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包括滑道、保持架、兩排滾珠、滑芯和阻尼器,其結構特點為滑道設有的滑道四個卡槽以及滑芯設有的滑芯四個卡槽分別與車身上下部分連接;阻尼器設有阻尼器卡件,滑芯相應設有滑芯卡槽,阻尼器通過阻尼器卡件卡入滑芯卡槽內裝配在一起;保持架設有保持架槽孔,兩排滾珠嵌入保持架槽孔而組合在一起;滑芯和阻尼器的組合件穿入保持架和滾珠的組合件尾部且滑芯和保持架滑入滑道中而使保持架的保持架槽孔中的滾珠置于滑道中,所述的與滑芯連接的阻尼器落在滑道內槽口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新穎,經濟實用等特點;而且個子超高和超矮的駕駛員的駕駛位置也能夠到中央扶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屬汽車制造
技術介紹
現有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多采用固定式結構。由于駕駛人員有身高腿長差異,座椅會隨駕駛人員不同而調整前后位置。這時駕駛人員右手在長距離行駛時容易疲勞,會放在中央扶手上緩解懸空的疲勞。但是固定式只適合一部分人員位置,個子超高和超矮的駕駛員的駕駛位置就夠不到中央扶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濟實用、可以滿足各類駕駛員 的舒適性要求的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該結構目前適用于轎車生產領域,比固定式中央扶手結構新穎,功能實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包括滑道、保持架、兩排滾珠、滑芯和阻尼器,其結構特點為滑道設有的滑道四個卡槽以及滑芯設有的滑芯四個卡槽分別與車身上下部分連接;阻尼器設有阻尼器卡件,滑芯相應設有滑芯卡槽,阻尼器通過阻尼器卡件卡入滑芯卡槽內裝配在一起;保持架設有保持架槽孔,兩排滾珠嵌入保持架槽孔而組合在一起;滑芯和阻尼器的組合件穿入保持架和滾珠的組合件尾部且滑芯和保持架滑入滑道中而使保持架的保持架槽孔中的滾珠置于滑道中,所述的與滑芯連接的阻尼器落在滑道內槽口中。所述的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其特點為一塑料齒條的兩個安裝點安裝在滑道內槽口內以及與塑料齒條連接點上,阻尼器的阻尼器花鍵齒落入位于滑道上的齒條且阻尼器花鍵齒與齒條嚙合連接。本技術的優點是結構新穎,經濟實用;該結構目前適用于轎車生產領域,比固定式中央扶手結構新穎,功能實用;個子超高和超矮的駕駛員的駕駛位置也能夠到中央扶手。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滑道零件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保持架和滾珠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滑芯結構示意圖。圖4-1是圖4的仰視圖。圖5是本技術阻尼器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尼龍塑料齒條的結構示意圖。圖6-1是圖6的俯視圖。圖中1、滑道,2、保持架,3、滾珠,4、滑芯,5、阻尼器、6、塑料齒條;1_1、滑道四個卡槽,1-2、滑道內槽ロ,1-3、與塑料齒條連接點,2-1、保持架槽孔,4-1、滑芯四個卡槽,4-2、滑芯卡槽,5-1、阻尼器卡件,5-2、阻尼器花鍵齒,6-1、齒條,6-2、安裝點。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如各圖所示本技術所述的ー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通過滑道四個卡槽1-1和滑芯四個卡槽4-1與車身上下部分連接。內部結構它有滑道I、滑芯4、保持架2、兩排滾珠3、阻尼器5、塑料齒條6、六個件組合。裝配吋,阻尼器5通過阻尼器卡件5-1卡入滑芯卡槽4-2內裝配在一起,兩排滾珠3嵌入保持架槽孔2-1組合在一起。裝配順序為先把滑芯4和阻尼器5的組合件穿入保持架2組合件尾部,然后通過保持架2組合件通過滾珠3滑動滑入滑道邊緣,然后滑芯4和保持架2 —起滑入滑道1,由于滾珠3的滾動行程是滑芯4滑動的行程的一半,在推動滑芯4的時候帶動滾珠3,滾珠3帶動保持架 2向前運動,在滑芯4上的阻尼器5順勢落入滑道內槽ロ 1-2。這時可以把塑料齒條6兩個安裝點6-2在滑道內槽口內與塑料齒條連接點1-3,同時推動阻尼器5,使其花鍵齒5-2落入齒條6-1內,此時阻尼器上的阻尼器花鍵齒5-2就會和滑道上的齒條6-1嚙合。再推動滑芯4時候,依次傳遞到阻尼器花鍵齒5-2、齒條6-1,起到減速和防止前后竄動的效果。最后把產品拿到模具上對滑道端ロ 1-3進行封ロ,使滑芯4和保持架2固定在滑道2內,不會滑出。權利要求1.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包括滑道(I)、保持架(2)、兩排滾珠(3)、滑芯(4)和阻尼器(5),其特征在于滑道(I)設有的滑道四個卡槽(1-1)以及滑芯(4)設有的滑芯四個卡槽(4-1)分別與車身上下部分連接;阻尼器(5)設有阻尼器卡件(5-1),滑芯相應設有滑芯卡槽(4-2),阻尼器(5)通過阻尼器卡件(5-1)卡入滑芯卡槽(4-2)內裝配在一起;保持架(2)設有保持架槽孔(2-1),兩排滾珠(3)嵌入保持架槽孔(2-1)而組合在一起;滑芯(4)和阻尼器(5)的組合件穿入保持架(2)和滾珠(3)的組合件尾部且滑芯(4)和保持架(2 )滑入滑道(I)中而使保持架(2 )的保持架槽孔(2-1)中的滾珠(3 )置于滑道(I)中,所述的與滑芯(4)連接的阻尼器(5)落在滑道內槽口(1-2)中。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其特征在于一塑料齒條(6)的兩個安裝點(6-2)安裝在滑道內槽口內以及與塑料齒條連接點(1-3)上,阻尼器(5)的阻尼器花鍵齒(5-2)落入位于滑道上的齒條(6-1)且阻尼器花鍵齒(5-2)與齒條(6-1)嚙合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包括滑道、保持架、兩排滾珠、滑芯和阻尼器,其結構特點為滑道設有的滑道四個卡槽以及滑芯設有的滑芯四個卡槽分別與車身上下部分連接;阻尼器設有阻尼器卡件,滑芯相應設有滑芯卡槽,阻尼器通過阻尼器卡件卡入滑芯卡槽內裝配在一起;保持架設有保持架槽孔,兩排滾珠嵌入保持架槽孔而組合在一起;滑芯和阻尼器的組合件穿入保持架和滾珠的組合件尾部且滑芯和保持架滑入滑道中而使保持架的保持架槽孔中的滾珠置于滑道中,所述的與滑芯連接的阻尼器落在滑道內槽口中。本技術具有結構新穎,經濟實用等特點;而且個子超高和超矮的駕駛員的駕駛位置也能夠到中央扶手。文檔編號B60N2/46GK202641441SQ20122032259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專利技術者鄭則榮 申請人:鄭則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以前后滑動的轎車中央扶手機構,包括滑道(1)、保持架(2)、兩排滾珠(3)、滑芯(4)和阻尼器(5),其特征在于:滑道(1)設有的滑道四個卡槽(1?1)以及滑芯(4)設有的滑芯四個卡槽(4?1)分別與車身上下部分連接;阻尼器(5)設有阻尼器卡件(5?1),滑芯相應設有滑芯卡槽(4?2),阻尼器(5)通過阻尼器卡件(5?1)卡入滑芯卡槽(4?2)內裝配在一起;保持架(2)設有保持架槽孔(2?1),兩排滾珠(3)嵌入保持架槽孔(2?1)而組合在一起;滑芯(4)和阻尼器(5)的組合件穿入保持架(2)和滾珠(3)的組合件尾部且滑芯(4)和保持架(2)滑入滑道(1)中而使保持架(2)的保持架槽孔(2?1)中的滾珠(3)置于滑道(1)中,所述的與滑芯(4)連接的阻尼器(5)落在滑道內槽口(1?2)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則榮,
申請(專利權)人:鄭則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