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汛搶險使用的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其特征是圍井采用熱塑性材料制成,圍井井壁內外均有便于確定濾料厚度的刻度線,井壁有控制井內水位的排水孔,配套設備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帶有量水刻度線,特征值的量化準確、直觀,有利于分析險情的變化發展情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險情發生時可直接成井,不僅輕便、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有利于險情的及時搶護,還能夠反復使用,可降低抗洪器材的成本,運輸和儲備均很方便。(*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屬水利工程防汛搶險
技術介紹
防汛搶險中,管涌險情屬重大險情,現有技術中控制管涌的方法是用袋土在管涌周圍圍井,再在井內視險情情況按二級或三級填筑反濾材料。這種方法需要的勞力多、成井速度慢,當管涌的孔徑較大時,易耽誤險情的及時搶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在于利用熱塑性材料制成的圍井,在險情發生時,能夠實時的設置在管涌的出口,無需人工圍井,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有利于險情的及時搶護,還能夠反復使用,可降低抗洪器材的成本,運輸和儲備均很方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圍井采用熱塑性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制成, 圍井井壁內外均有便于確定濾料厚度的刻度線,井壁有根據濾料厚度設置的排水孔,圍井配備有底部與地面接觸防漏水的防滲膜、排水管和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管涌險情發生時,先對管涌出口周圍的石子、浮土做簡單的清理,再鋪設中心開孔、孔徑略大于圍井內徑的防滲膜,然后將圍井直接放在防滲膜上,將井外壁的防滲膜裹住圍井后用透明膠帶封閉,再在圍井周圍填粘土進一步密實圍井底部與地面的縫隙,然后視險情情況按二級或三級填筑反濾材料。配套的集水裝置帶有量水刻度線,集水裝置用于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當管涌險情發生時,只需對管涌出口周圍做簡單的清理,將圍井直接放在防滲膜上,即可視險情情況按二級或三級填筑反濾材料。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有利于險情的及時搶護,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方便觀測流量和水色的變化,特征值的量化準確、直觀,有利于分析險情的變化發展情況。附圖說明圖I搶護管涌圍井正視圖圖2搶護管涌圍井俯視圖圖3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正視圖圖4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集水裝置軸測圖圖I、圖2、圖3和圖4中I-圍井,2-井壁內、外刻度線,3-井壁排水孔,4-防滲膜,5-透明膠帶,6-集水裝置,7-集水裝置量水刻度線,8-排水管,9-地面,10-粘土具體實施方式一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包括圍井1,可以具體觀測反濾材料厚度的井壁內外刻度線2,控制井內水位的井壁排水孔3,防止井底滲水的防滲膜4,封閉并固定防滲膜4于井壁外表面的透明膠帶5,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6,觀測圍井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量水刻度線7,將圍井內的水通過井壁排水孔3導出的排水管8。施工步驟如下(I)清理管涌出口周圍的雜物;(2)鋪設中心開孔、孔徑略大于圍井內徑的防滲膜4 ;(3)將圍井I直接放在防滲膜4上,并將井底外壁的防滲膜4沿圍井I外表面裹住后用透明膠帶5封閉;(4)在圍井I底部周圍填粘土 10至略高于透明膠帶5的位置,進一步密實圍井I底部與地面9之間的縫隙;(5)視險情情況確定反濾材料總厚度后,將不使用的井壁排水孔3用透明膠帶5和防滲膜4于井壁內、外雙側封閉;(6)視險情情況按二級或三級導濾填筑反濾材料,每一級反濾材料厚度確定后按井壁內、外刻度線2填筑至相應高度;(7)在最上層反濾材料上方的井壁排水孔3處插入排水管8,排水孔3與排水管8處的縫隙,于井壁內、外雙側用透明膠帶5和防滲膜4封閉;(8)在排水管8下方的地面9上放置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6,在險情得到控制后,通過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6和集水裝置量水刻度線7,觀測流量和水色的變化,以分析險情的變化發展情況。權利要求1.一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包括圍井(I)直接放在防滲膜(4)上,并將井底外壁的防滲膜(4)沿圍井(I)外表面裹住后用透明膠帶(5)封閉,在圍井(I)底部周圍填粘土(10)至略高于透明膠帶(5)的位置,進ー步密實圍井(I)底部與地面(9)之間的縫隙,將不使用的井壁排水孔(3)用透明膠帶(5)和防滲膜(4)于井壁內、外雙側封閉,視險情情況按ニ級或三級導濾填筑反濾材料,每ー級反濾材料厚度確定后按井壁內、夕卜刻度線(2)填筑至相應高度,在最上層反濾材料上方的井壁排水孔(3)處插入排水管(8),排水孔(3)與排水管(8)處的縫隙,于井壁內、外雙側用透明膠帶(5)和防滲膜(4)封閉,在排水管(8)下方的地面(9)上放置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6)。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其特征是可以 具體觀測、檢查反濾材料厚度的井壁內、外刻度線。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其特征是控制井內水位的井壁排水孔。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其特征是配套的帶有量水刻度線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專利摘要該技術涉及一種防汛搶險使用的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其特征是圍井采用熱塑性材料制成,圍井井壁內外均有便于確定濾料厚度的刻度線,井壁有控制井內水位的排水孔,配套設備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帶有量水刻度線,特征值的量化準確、直觀,有利于分析險情的變化發展情況。本技術在險情發生時可直接成井,不僅輕便、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有利于險情的及時搶護,還能夠反復使用,可降低抗洪器材的成本,運輸和儲備均很方便。文檔編號E02B11/00GK202644479SQ20112057516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專利技術者楊夢云 申請人:楊夢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便的搶護管涌圍井及配套的集水裝置,包括圍井(1)直接放在防滲膜(4)上,并將井底外壁的防滲膜(4)沿圍井(1)外表面裹住后用透明膠帶(5)封閉,在圍井(1)底部周圍填粘土(10)至略高于透明膠帶(5)的位置,進一步密實圍井(1)底部與地面(9)之間的縫隙,將不使用的井壁排水孔(3)用透明膠帶(5)和防滲膜(4)于井壁內、外雙側封閉,視險情情況按二級或三級導濾填筑反濾材料,每一級反濾材料厚度確定后按井壁內、外刻度線(2)填筑至相應高度,在最上層反濾材料上方的井壁排水孔(3)處插入排水管(8),排水孔(3)與排水管(8)處的縫隙,于井壁內、外雙側用透明膠帶(5)和防滲膜(4)封閉,在排水管(8)下方的地面(9)上放置配套的觀測水色及水量變化的集水裝置(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夢云,
申請(專利權)人:楊夢云,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