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包括桶底、位于桶底上方的桶蓋、以及連接于桶底與桶蓋之間的環形的桶壁,并由所述桶底、桶蓋及桶壁合圍形成盛放液體的盛放空間,所述桶蓋上設有開口,所述桶底的最底端位置設有凹坑,所述桶底自與桶壁相連處朝向凹坑逐漸向下傾斜延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可使盛放裝置內的殘留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最終匯集到桶底的凹坑內,以減少桶底液體的黏附量,實現工業使用中液體的有效利用,使用時無需對盛放裝置進行傾斜處理,使用方便且可提高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エ業用液體盛放裝置,尤其涉及ー種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エ業用液體大多是以桶狀容器存放,使用過程中一般采用泵加管吸取的方式,但目前行業所用盛放容器都是平底,若盛放液體比較粘稠則容易黏附在桶壁以及桶底,導致會有一定數量的液體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極大浪費。生產過程中為了減少浪費,一般到液體快要泵完時將盛放容器傾斜,使液體集中在容器底部某一角落,最大限度泵出液體,但這樣操作不方便,且還是無法避免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ー種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包括桶底、位于桶底上方的桶蓋、以及連接于桶底與桶蓋之間的環形的桶壁,并由所述桶底、桶蓋及桶壁合圍形成盛放液體的盛放空間,所述桶蓋上設有開ロ,所述桶底的最底端位置設有凹坑,所述桶底自與桶壁相連處朝向凹坑逐漸向下傾斜延伸。所述桶底為不對稱倒錐形結構,所述凹坑靠近桶壁設置。所述桶蓋的開ロ與桶底的凹坑呈垂直相對設置。所述凹坑呈柱狀。所述桶壁呈圓筒狀。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中,通過在桶底的最底端位置設置凹坑,可使盛放裝置內的殘留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最終匯集到桶底的凹坑內,以減少桶底液體的黏附量,實現エ業使用中液體的有效利用,使用時無需對盛放裝置進行傾斜處理,使用方便且可提高生產效率。為更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實現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技術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相信本技術的目的、特征與特點,應當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技術加以限制。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附圖中,圖I為本技術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及圖2所示,為本技術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該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包括桶底10、位于桶底10上方的桶蓋20、以及連接于桶底10與桶蓋20之間的環形的桶壁30,并由所述桶底10、桶蓋20及桶壁30合圍形成盛放液體的盛放空間40,所述桶蓋20上設有開ロ 21,以供外部與泵相連的管插入所述盛放空間40內來抽取液體,所述桶底10的最底端位置設有凹坑11,所述桶底10自與桶壁30相連處12朝向凹坑11逐漸向下傾斜延伸。當采用泵及管來抽取液體時,該盛放裝置的盛放空間40內的殘留液體會在重力作用下最終匯集到桶底10的凹坑11內,這樣可以從桶蓋20的開ロ 21處采用吸取的方式將盛放空間40內殘留液體差不多全部吸取出,達到有效利用盛放空間40內液體的目的。所述凹坑11的位置可根據實際使用要求進行選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桶底10為不對稱倒錐形結構,所述凹坑11靠近桶壁30設置。所述凹坑11呈柱狀,所述桶壁30呈圓筒狀。所述桶底10的凹坑11與桶蓋20的開ロ 21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設計為垂直相對,以滿足多種吸取液體方式。優選地,所述桶蓋20的開ロ 21與桶底10的凹坑11呈垂直相對設置。上述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中,通過在桶底的最底端位置設置凹坑,可使盛放裝置內的殘留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最終匯集到桶底的凹坑內,以減少桶底液體的黏附量,實現エ業使用中液體的有效利用,使用時無需對盛放裝置進行傾斜處理,使用方便且可提高生產效率。以上所述,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技術后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ー種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包括桶底、位于桶底上方的桶蓋、以及連接于桶底與桶蓋之間的環形的桶壁,并由所述桶底、桶蓋及桶壁合圍形成盛放液體的盛放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上設有開ロ,所述桶底的最底端位置設有凹坑,所述桶底自與桶壁相連處朝向凹坑逐漸向下傾斜延伸。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為不對稱倒錐形結構,所述凹坑靠近桶壁設置。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的開ロ與桶底的凹坑呈垂直相對設置。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呈柱狀。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壁呈圓筒狀。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包括桶底、位于桶底上方的桶蓋、以及連接于桶底與桶蓋之間的環形的桶壁,并由所述桶底、桶蓋及桶壁合圍形成盛放液體的盛放空間,所述桶蓋上設有開口,所述桶底的最底端位置設有凹坑,所述桶底自與桶壁相連處朝向凹坑逐漸向下傾斜延伸。本技術的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可使盛放裝置內的殘留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最終匯集到桶底的凹坑內,以減少桶底液體的黏附量,實現工業使用中液體的有效利用,使用時無需對盛放裝置進行傾斜處理,使用方便且可提高生產效率。文檔編號B65D88/28GK202642549SQ20122025196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專利技術者賀楊海 申請人: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有效利用液體的盛放裝置,包括桶底、位于桶底上方的桶蓋、以及連接于桶底與桶蓋之間的環形的桶壁,并由所述桶底、桶蓋及桶壁合圍形成盛放液體的盛放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上設有開口,所述桶底的最底端位置設有凹坑,所述桶底自與桶壁相連處朝向凹坑逐漸向下傾斜延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賀楊海,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