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其包括浮法玻璃,所述浮法玻璃具有一用于與空氣接觸的空氣面,所述浮法玻璃的空氣面上具有一層防擴散膜以及疊置于所述防擴散膜上的低輻射膜。所述低輻射隔熱玻璃利用其中的防擴散膜可以降低可見光的反射,有效地提升整體的光透過率,獲得較好的采光效果;同時利用其中的低輻射膜可以有效地反射近紅外線,起到隔熱節能的效果,在保證采光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隔斷不需要的紅外線。(*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尤其涉及一種由浮法玻璃在線加工形成的低輻射隔熱玻璃。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玻璃在寫字樓、商場等現代建筑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普及。在滿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為適應節能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一般又要求玻璃具有隔熱功能。目前較為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雙層玻璃的方式來降低玻璃的熱傳導,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有效地解決玻璃透光所產生的問題,如在夏季,紅外線可透過玻璃照射進室內,帶來大量的熱量而降低室內制冷設備,如空調的制冷效果,由此,將大幅增加制冷設備的能耗。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提供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透光性不良以及隔熱性不足等問題。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其包括浮法玻璃,所述浮法玻璃具有一用于與空氣接觸的空氣面,所述浮法玻璃的空氣面上具有一層防擴散膜以及疊置于所述防擴散膜上的低輻射膜。優選地,所述防擴散膜為納米氧化硅膜層或納米氧化鈦摻雜于氧化硅中的二氧化鈦-二氧化硅膜層。優選地,所述防擴散膜的厚度為8(Γ200納米。更優選地,所述防擴散膜為納米氧化硅,其厚度為80納米。優選地,所述低輻射膜為摻氟于氧化錫中的FTO膜層或摻銻于氧化錫中的ATO膜層。優選地,所述低輻射膜的厚度為10(Γ180納米。更優選地,所述低輻射層為ATO膜層,其厚度為150納米。進一步地,所述防擴散膜為用于降低反射,由相間的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組成的膜層。相較于現有技術,該低輻射隔熱玻璃在浮法玻璃的空氣面上先后形成防擴散膜和低輻射膜,利用其中的防擴散膜可以減少可見光的反射,有效地提升整體的光透過率,獲得較好的采光效果;同時利用其中的低輻射膜可以有效地反射近紅外線,起到隔熱節能的效果,在保證采光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隔斷不需要的紅外線。所述低輻射隔熱玻璃可廣泛應用于建筑門窗和幕墻上。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低輻射隔熱玻璃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作為實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請參閱圖1,本技術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10,其由浮法玻璃11在線加工形成,所述低輻射隔熱玻璃10包括浮法玻璃11、防擴散膜13和低輻射膜15。所述低輻射膜15疊置于所述防擴散膜13上。所述浮法玻璃11為所述低輻射隔熱玻璃10的基體,例如,以普通鈉鈣硅系統玻璃作為玻璃本體層。所述浮法玻璃11具有一個空氣面111。所述防擴散層13和所述低輻射膜15依次形成于所述浮法玻璃11的空氣面111上。所述防擴散膜13和所述低輻射膜15在浮法玻璃生產線的退火窯內采用具有供液系統 和噴槍的噴涂設備先后鍍制于所述浮法玻璃11的空氣面111上。所述防擴散膜13由相間 的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組成的膜層,具有減反射效果,用于減少可見光的反射。具體地,高折射率膜為折射率在2. 2 2. 4范圍內的氧化物膜,例如折射率約為2. 30的TiO2膜;低折射率膜為折射率在I. 40 I. 55范圍內的氧化物膜,例如折射率約為I. 46的SiO2膜。所述低輻射膜15可反射近紅外線,用于減少紅外線的透過率。優選地,所述防擴散膜13為納米氧化硅或納米氧化鈦摻雜于氧化硅中的二氧化鈦-二氧化硅膜層,用于降低輻射,其厚度為8(T200nm。更優選地,所述低輻射膜15為摻氟或摻銻的氧化錫膜層,即為FTO膜層或ATO膜層,其厚度為10(Tl80nm。鍍制所述防擴散膜13和所述低輻射膜15時,形成所述防擴散膜13的噴涂液含有質量百分比為O. 5^3. 0%的納米氧化硅的醇溶液;形成所述低輻射膜15的噴涂液含有質量百分比為O. 5^2. 5%的摻氟或摻銻的氧化錫的醇溶液。浮法玻璃生產線的退火窯內溫度為580°C 650°C,噴槍距離玻璃表面為300mm,噴霧角度75°,噴涂設備的兩只噴槍分別以1.5m/s的速度在玻璃板寬方向上往返運動,噴幅疊加為25%。優選地,所述醇溶液為乙醇、異丙醇、正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本實施例中,形成所述防擴散膜13 (即減反射膜層)的噴涂液采用質量百分含量為I. 5%的納米氧化硅的乙醇溶液,形成所述低輻射膜15的噴涂液采用質量百分含量為2.5%的摻銻的二氧化錫醇溶液,固化時間25min。具體地,所述防擴散膜13為納米氧化硅,其厚度為80nm,所述低輻射層15為摻銻氧化錫膜層,其厚度為150nm。所述低輻射隔熱玻璃10在浮法玻璃11的空氣面111上在線先后形成防擴散膜13和低輻射膜15,利用其中的防擴散膜13可以減少可見光的反射,有效地提升整體的光透過率,獲得較好的采光效果;同時利用其中的低輻射膜15可以有效地反射近紅外線,起到隔熱節能的效果,在保證采光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隔斷不需要的紅外線。具體地,所述低輻射隔熱玻璃10的面電阻可以達到10. O 19. O歐姆,光透過率達到65 75%,輻射率可以達到O. 13 O. 25,反射近紅外的熱量,具有較好的隔熱效果,在建筑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根據本技術的創造精神,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做出其他變化,這些依據本技術的創造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技術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其包括浮法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法玻璃具有一用于與空氣接觸的空氣面,所述浮法玻璃的空氣面上具有一層防擴散膜以及疊置于所述防擴散膜上的低輻射膜。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輻射隔熱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擴散膜為納米氧化硅膜層或納米氧化鈦摻雜于氧化硅中的二氧化鈦-二氧化硅膜層。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輻射隔熱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擴散膜的厚度為8(Γ200納米。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輻射隔熱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擴散膜為納米氧化硅,其厚度為80納米。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輻射隔熱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輻射膜為摻氟于氧化錫中的FTO膜層或摻銻于氧化錫中的ATO膜層。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輻射隔熱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輻射膜的厚度為10(Γ180納米。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輻射隔熱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輻射層為ATO膜層,其厚度為150納米。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輻射隔熱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擴散膜為用于降低反射,由相間的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組成的膜層。專利摘要本技術提出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其包括浮法玻璃,所述浮法玻璃具有一用于與空氣接觸的空氣面,所述浮法玻璃的空氣面上具有一層防擴散膜以及疊置于所述防擴散膜上的低輻射膜。所述低輻射隔熱玻璃利用其中的防擴散膜可以降低可見光的反射,有效地提升整體的光透過率,獲得較好的采光效果;同時利用其中的低輻射膜可以有效地反射近紅外線,起到隔熱節能的效果,在保證采光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隔斷不需要的紅外線。文檔編號C03C17/34GK202643562SQ2011205216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專利技術者董清世, 辛崇飛 申請人:信義超薄玻璃(東莞)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輻射隔熱玻璃,其包括浮法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法玻璃具有一用于與空氣接觸的空氣面,所述浮法玻璃的空氣面上具有一層防擴散膜以及疊置于所述防擴散膜上的低輻射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清世,辛崇飛,
申請(專利權)人:信義超薄玻璃東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