7,防水保溫層7包括鋪設在所述檁條6上的防火保溫板11,所述防火保溫板11上鋪設有樹脂瓦或者塑鋼瓦12,在防火保溫板11與樹脂瓦或者塑鋼瓦12之間、且在檁條6的上方設有扁鋼13。支撐立柱I、橫梁2、斜梁4和頂梁5均為包括輕鋼、防腐木或者秸桿復合材料結構的輕體結構,墻體包括與立柱I和橫梁2固定連接的內墻板8和外墻板9,內墻板8和外墻板9與立柱I與橫梁2形成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保溫芯層10,外墻板9由輕質復合保溫板組成,內墻板8由輕質復合墻板組成,輕質保溫芯層10為均布有若干玻化微珠的發泡水泥或者纖維水泥復合砂漿。實施例I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包括支撐立柱I、橫梁2和墻板3組成的圍墻;和固定在圍墻上的包括橫梁2、斜梁4、頂梁5和輕鋼結構或者木結構的檁條6組成的坡頂桁架,坡頂桁架與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為28°斜坡。坡頂桁架上鋪設有防水保溫層7,防水保溫層7包括鋪設在所述檁條6上的防火保溫板11,所述防火保溫板11上鋪設有樹脂瓦12,在防火保溫板11與樹脂瓦12之間、且在檁條6的上方設有扁鋼13。所述防火保溫板的厚度為5cm,所述樹脂瓦的厚度為0.3cm,所述扁鋼的厚度為0.2cm。支撐立柱I、橫梁2、斜梁4和頂梁5均為輕鋼結構,墻體包括與立柱I和橫梁2固定連接的內墻板8和外墻板9,內墻板8和外墻板9與立柱I與橫梁2形成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保溫芯層10,外墻板9由輕質復合保溫板組成,內墻板8由輕質復合墻板組成,輕質保溫芯層10為均布有若干玻化微珠的發泡水泥,外墻板的厚度為3cm,所述內墻板的厚度為3cm,所述輕質保溫芯層的厚度為8cm。實施例2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包括支撐立柱I、橫梁2和墻板3組成的圍墻;和固定在圍墻上的包括橫梁2、斜梁4、頂梁5和輕鋼結構或者木結構的檁條6組成的坡頂桁架,坡頂桁架與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為29°斜坡。坡頂桁架上鋪設有防水保溫層7,防水保溫層7包括鋪設在所述檁條6上的防火保溫板11,所述防火保溫板11上鋪設有塑鋼瓦12,在防火保 溫板11與塑鋼瓦12之間、且在檁條6的上方設有扁鋼13。所述防火保溫板的厚度為10cm,所述塑鋼瓦的厚度為0. 4cm,所述扁鋼的厚度為0. 3cm。支撐立柱I、橫梁2、斜梁4和頂梁5均為防腐木結構的輕體結構,墻體包括與立柱I和橫梁2固定連接的內墻板8和外墻板9,內墻板8和外墻板9與立柱I與橫梁2形成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保溫芯層10,外墻板9由輕質復合保溫板組成,內墻板8由輕質復合墻板組成,輕質保溫芯層10為纖維水泥復合砂衆,外墻板的厚度為5cm,所述內墻板的厚度為Icm,所述輕質保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平改坡增層一體化結構,包括支撐立柱、橫梁和墻板組成的墻體;和固定在所述墻體上的包括所述橫梁、斜梁、頂梁和檁條組成的坡頂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頂桁架上鋪設有防水保溫層,所述支撐立柱、橫梁、斜梁和頂梁均為輕體結構,所述墻體包括與所述立柱和橫梁固定連接的內墻板和外墻板,所述內墻板和所述外墻板與所述立柱與橫梁形成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保溫芯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政文,趙順年,
申請(專利權)人:濰坊郁沁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