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壓力機技術領域內的一種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包括傳動軸和曲軸,所述傳動軸上設有飛輪,所述傳動軸兩端設有小齒輪,所述曲軸兩端分別對應設有與小齒輪相互嚙合的大齒輪,所述曲軸上依次設有偏心軸一、偏心軸二、偏心軸三和偏心軸四,所述偏心軸一與偏心軸四的偏心半徑和偏心角相同并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一,所述偏心軸二和偏心軸三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二和滑塊三,所述滑塊二和滑塊三的導軌設置在滑塊一內部。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壓力機結構的有益效果是:明顯提高多工位壓力機的抗偏載能力,相對氣缸式的多工位壓力機在下死點的沖壓或拉伸更充分,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效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壓力機
,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
技術介紹
機械壓力機根據使用目的可以有很多分類,如自動壓力機、精密沖壓壓力機、修邊機,交錯送料壓力機、多工位壓力機等。多工位壓力機是指產品的幾道加工工序在一臺壓力機上完成的壓力機。目前生產的多工位壓力機結構為上模具連接在滑塊的下平面上,下模具安裝在下模板上,下模板安裝在機身工作臺上,滑塊內與各工位相應的位置安裝有上氣缸,各上氣缸頂桿垂直向下伸出;機身工作臺下方與各工位相應的位置安裝有下氣缸,下氣缸頂桿垂直向上伸出。壓力機借助該結構,在自動推料裝置的全程自動推送下,完成對工件連續多個工位的沖壓加工過程。由于多工位加工工藝是通過各不同工位的氣缸完成的,主 要存在如下問題(1)沖壓件從一側逐步推送沖壓,由于每個工位在滑塊下死點時受力不均勻造成滑塊偏載,不僅影響到沖壓精度而且影響模具壽命;(2)由于零件沖壓工序是多個工位上的氣缸動作逐步完成的,存在下死點的沖壓及拉伸不充分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旨在提高多工位壓力機的抗偏載能力和沖壓精度,并且使壓力機下死點沖壓、拉伸充分。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包括傳動軸和曲軸,所述傳動軸上設有飛輪,所述傳動軸兩端設有小齒輪,所述曲軸兩端分別對應設有與小齒輪相互哨合的大齒輪,所述曲軸上依次設有偏心軸一、偏心軸二、偏心軸三和偏心軸四,所述偏心軸一與偏心軸四的偏心半徑和偏心角相同并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一,所述偏心軸二和偏心軸三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二和滑塊三,所述滑塊二和滑塊三的導軌設置在滑塊一內部。采用本技術的壓力機結構,傳動軸與曲軸通過兩端的大齒輪和小齒輪嚙合實現合雙邊齒輪傳動,使傳動更加平穩,增強壓力機抗偏載能力,保證沖壓精度,并有效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分布在曲軸兩側的偏心軸一和偏心軸四的偏心半徑和偏心角相同,并且雙點連接滑塊一,根據各加工工位的工藝要求,將偏心軸二和偏心軸三選擇合適的偏心角和偏心半徑,這樣,使曲軸兩端具有同樣的偏心并且雙點驅動滑塊一,曲軸的受力更加均勻平穩,進一步保證了傳動系統的抗偏載能力,另外,兩端的偏心軸一和偏心軸四與中間的偏心軸二和偏心軸三根據加工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偏心角,曲軸轉動過程中,各滑塊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到達下死點,完成一個工件連續的加工動作,使下死點的拉伸或沖壓更充分。所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明顯提高壓力機的抗偏載能力,使壓力機在下死點的沖壓或拉伸更充分,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效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為進一步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所述偏心軸一和偏心軸四的偏心半徑為R1,偏心軸二的偏心半徑為R2,偏心軸三的偏心半徑為R3,并且Rl < R2 < R3。這樣,三個滑塊分別在相應的工位上安裝上模具,由于與各滑塊連接的偏心軸的偏心半徑和偏心角根據工件的加工工藝要求選擇,使各滑塊按各自的運動規律和時間順序先后到達下死點,完成一個工件的三個沖壓工序過程。使下死點沖壓或拉伸更充分。為使傳動系統更加平穩,所述相互嚙合的小齒輪和大齒輪為雙邊斜齒輪,這樣使傳動系統具有更好的抗偏載能力,并且傳動平穩,噪音低。為進一步增加傳動系統的平穩性和抗偏載能力,所述飛輪設置在傳動軸的中間,飛輪兩側的傳動軸上對稱設有四組用于支撐的軸承。為提高滑塊沿導軌的運動精度,與所述滑塊一、滑塊二和滑塊三配合連接的導軌為八面導軌。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原理圖。 圖2為圖I的A— A向視圖。圖3為曲軸連桿滑塊機構的原理圖。圖4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傳動軸;2曲軸;201偏心軸一 ;202偏心軸二 ;203偏心軸三;204偏心軸四;3飛輪;4小齒輪;5大齒輪;6滑塊一 ;7滑塊二 ;8滑塊三;9導軌。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一圖4所示為本技術的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包括傳動軸I和曲軸2,傳動軸I通過多組軸承10與壓力機橫梁支撐安裝,曲軸2安裝在橫梁支撐孔中,傳動軸I上設有飛輪3,傳動軸I兩端設有小齒輪4,曲軸2兩端分別對應設有與小齒輪4相互嚙合的大齒輪5,曲軸2上依次設有偏心軸一 201、偏心軸二 202、偏心軸三203和偏心軸四204,為提高傳動系統的抗偏載能力,偏心軸一 201與偏心軸四204的偏心半徑和偏心角相同并分別通過連桿雙點連接滑塊一 6,偏心軸二 202和偏心軸三203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二7和滑塊三8,滑塊二 7和滑塊三8的導軌9設置在滑塊一內部。為進一步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偏心軸一 201和偏心軸四204的偏心半徑為R1,偏心軸二 202的偏心半徑為R2,偏心軸三203的偏心半徑為R3,并且Rl < R2 < R3。為使傳動平穩,噪音低,并進一步提高傳動機構的抗偏載能力,相互嚙合的小齒輪4和大齒輪5為雙邊斜齒輪,飛輪3設置在傳動軸I的中間,飛輪3兩側的傳動軸I上對稱設有四組用于將傳動軸I支撐安裝在壓力機橫梁上的軸承10 ;為提高滑塊沿導軌的運動精度,與滑塊一 6、滑塊二 7和滑塊三8配合連接的導軌9為八面導軌。采用本技術的壓力機,各滑塊分別安裝用于各工位工件加工的上模具,下模具安裝在機身工作臺上。曲軸2轉動過程中,各滑塊按各自的運動規律和時間順序先后到達下死點,完成一個工件三個連續的沖壓過程。使下死點沖壓或拉伸更充分。同時,本技術的壓力機結構,明顯提高壓力機的抗偏載能力,使壓力機在下死點的沖壓或拉伸更充分,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效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是在本技術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包括傳動軸和曲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上設有飛輪,所述傳動軸兩端設有小齒輪,所述曲軸兩端分別對應設有與小齒輪相互嚙合的大齒輪,所述曲軸上依次設有偏心軸一、偏心軸二、偏心軸三和偏心軸四,所述偏心軸一與偏心軸四的偏心半徑和偏心角相同并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一,所述偏心軸二和偏心軸三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二和滑塊三,所述滑塊二和滑塊三的導軌設置在滑塊一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軸一和偏心軸四的偏心半徑為Rl,偏心 軸二的偏心半徑為R2,偏心軸三的偏心半徑為R3,并且Rl < R2< R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嚙合的小齒輪和大齒輪為雙邊斜齒輪。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設置在傳動軸的中間,飛輪兩側的傳動軸上對稱設有四組用于支撐的軸承。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其特征在于,與所述滑塊一、滑塊二和滑塊三配合連接的導軌為八面導軌。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壓力機
內的一種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包括傳動軸和曲軸,所述傳動軸上設有飛輪,所述傳動軸兩端設有小齒輪,所述曲軸兩端分別對應設有與小齒輪相互嚙合的大齒輪,所述曲軸上依次設有偏心軸一、偏心軸二、偏心軸三和偏心軸四,所述偏心軸一與偏心軸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多工位壓力機結構,包括傳動軸和曲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上設有飛輪,所述傳動軸兩端設有小齒輪,所述曲軸兩端分別對應設有與小齒輪相互嚙合的大齒輪,所述曲軸上依次設有偏心軸一、偏心軸二、偏心軸三和偏心軸四,所述偏心軸一與偏心軸四的偏心半徑和偏心角相同并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一,所述偏心軸二和偏心軸三分別通過連桿連接有滑塊二和滑塊三,所述滑塊二和滑塊三的導軌設置在滑塊一內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彥忠,黃建民,林雅杰,王明柱,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揚力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