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其包括:一密封門本體;至少兩對設置于密封門本體內的轉軸以在兩對轉軸之間形成一密封空間,各轉軸設置為可繞其自身軸心轉動,每對轉軸中的兩個轉軸相對設置;至少四個擋板,其分別與各轉軸固定連接;擋板具有一尾端和一首端,其尾端與各轉軸分別固定連接,各擋板的首端固定設有一蓋板,蓋板上設有一槽,一密封條對應設于槽內,一壓板固定壓設在密封條上。該密封裝置能夠有效地將其兩端的退火爐與爐鼻內氣氛隔離開,并具有密封性好,易于維護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冶金輔助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密封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鍍鋅機組退火爐,往往在爐子段與爐鼻子段的接口處設置一個密封裝置,該裝置可關閉,用以避免爐子內氣氛對爐鼻子內氣氛產生影響,從而提高帶鋼質量。另外,在機組進行停機不停爐檢修時,該密封裝置還可以隔斷爐內氣氛與爐外空氣,保持爐內氣氛的穩定,以便于快速開機恢復生產。圖I顯示了現有的密封裝置的使用狀態。如圖I所示,在退火爐I與爐鼻3的一端之間設有密封裝置2,爐鼻3的另一端伸入鋅鍋4的鋅液中。帶鋼從退火爐I經過密封裝置2和爐鼻3,進入鋅鍋4中鋅液面以下,經過沉沒輥后出鋅液 面,從而完成鍍鋅過程。在有帶鋼的情況下,關閉密封裝置一方面能夠起到隔斷爐內氣氛與爐外氣氛的作用,防止氧氣進入到爐內而引起帶鋼質量問題;另一方面,使鼻子內含有水蒸氣和鋅粉的氣氛不會進入到爐子內。在一些現有技術中,大多采用氮氫氣體吹掃的方法來隔斷爐內以及爐鼻子氣氛,但由于氣體受干擾因素的影響較大,其隔斷效果有限,已經不能滿足現場的使用需求。圖2顯示了現有的密封裝置的結構。如圖2所示,密封門本體兩端端面5、9分別設有兩個連接法蘭,用以與退火爐以及爐鼻連接。密封門本體內設有兩對轉動軸8以及兩個框架密封7,每對轉動軸8均為相對設置,并能繞其軸心相對轉動,各轉動軸8均與一個密封刷10連接;在氣缸的驅動下,轉動軸8帶動密封刷10轉動,從而實現密封刷10的打開或關閉。另外,在密封門本體上還設有一個人孔6。然而,這種結構的密封裝置存在以下缺陷(I)這種密封裝置不能有效防止鋅灰進入到爐內,從而會造成帶鋼劃傷和輥印的質量缺陷;(2)停機時,抬升爐鼻子后,該密封裝置不能控制爐鼻子內的氧氣進入到爐子內,從而導致爐內氣氛異常,影響正常開機生產;(3)該密封裝置與帶鋼密封處采用密封刷結構,密封刷為軟性結構,密封的氣密性能較低,存在泄漏,且刷毛比較軟,不能托住帶鋼,從而使帶鋼貼在密封門本體的一側,容易劃傷帶鋼;(4)在轉動軸與密封門本體之間存在間隙,導致氣氛泄漏,從而造成爐壓不穩定;(5)該密封裝置拆裝比較困難,維護難度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該密封裝置應當能夠在退火爐運行時以及停機時,完全阻隔爐外氣氛與爐內氣氛,以保持爐內氣氛穩定,消除對帶鋼的不利影響。根據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其包括一密封門本體;至少兩對設置于密封門本體內的轉軸以在兩對轉軸之間形成一密封空間,各轉軸設置為可繞其自身軸心轉動,每對轉軸中的兩個轉軸相對設置;至少四個擋板,其分別與各轉軸固定連接;擋板具有一尾端和一首端,其尾端與各轉軸分別固定連接,各擋板的首端固定設有一蓋板,蓋板上設有一槽,一密封條對應設于槽內,一壓板固定壓設在密封條上。在本技術方案中,每對轉軸相對轉動,帶動與其固定連接的擋板也繞轉軸軸心相對轉動,從而實現密封裝置的關閉或者打開。當密封裝置關閉時,相鄰兩對轉軸及其擋板與密封門主體圍成一個密封空間,以阻隔爐外氣氛與爐內氣氛。當密封裝置內有帶鋼通過時,相對應的兩塊擋板首端的密封條能夠有效夾住帶鋼,從而能夠在不劃傷帶鋼的情況下,保證氣密性;另外,這種設計還能夠托住帶鋼,防止其在自重下變形彎曲。優選地,在上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中,還包括至少兩對螺栓孔和對應設于各螺栓孔內的調節螺栓,各調節螺栓與各轉軸對應設置,各相對應的調節螺栓與轉軸之間均 設有一密封塊,密封塊的一端與調節螺栓的尾端連接,密封塊的另一端緊緊地壓設在轉軸上,從而防止了氣氛泄漏,保證爐內爐壓穩定,進而縮短了開機準備的時間。優選地,在上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中,密封門本體的一側面上設有一人孔裝置;每一對螺栓孔中的兩個螺栓孔分別設于人孔裝置上和與人孔裝置相對的密封門本體的另一側面上。優選地,在上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中,人孔裝置包括一人孔本體和一覆蓋在人孔本體上的人孔蓋,人孔蓋與人孔本體之間設有至少一第一密封件,從而防止氣氛的泄漏。優選地,在上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中,人孔本體與密封門本體之間設有至少一第二密封件,從而進一步防止氣氛的泄漏。在上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中,密封門本體上開設有一進氣管道和一排氣管道,其分別與密封門本體內的密封空間導通。在上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中,密封門本體上還開設有一氧含量取樣管道,其也與密封空間導通。本技術所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具有以下優點(I)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密封裝置有效地防止了鋅灰進入到爐內,從而避免了帶鋼劃傷和輥印的質量缺陷;(2)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密封裝置可以充分隔斷爐內氣氛與爐外空氣,從而保持爐內氣氛穩定,便于快速開機,恢復生產;(3)首端設有密封條的擋板能夠有效夾住帶鋼,從而能夠在不劃傷帶鋼的情況下,保證氣密性;另外,這種設計還能夠托住帶鋼,防止其在自重下變形彎曲;(4)轉軸與密封門本體之間采用密封塊密封,從而防止了氣氛泄漏,保證爐內爐壓穩定,進而縮短了開機準備的時間;(5)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密封裝置還具有拆裝簡單的優點,從而降低了維護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原有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是原有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在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本技術所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在一種實施方式下的側視圖。圖6是本技術所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在一種實施方式下打開狀態的示 意圖。圖7是本技術所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在一種實施方式下打開狀態的正面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技術所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3顯示了本技術所述的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在本實施例中的結構。圖4為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如圖3、圖4所示,密封門本體11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法蘭分別與退火爐與爐鼻連接,其內設有兩對轉軸12,每對轉軸中的兩個轉軸12相對設置,并設置為可繞其各自軸心同步相對轉動。四個擋板13的尾端分別與各轉軸12固定連接,從而在各轉軸12的帶動下,實現密封裝置的打開與關閉。各擋板13的首端與蓋板14螺栓連接,蓋板14上設有一個槽,密封條15設于槽內,并由一個壓板16固定壓設在密封條15上進行固定。當密封裝置內有帶鋼通過時,帶鋼26上下兩塊擋板13上的密封條14能夠將帶鋼26夾住,從而能夠在不劃傷帶鋼26的情況下,保證密封裝置的氣密性;另外,設于帶鋼26下方的擋板13還起到托起帶鋼的作用,從而有效防止帶鋼在自重下變形彎曲。在密封門本體11的上部還設有一個人孔裝置,該人孔裝置包括人孔本體19、人孔蓋20、第一密封件21以及第二密封件22。其中,人孔蓋20覆蓋在人孔本體19上;人孔蓋20與人孔本體19之間設有第一密封件22,人孔本體19與密封門本體11之間設有第二密封件21 ;通過第一密封件22與第二密封件21雙重密封,從而保證人孔裝置的氣密性。人孔裝置的設計能夠方便工作人員進入密封裝置進行維修,從而節省了維修成本。在密封門本體11與人孔裝置上還設有兩對螺栓孔和對應設于各螺栓孔內的調節螺栓17 ;在每對螺栓孔和調節螺栓中,一組螺栓孔與調節螺栓設于人孔裝置上,另一組螺栓孔與調節螺栓設于密封門本體11上;各調節螺栓1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退火爐出口密封裝置,其包括:一密封門本體;至少兩對設置于密封門本體內的轉軸以在所述兩對轉軸之間形成一密封空間,所述各轉軸設置為可繞其自身軸心轉動,所述每對轉軸中的兩個轉軸相對設置;至少四個擋板,其分別與各轉軸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具有一尾端和一首端,其尾端與所述各轉軸分別固定連接,所述各擋板的首端固定設有一蓋板,所述蓋板上設有一槽,一密封條對應設于所述槽內,一壓板固定壓設在所述密封條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傳山,宋建新,王勁,姚舜,
申請(專利權)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