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廢/污水處理的光反應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膜生物反應器;出水口與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的光反應器,所述光反應器包括: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透明殼體;固定在所述透明殼體內的光反應單元,所述光反應單元包括吸附載體和負載于所述吸附載體上的光催化劑。該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可以對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放水進行深度處理,得到再生水,也可以直接對未經處理的廢/污水進行處理,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僅包括光反應器和膜生物反應器,結構緊湊、銜接合理、動力消耗低、占地面積小、運行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水處理
,尤其涉及ー種用于廢/污水處理的光反應器和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
技術介紹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ー項基本國策,隨著水資源的逐漸枯竭,社會對水體環境的治理和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越來越重視,其中,廢水回用不僅能夠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也是實現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全國城市廢/污水處理回收利用率達到10%的目標,按照10%的廢/污水回收利用率計,毎年可節約新鮮水資源70多億m3,可有效緩解我國,尤其是干旱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廢水回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 義。但目前再生水的用量只有16. 6億m3,僅占全國廢/污水排放量的2%。因此,要完成上述目標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水價市場的調整等宏觀調控因素,更需要高效、清潔、投資小、運行成本低的廢/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的實際應用。再生水是廢水回用后得到的可再次利用的水資源,具體是指城市生活污水或生產廢水等經過預處理及生化法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放水,再經進一歩的處理后,該進ー步處理也可稱之為深度處理,達到某一用途的水質標準,如エ業冷卻用水水質標準、城市園林景觀灌溉用水水質標準等,而回用于該生產過程的潛在水資源。現有技術公開了多種廢/污水的處理方法,如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物理方法;混凝、中和、氧化還原、萃取、反滲透、吸附等化學處理方法;需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等生物處理法。但是,由于再生水是對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放水進行深度處理得到的水,在廢水達到排放標準的處理過程中,原污/廢水中的污染物不僅在組成、性質上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分子形態、尺寸大小等方面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因此,對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放水進行深度處理時一般采用膜技木、MBR法、Fonton試劑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或者采用上述方法與其他物化方法,如絮凝、過濾等的組合エ藝。但是,這些方法不僅對濁度、COD等關鍵水質指標的去除效率低,而且存在以下問題處理水量大時,存在處理流程長、占地面積大、運行成本高等缺點;而在處理水量小時,存在單位廢水投資成本高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ー種用于廢/污水處理的光反應器和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本技術提供的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結構緊湊、銜接合理、動カ消耗低、占地面積小、運行成本低,且兼具光化學作用、生物化學作用及過濾分離功能,對廢/污水的處理效果好。本技術提供了ー種用于廢/污水處理的光反應器,包括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的透明殼體;固定在所述透明殼體內的光反應單元,所述光反應單元包括吸附載體和負載于所述吸附載體上的光催化劑。優選的,所述吸附載體為聚合物吸附載體。本技術還提供了ー種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膜生物反應器;出水ロ與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的光反應器,所述光反應器包括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的透明殼體;固定在所述透明殼體內的光反應單元,所述光反應單元包括吸附載體和負載于所述吸附載體上的光催化劑。優選的,包括多個并聯的光反應器,所述多個并聯的光反應器的總出水ロ與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優選的,所述多個并聯的光反應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向光面。優選的,還包括控制裝置和設置于所述光反應器和所述膜生物反應器內的傳感器。優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背光面。優選的,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為碳纖維動態膜生物反應器。優選的,所述光反應器中,所述吸附載體為聚合物吸附載體。優選的,所述光反應器中,所述透明殼體為透明玻璃殼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包括膜生物反應器和出水ロ與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的光反應器,所述光反應器包括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的透明殼體;固定在所述透明殼體內的光反應單元,所述光反應單元包括吸附載體和負載于所述吸附載體上的光催化劑。該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可以對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放水進行深度處理,得到再生水,也可以直接對未經處理的廢/污水進行處理。廢/污水首先進入光反應器中,其中的吸附載體可將廢/污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等污染物吸附,然后在光和催化劑協同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實現對廢/污水的預處理;經過光反應器預處理的廢/污水繼續進入膜生物反應器,使其中的微生物繼續對廢/污水中的有機物等污染物進行微生物分解,同時攔截、分離其中的顆粒物等,從而得到再生水或者達到排放標準的排放水,處理效果較好。本技術提供的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僅包括光反應器和膜生物反應器,不僅結構緊湊、銜接合理、動カ消耗低、占地面積小、運行成本低,而且兼具光化學作用、生物化學作用及過濾分離功能,對廢/污水的處理效果好。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本技術提供的裝置對經過生化處理的煉油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后,出水的COD低于60mg/L ;采用本技術提供的裝置對經過生化處理的造紙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后,出水的COD低于40mg/L ;采用本技術提供的裝置對受石油類污染物污染的地下水進行處理后,出水中檢不出苯系物的存在。進ー步的,本技術將多個光反應器并聯,并將該多個并聯的光反應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向光面,不僅結構緊湊、節約占地面積,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加強對廢/污水的處理效果。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光反應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光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提供了ー種用于廢/污水處理的光反應器,包括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的透明殼體;固定在所述透明殼體內的光反應單元,所述光反應單元包括吸附載體和負載于所述吸附載體上的光催化劑。參見圖1,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光反應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1為透明殼體,111為設置在透明殼體11上的進水口,112為設置在透明殼體11上的出水ロ,12為固定在所述透明殼體內的光反應單元。透明殼體11的作用在于固定光反應單元12,透明殼體11上設置有進水口 111和出水ロ 112,廢/污水經由進水口 111進入透明殼體11內,并從出水ロ 112流出。為了便于控制流量,進水口 111上還設置有進水閥門(未在圖中示出),出水ロ 112上還設置有出水閥門(未在圖中示出)。在本技術中,透明殼體可以采用透明玻璃或者透明樹脂等透明材料制成,不影響光反應單元12對光的吸收和利用即可;其形狀可以為圓柱形、矩形、正方形、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廢/污水處理的光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透明殼體;固定在所述透明殼體內的光反應單元,所述光反應單元包括吸附載體和負載于所述吸附載體上的光催化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德啟,姜凡,劉帥,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