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裝箱的捆包體,包括底托盤、兩個側托盤以及頂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盤設有用于豎向固定所述側托盤的第一支撐槽,所述頂托盤上設有用于豎向固定所述側托盤的第二支撐槽。支撐槽的設計可以讓底托盤與頂托盤在組裝后保持垂直,嵌合部具有剛性,成為不易脫落的結構,能在此狀態(tài)進行面板等的物品收納作業(yè),也能進行已在收納狀態(tài)下的移動作業(yè)。由于此托盤是用塑料板材成型的托盤,不會產生粉塵,無塵室內的作業(yè)也沒有問題,能夠以這種捆包體的狀態(tài)向無塵室內外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現(xiàn)了捆包體收納效率高、具有優(yōu)良緩沖性能、易于捆包作業(yè)、適合在精密面板等的無塵室內作業(yè)的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用具,具體地說,本技術涉及一種捆包體。
技術介紹
隨著產品的日益輕薄化,對捆包材料的性能要求有所提高。以液晶面板為例,由于其抗沖擊性弱,造價高,因此格外需要捆包體來進行收納和保存。同時液晶產品的厚度極薄,在裝載和運輸過程中,不足以抵擋運輸中的沖擊或者震動,因此對捆包材料收納效率的要求和捆包材料對產品的保護程度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圖I為現(xiàn)有技術的一種平放托盤式捆包體。使用時,產品平放于托盤上,重疊起來進行捆包。在產品與產品之間鋪有用于防止磨擦和改良緩沖性能的保護板材。這種捆包體能夠的收納數量有限,收納效率差。并且由于托盤及保護板材等包裝材料數量多,包裝材料 費用高導致捆包作業(yè)性差。包裝材料過多相應地造成保存空間較大。因此,這種捆包體如果應用于真空成型托盤的情況下,由于在角部及棱部有空間,受到角向或棱向的沖擊時,托盤容易變形,緩沖性能不佳。圖2為一種縱置集合包裝托盤捆包體。使用時,通過將底托盤和側托盤連接在一起的組件折彎成基本箱形的結構將產品逐一插入內置的固定槽,最后再輔以頂托盤合蓋進行裝箱。這種捆包方法需要材料數量少,包裝費上具有優(yōu)勢。此外,收納效率也好。但是,由于托盤本身不能保證折彎后的側面部與底面保持垂直的固定和結構的穩(wěn)定,在防塵室等精密面板的捆包場合,瓦楞紙箱等將無法使用,使捆包作業(yè)工程成為問題。在真空成型托盤的情況下,由于托盤的合頁部分接觸箱的棱部,在受到角及棱方向的沖擊時,捆包材料剛性較弱,托盤容易變形,緩沖性能不佳。此外,部件的脫落等問題容易發(fā)生。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擁包體的不足,使擁包體收納效率聞、具有優(yōu)良緩沖性能、易于捆包作業(yè)并且適合在精密面板等的無塵室內作業(yè),已經成為現(xiàn)有技術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收納效率和穩(wěn)定性兼得的捆包體,其具有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裝箱的捆包體,包括底托盤、兩個側托盤以及頂托盤,其中,所述底托盤設有用于豎向固定所述側托盤的第一支撐槽,所述頂托盤上設有用于豎向固定所述側托盤的第二支撐槽。通過這種布置,側托盤可以保持垂直插置在所述底托盤和頂托盤中,確保了側托盤的穩(wěn)定性。具體來說,所述第一支撐槽和/或所述第二支撐槽為邊支撐槽。這種邊支撐槽適于支承重量較大的產品。可替代地,所述第一支撐槽和/或所述第二支撐槽為角支撐槽。這種角支撐槽適于支承重量較小的產品,并可以相應地減輕捆包體的重量。有利地,所述第一支撐槽內設有凹坑,所述側托盤上設有與所述凹坑相配合的凸起。這種布置可以額外地增強側托盤在底座盤上的固定,整個捆包體的結構穩(wěn)定性也得到了提升。有利地,所述底托盤和所述頂托盤上設有用于抵靠箱的內壁的第一間隔件,所述側托盤設有用于抵靠箱的內壁的第二間隔件。間隔件的設置可以起到良好的緩沖效果,使得箱內的捆包體在搬運期間顛 簸時,不會對其內容置的產品產生較大的影響。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間隔件位于所述底托盤和所述頂托盤的側邊和中部,所述第二間隔件位于所述側托盤的中部。這種布置可以有效地基本全方位地為捆包體內的產品提供緩沖。具體來說,所述第一間隔件由向箱的內壁方向延伸的多個肋條形成,所述第二間隔件由向箱的內壁方向延伸的中空的錐臺形成。如此一來,在提供緩沖的同時盡可能地減輕捆包體的重量,降低運輸成本和運輸難度。有利地,所述底托盤和所述頂托盤的中部還設有加強筋。進一步地保證整個捆包體的結構的穩(wěn)定性。有利地,所述側托盤的下緣兩個角部具有切角的形式,使用時,可以方便側托盤的插入。特別地,所述捆包體可以作為液晶面板捆包體使用,所述側托盤和所述頂托盤上設有多個面板固定槽。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實現(xiàn)了捆包體既具備高承載性,又具備良好的耐沖擊性的特點,同時捆包體還具有嵌套存放的功能,降低了存放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現(xiàn)有技術的平放托盤的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技術縱置集合包裝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4a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底托盤的立體圖;圖4b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底托盤的俯視圖;圖4c為圖4b的X-X截面圖;圖5a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側托盤的立體圖;圖5b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側托盤的俯視圖;圖5c為圖3b的Z-Z截面圖;圖6a為本技術實施例的頂托盤的立體圖;圖6b為本技術實施例的頂托盤的俯視圖;圖6c為圖4b的Y-Y截面圖;圖7為本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組合的鎖部截面圖;圖9為本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右視圖;圖10為本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對于所屬
的技術人員而言,從對本技術的詳細說明中,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顯而易見。如圖3-9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捆包體。圖3為本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所述捆包體包括外裝箱2、底托盤3、兩個側托盤4以及頂托盤5,所述四個托盤優(yōu)選為塑料板材成型的托盤。其中,所述底托盤3設有用于豎向固定側托盤4的第一支撐槽31,所述頂托盤5上設有用于豎向固定側托盤4的第二支撐槽51,所述第一支撐槽和第二支撐槽基本上沿著底托盤或頂托盤的整個邊長延伸,例如支撐槽的長度為相應邊長的50%至100%,優(yōu)選70%至95%。此種基本上沿 著相應邊長延伸的支撐槽可以稱為邊支撐槽。圖4a、4b、4c分別是底托盤3的立體圖、平面圖、截面圖。在底托盤3兩側配置兩個第一支撐槽31,第一支撐槽31的內壁內側31a、內壁外側31b和底部31c被成型為與側托盤4的插入側方向(B)的形狀重合的形狀。進一步地,在內壁外側31b設有作為和側托盤4的凸起44相配合的凹坑32。底托盤3的第一外周部33由上緣部33a及外周壁33b、內周壁33c組成,在外周壁33b上以所需的間隔設置第一間隔件33d,成為使緩沖性能提高的肋形狀,以此當裝箱時用于在托盤本體和箱的內壁之間形成間隔,如此可以提高緩沖性能。底托盤3的中央部設置有一條縱向加強筋34a和垂直于該縱向加強筋的多條橫向加強筋34b,所述橫向加強筋34b具有相當于縱向加強筋34a長度2/3的長度,并以所需固定間隔配置,在所述底托盤的中央部形成格狀,這種格狀增加捆包體的剛性。圖5a、5b、5c分別是側托盤4的立體圖、平面圖、截面圖。側托盤4的插入側上緣部45a接觸于底托盤3的第一支撐槽31的內壁外側31b,插入側底部45b接觸于底托盤3的第一支撐槽31的內壁內側31a,被成型為重合的同一形狀。側托盤4的頂面?zhèn)壬暇壊?6,接觸于頂托盤5第二支撐槽51的內壁外側51b,被成型為重合的同一形狀。上緣部43a上設有與底托盤3的凹坑32的相配合的凸起44。側托盤4的第二外周部43由上緣部43a及外周壁43b、內周壁43c組成,在內周壁43c上以所需的間隔設置第二間隔件43d,成為使緩沖性能提高的肋形狀,以此當裝箱時用于在托盤本體和箱的內壁之間形成間隔,如此可以提高緩沖性能。第二外周部43的插入側方向(A)的切角43e為45°至60°的斜面端部形狀。側托盤4上以凸形狀成型了面板固定槽41,本實施例中,成型了 40個面板固定槽41。面板固定槽41的中央部上設有用于抵觸于箱內壁面的錐臺42,錐臺42中央形成了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裝箱的捆包體(1),包括底托盤(3)、兩個側托盤(4)以及頂托盤(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盤(3)設有用于豎向固定所述側托盤(4)的第一支撐槽(31),所述頂托盤(5)上設有用于豎向固定所述側托盤(4)的第二支撐槽(5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渡辺澄雄,金子倫明,
申請(專利權)人:嘉力士國際包裝有限公司,和光紙器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