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擋水墻結構,其具一對固設門口二側墻壁上的側立柱,以及至少一中間立柱設置在所述二側立柱之間,在該立柱側面設有導槽以供插設多個擋水柵板,并在立柱的前后二側面具有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的多個嵌插槽,該擋水柵板可由柵板迫緊器選擇的插設在適宜位置嵌插槽上;另在所述中間立柱上設有可調式斜撐器以補強擋水墻的結構強度,該可調式斜撐器二端具有固定座可分別固設于中間立柱與地基上,且有一支桿二端分別螺接設有左、右旋螺紋的栓體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柵板迫緊器可安裝在擋水墻立柱上的不同高度,以對各種柵板疊置型態組合提供迫緊壓力,以增益柵板疊接縫隙的密封性,達避免滲水的目的,方便組裝或拆卸,以提升使用便利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有關ー種擋水墻結構,尤其指一種可安裝在建筑物門ロ,用以阻卻洪水淹入室內擋水墻結構。技術背景當臺風或大雨的侵襲時,常因排水系統設計不好或排水不及而造成淹水,導致受災民眾財產損失很大;為了防止家里淹水,通常都會在洪水來襲前,預先在大門ロ、地下室出入口等建物內外通ロ處堆棧沙包阻隔物或是架設擋水墻,以便阻卻洪水淹入室內、避免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而目前常見的防洪擋水墻構造略包含ー對固設門ロニ側墻壁上的側立柱,以及在該對側立柱上設有導槽以供插設多個擋水柵板,由該擋水柵板密接疊置于ニ側立柱之間以構成一擋水墻體,據此阻絕洪水流入室內;但是目前述現有的擋水墻結構的擋水墻面是由多片柵板疊接組成,很難確保該等柵板疊接縫隙的密封性,所以在實際的使用中經常會產生滲水的現象,造成使用上的困擾;為了克服柵板疊接縫隙的滲水現象,于是從業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在擋水墻側立柱的頂端部位安裝一柵板壓迫件,由柵板壓迫件對疊置的柵板施加壓應力,提升疊板間隙的密封性,以達止漏的目的;然因前述柵板壓迫件系組裝在擋水墻側立柱的最頂端處,且位于側立柱的導槽上端ロ,故于該等柵板安裝或拆卸期間,均必須將前述柵板壓迫件自該等側立柱上拆除,待柵板裝卸完成后才能再重新安裝上去,這不僅導致組裝操作上的不便利,而且在緊急防洪的情況下復雜的組裝方式無法發揮快速阻絕淹水的效能;另外,在擋水墻的實際使用需求中,柵板的疊置高度應依實際淹水狀況而定,然因該柵板壓迫件系被固設在擋水墻側立柱的頂端,所以只能在柵板疊置到接近側立柱頂端高度的情況下才能對該等柵板產生迫緊壓力,對于柵板疊置較少或疊置高度較低的使用情況,該柵板壓迫件就不能對柵板提供迫緊壓力,無法發揮加強密封性效能。除此之外,有些擋水墻被安裝在較寬的門ロ處因此較長的跨距,導致擋水墻中段部位的結構強度削弱,擋水支撐カ道較有不足的情形,當遭遇水壓過高時恐有致使擋水墻崩塌;為防止擋水墻崩塌,通常都在擋水墻中段部位加裝一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將上端固結于擋水墻的中間立柱且其下端杵立固定在地面上,由此對擋水墻中段部位的提供ー堅強的支撐力量,達提升擋水墻的結構強度的目的;而現有支撐構件主要由一側立柱與ー斜撐器所構成,其中該側立柱系抵靠于擋水墻的后側或前側墻面并以其上端壓接在擋水墻的柵板上,而側立柱底端則被杵固在地面,該斜撐器上端與該側立柱樞接在一起,其下端部也被固設在地面之上,據此由該斜撐器對側立柱提供強大的抵頂撐持力量,使該側立柱可穩固支撐擋水墻水壓。然而因前述支撐構件的使用,除了必須預先在地面埋設該中間立柱與斜撐器的固定座之外,且構件組裝時須先進行側立柱與地面的杵接組合,然后將側立柱上端與擋水墻柵板壓接組合,最后將該中間立柱與斜撐器組合后使該斜撐器固定于地面;而由上說明可知,現有支撐構件在安裝使用上的操作相當不便,尤其在緊急防洪的情況下復雜的組裝方式無法發揮快速阻絕淹水的效能;另外,現有支撐構件與擋水墻組裝固定后即無法進行調整,因此如果安裝不正確時就無法再做出必要修正,這不僅造成安裝操作的困擾,而且也會減損組成結構的強度,實在有改善的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擋水墻結構,其具有柵板迫緊器可安裝在擋水墻立柱上的不同高度,以對各種柵板疊置型態組合提供迫緊壓力,以增益柵板疊接縫隙的密封性,達避免滲水的目的,且該柵板迫緊裝置可經由簡易地操作而快速地在側立柱上進行組裝或拆卸,以提升使用便利性。本技術的另ー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結構強度的擋水墻結構,其在擋水墻的中間立柱的前面或是后面設有可快速安裝的斜撐器,以增進擋水墻中段部位的結構強度,而且安裝后還可調整該斜撐器的長度,提升安裝的精準度。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擋水墻結構,其具ー對固設門ロニ側墻壁上的側立柱,以及至少一中間立柱設置在前述ニ側立柱之間,以及在該側立柱與中間立·柱上設有導槽以供插設多個擋水柵板,該擋水柵板可由柵板迫緊器而固設在側立柱與中間立柱的導槽內,且其在中間立柱上設有可調式斜撐器以補強擋水墻的結構強度。其中,在前述側立柱與中間立柱的正面及反面以等間距的且成對地設有多個嵌插槽,而該柵板迫緊器具一U型架和一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將該U型架的ニ支插腳安裝于側立柱與中間立柱上適宜高度的嵌插槽中,利用調整該柵板迫緊器的頂壓臂伸設長度以便對擋水墻柵板提供迫緊壓力,提升擋水墻柵板疊縫的密封性;特別是,該等嵌插槽是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墻側立柱的側墻上,使該槽室與擋水墻側立柱的側墻之間共同構成ー嵌插槽;特別是,還包含一設置在擋水墻側立柱上端的柱頂罩套,該柱頂罩套ニ側具有向下延伸的側套板,且在該側套板設有內凹狀槽室并可固設在擋水墻側立柱的側墻上,使該槽室與擋水墻側立柱的側墻之間共同構成ー嵌插槽。另外,該可調式斜撐器具有ニ固定座、ニ栓體以及ー支桿,該ニ栓體分別被銷合在ニ固定座上,并在ニ栓體上分別設有左、右旋的螺紋,該支桿在前、后端分別設有一軸向螺孔,并令其中的一螺孔設有右旋的內螺紋,而另一螺孔則設有左旋的內螺紋;ニ固定座分別固設在中間立柱以及于地基上,使該支桿在前、后ニ端分別螺接于該ニ栓體,并以旋轉該支桿以調整伸設長度,據此正確安裝支撐構件,并使該支桿可對擋水墻提供補強撐持力,提升擋水墻的結構強度以阻擋強大水壓;特別是,該支桿的桿體表面設有止滑紋;特別是,前述固結組件選自于螺栓、螺釘、鍵銷或鉚釘等,但實施的范圍不以前述列舉的固結組件為限。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具有柵板迫緊器可安裝在擋水墻立柱上的不同高度,以對各種柵板疊置型態組合提供迫緊壓力,以增益柵板疊接縫隙的密封性,達避免滲水的目的,且該柵板迫緊裝置可經由簡易地操作而快速地在側立柱上進行組裝或拆卸,以提升使用便利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側立柱與柵板迫緊器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本技術側立柱與柵板迫緊器的構件組合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側立柱與柵板迫緊器的構件組合的部份剖示圖;圖4是本技術的立體外觀圖;以及圖5是本技術側立柱與柵板迫緊器的立體分解圖;圖中I,側立柱;11,導槽;12,柱頂罩套;13,套座;H,嵌插槽;2,中間立柱;21,導槽;22,柱頂罩套;23,套座;3,擋水柵板;4,柵板迫緊器;41,插腳;42,頂壓臂;43,旋把;44,頂壓頭;51,上固定座;513,耳突;52,上栓體;521,右旋螺紋;523,銷孔;524,軸銷;53,下固定座;533,耳突;54,下栓體;541,左旋螺紋;543,銷孔;544,軸銷;55,支桿;551,止滑紋;552,上方螺孔;553,下方螺孔;56,固定螺釘;具體實施方式進ー步闡明本技術的其他功能及技術特征,熟習本技術者熟讀文中的說明后即可據以實現本技術。如后附各圖所示為本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該擋水墻主要包含ー對固設門ロニ側墻壁上的側立柱I、至少一中間立柱2設置在前述ニ側立柱之間,以及在該等側立柱與中間立柱上設有導槽11、21以供插設多個擋水柵板3 ;其中,該擋水柵板3可由柵板迫緊器4壓制以緊密地固設在側立柱I與中間立柱2的導槽內,且其在中間立柱上設有可調式斜撐器以補強擋水墻的結構強度;有關前述柵板迫緊器4及可調式斜撐器將于下述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圖I至4所示,在擋水墻側立柱I頂端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擋水墻結構,其具一對固設門口二側墻壁上的側立柱,以及至少一中間立柱設置在前述二側立柱之間,以及在該側立柱與中間立柱上設有導槽以供插設多個擋水柵板,該擋水柵板可由柵板迫緊器而固設在側立柱與中間立柱的導槽內,且其在中間立柱上設有可調式斜撐器以補強擋水墻的結構強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立柱與中間立柱的正面及反面以等間距的且成對地設有多數嵌插槽;該柵板迫緊器具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于所述側立柱與中間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以及一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莊智皓,
申請(專利權)人:莊智皓,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