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在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進行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的裝置,其中,干燥部包括連續的烘缸組(R1-R9),并且每個烘缸組(15)均包括烘缸(16)和轉向輥(17)以及一個干燥織物(18),干燥織物(18)作為單織物運行被交替地支撐在烘缸(16)和轉向輥(17)上,并且所述裝置包括:吹開氣流設備(23),吹開氣流設備適合位于由干燥織物(18)和轉向輥(17)之前的烘缸(16)形成的敞開式間隙(21)中;以及運轉性能部件(19),運轉性能部件適合位于由轉向輥(17)和兩個烘缸(16)形成的袋狀空間(20)中,而且所述裝置包括真空產生設備(25),所述真空產生設備被設置在由干燥織物(18)和轉向輥(17)形成的封閉間隙(24)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在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進行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的裝置,其中,干燥部包括連續的烘缸組,并且每個烘缸組均包括烘缸和轉向輥以及一個干燥織物,干燥織物作為單織物運行(single fabric run)被交替地支撐在烘缸和轉向輥上,并且在由干燥織物和位于轉向輥之前的烘缸形成的敞開式間隙的側面,全寬幅材被吹離烘缸,并且在由轉向棍和兩個烘缸形成的袋狀空間(pocket space)中產生真空。
技術介紹
所謂的單織物運行被應用在諸如造紙機或紙板機等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在單織物運行中,蒸汽加熱的烘缸和設置有真空的輥(諸如申請人的真空輥(vac roll)等)彼 此交替。真空輥還稱作轉向輥。運轉性能部件被設置在由烘缸和真空輥形成的袋狀空間中,并且運轉性能部件用于在袋狀空間中產生真空。運轉性能部件例如用于在生產期間防止幅材邊緣的振動。當生產開始時,借助于幅材穿引尾料來穿引幅材。然而,傳統的尾部引紙耗費時間并且會引起相當多的破損。這就是提出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的原因。專利文獻W02009/141508提出吹開氣流(blow off blows),全寬度幅材的尾料利用該吹開氣流而與烘缸的表面分離。在實踐中,雖然可以使幅材分離,但不管是采用真空輥、還是采用運轉性能部件,都無法確定幅材是否停留在烘缸上。必須一次又一次地開始尾部引紙。此外,吹開氣流引入相當多的空氣,這擾亂了尾部引紙中運轉性能部件的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在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的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的方法和裝置,其中,該方法和裝置比以前的方案更可靠,并且能夠使全寬幅材通過整個干燥部進行尾部引紙。根據本技術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由干燥織物和轉向輥形成的封閉間隙中的尾部引紙中產生增強的真空。相應地,根據本技術的裝置的特征在于,裝置包括真空產生設備,其被設置在由干燥織物和轉向輥形成的封閉間隙中,從而在尾部引紙中產生增強的真空。增強的真空使幅材跟隨干燥織物并且可靠地保持在它的表面上。這種增強的真空僅需要很短的時間,這就是功耗仍然適當的原因。實際上,盡管產生了增強的真空,但是根據本技術的其它改造方案甚至可實現總體能耗有所減少。根據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在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進行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的裝置,其中,所述干燥部包括連續的烘缸組,并且每個烘缸組均包括烘缸和轉向輥以及一個干燥織物,所述干燥織物作為單織物運行被交替地支撐在烘缸和轉向輥上,并且所述裝置包括吹開氣流設備,所述吹開氣流設備適合位于由所述干燥織物和所述轉向輥之前的所述烘缸形成的敞開式間隙中,用于將所述全寬幅材吹離所述烘缸;以及運轉性能部件,所述運轉性能部件適合位于由所述轉向輥和兩個烘缸形成的袋狀空間中,用于在每個袋狀空間中產生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真空產生設備,所述真空產生設備被設置在由所述干燥織物和所述轉向輥形成的封閉間隙中,用于在尾部引紙中產生增強的真空。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套真空產生設備,所述第二套真空產生設備被安置在所述烘缸和所述干燥織物的分離點的附近。優選地,所述真空產生設備由吹氣管組成,所述吹氣管大致在所述幅材的整個寬度上延伸。優選地,所述真空產生設備被固定到所述運轉性能部件。優選地,所述運轉性能部件適合作為流動表面。優選地,所述運轉性能部件包括用于排出空氣的氣流通道。 優選地,所述氣流通道包括障礙物(barrier)。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該裝置實現了從壓榨部直接到干燥部的末端的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同時,所需的空氣體積有所減少,并且運轉性能部件的結構得以簡化。附圖說明以下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附圖示出了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其中圖I是纖維幅材機的側視圖,圖2a示出了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的一個烘缸組的原理圖,其中該烘缸組裝備有運轉性能部件,圖2b示出了裝備有傳統的運轉性能部件的一個袋狀空間,和理論上的真空度,圖3a示出了在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中的現有技術的吹開氣流,圖3b示出了在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期間根據本技術的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圖4示出了在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期間根據本技術的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具體實施方式圖I示出了從側面看到的一個傳統的纖維幅材機10。作為連續的局部機構,該纖維幅材機10包括成形部11、壓榨部12、干燥部13和整飾部14。在根據圖I的纖維幅材機中,整飾部僅包括機器卷。干燥部13包括連續的烘缸組15,在根據圖I的纖維幅材機中,這些烘缸組的數量是九個。烘缸組15由附圖標記R1-R9分別表示。圖2a示出了一個烘缸組,如上所述,在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具有多個連續的烘缸組。烘缸組由烘缸16和轉向輥17組成,干燥織物18適于經由烘缸16和轉向輥17而以循環回路(endless loop)的方式行進。如前所述,當前,在每個烘缸組中僅具有單個干燥織物的單織物運行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實踐中,幅材在干燥織物與加熱的烘缸之間行進。相應地,在轉向輥上,幅材在干燥織物上行進。為了控制幅材,轉向輥通常是帶槽的吸水輥,其中,吸水輥中產生的真空作用使幅材保持依附在干燥織物上。除了設有真空的轉向輥之外,幅材操作裝置還采用運轉性能部件19,該運轉性能部件19被安置在由連續的烘缸和轉向輥所形成的袋狀空間20中。在圖2a中,運轉性能部件由多條斜切線所表示的端板代表。端板用于控制幅材邊緣的氣流。此外,圖2a僅僅示出了不帶幅材的干燥織物18。圖2b示出了申請人所銷售的、產品名稱為HiRun 的運轉性能部件19,其中運轉性能部件19實際上是吹氣盒。吹氣盒在入口側和出口側上具有在纖維幅材機的橫向方向上的吹氣噴嘴。借助于沿纖維幅材機的橫向方向安置的真空分離器,相對于具有標準真空的袋狀空間而言,所謂的高真空區域被限制于干燥織物的附近,并且該區域借助于抽吸裝置而被設有真空。真空的影響區域由圖2b中的虛線表示。所提出的運轉性能部件的作用是,在生產期間,當幅材覆蓋干燥織物時,抑制通過干燥織物向運轉性能部件的滲漏。在這種情況下,運轉性能部件的容量不足以對全寬幅材進行尾部引紙。然而,申請人提出,通過在敞開式間隙(由烘缸和干燥織物形成)中設置吹開氣流裝置23以使幅材分離,可以對全寬幅材進行尾部引紙。吹開氣流用于將全寬幅材的尾料吹離烘缸16并且引導尾料跟隨干燥織物18。吹開 氣流在尾部引紙期間被使用,并且在圖3a示出的情況下,幅材的尾料已經經過所示的烘缸。盡管設置了吹開氣流,但是在尾部引紙中、尤其是朝向干燥部末端以及多個烘缸組之間的尾部引紙中還是存在問題。如先前提到的,本技術涉及一種在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的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的方法。干燥部包括連續烘缸組15,并且每個烘缸組15包括多個烘缸16和多個轉向輥17以及一個干燥織物18,該干燥織物18作為單織物運行被交替地支撐在烘缸16和轉向輥17上。此外,在由干燥織物18和轉向輥17之前的烘缸16形成的敞開式間隙21的側面,全寬幅材22被吹離烘缸16 (圖3b和圖4)。為此,該裝置包括吹開氣流設備23,其適合位于由干燥織物18和轉向輥17之前的烘缸16形成的敞開式間隙21中。吹開氣流設備能夠將全寬幅材22吹離烘缸16。此外,由轉向輥17和兩個烘缸16形成的袋狀空間20設置有真空。為此,該裝置包括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纖維幅材機的干燥部中進行全寬幅材的尾部引紙的裝置,其中,所述干燥部包括連續的烘缸組(R1?R9),并且每個烘缸組(15)均包括烘缸(16)和轉向輥(17)以及一個干燥織物(18),所述干燥織物(18)作為單織物運行被交替地支撐在烘缸(16)和轉向輥(17)上,并且所述裝置包括:吹開氣流設備(23),所述吹開氣流設備適合位于由所述干燥織物(18)和所述轉向輥(17)之前的所述烘缸(16)形成的敞開式間隙(21)中,用于將所述全寬幅材(22)吹離所述烘缸(16);以及運轉性能部件(19),所述運轉性能部件適合位于由所述轉向輥(17)和兩個烘缸(16)形成的袋狀空間(20)中,用于在每個袋狀空間(20)中產生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真空產生設備(25),所述真空產生設備被設置在由所述干燥織物(18)和所述轉向輥(17)形成的封閉間隙(24)中,用于在尾部引紙中產生增強的真空。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J·努爾米,韋利佩卡·科爾瓊恩,蒂莫·海斯卡拉,帕沃·西爾維厄,
申請(專利權)人:美卓造紙機械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