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燈罩(2)設置在上模尼龍板支撐(1)上,用真空吸盤吸附,燈殼(5)設置在下模尼龍板支撐(7)上,燈殼(5)上設置有齒輪箱(6),上模帶動燈罩(2)壓接在燈殼(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殼(5)與齒輪箱內的配合孔上設有2只調節棒(4),調節棒(4)通過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壓入至齒輪箱(6)內并定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上模配有真空吸盤自動將燈罩吸附在工裝上模內,在設備壓接燈殼與燈罩的同時,將2只調節棒安裝壓接到燈殼上的齒輪箱內,安裝時間為40秒左右,這種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因原來工序操作帶來的不良品,次品率僅為0.5%。(*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燈具的制造工裝,尤其是關于一種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汽車前照燈裝配過程中,所用到的壓合工裝僅僅只能壓接燈殼分總成與燈罩分總成,而將調節棒壓接到燈殼上的齒輪箱內,沒 有工裝夾具,只能用榔頭直接將燈殼放置在工作臺面上壓接,壓接2只調節棒大約20秒到25秒左右,且人工操作安裝位置有可能會偏移或太緊,導致燈具最后不好調整光型,增加了次品率,次品率大約為2%左右。工裝功能單一的裝配模式不能滿足自動化生產線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是在設備壓接燈殼與燈罩的同時,將2只調節棒安裝壓接到燈殼上的齒輪箱內,將2人操作的工位合并到I人操作的工位,原來安裝時間要I分鐘左右,現在調節為40秒左右(主要為設備運行時間,具體時間可由燈具的要求進行調節)。將2只調節棒在壓合工裝上安裝,,安裝時間為40秒左右,這種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因原來工序操作帶來的不良品,現在的次品率僅為0. 5%。方案實施后,節約了一個人工和大約20秒左右的工時,減少了燈具的不合格率,且機械化操作,一致性比較高。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包括上模尼龍板支撐、燈罩、壓調節棒上模夾具、調節棒、燈殼、齒輪箱、下模尼龍板支撐、立柱和上下模板,燈罩設置在上模尼龍板支撐上,用真空吸盤吸附,燈殼設置在下模尼龍板支撐上,燈殼上設置有齒輪箱,上模帶動燈罩壓接在燈殼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殼與齒輪箱內的配合孔上設有2只調節棒,調節棒通過壓調節棒上模夾具壓入至齒輪箱內并定位。所述的調節棒的壓合是燈殼設置在下模尼龍板支撐內,與燈殼相對應位置放入調節棒,上模帶動壓調節棒上模夾具下壓將調節棒壓入到齒輪箱內。本技術結構,上模配有真空吸盤自動將燈罩吸附在工裝上模內,在設備壓接燈殼與燈罩的同時,將2只調節棒安裝壓接到燈殼上的齒輪箱內,安裝時間為40秒左右,這種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因原來工序操作帶來的不良品,次品率僅為0. 5%。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燈殼與燈罩壓接結構示意圖。圖2是壓合工裝中壓接調節棒的局部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由圖I知,本技術的燈殼與燈罩壓接結構示意圖。將已經布膠完成的燈殼5放入到下模尼龍板支撐7內(裝有識別傳感器,在沒有放置燈殼的情況下設備是不會下壓的,這樣大大降低了工傷事故的產生),在上模尼龍板支撐I內放入燈罩2,上模配有真空吸盤,可自動將燈罩2吸附在工裝上模內,按下啟動按鈕,工裝上模帶動燈罩2壓接燈殼5上,保壓延時20秒左右(時間可以根據燈具調整),確保燈罩上所有的卡腳完全壓入到燈殼內,工裝上模自動復位,取出燈殼目視檢驗即可轉入下道工序。由圖2知,是壓合工裝中壓接調節棒的局部剖視圖。將已經布膠完成的燈殼5放入到下模尼龍板支撐7內,在燈殼5上相對位置放入相應的調節棒4,按下啟動按鈕,工裝上模帶動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下壓到位,保壓延時20秒左右(時間可以根據燈具調整),確保調節棒完全壓入到燈殼5上的齒輪箱6內,工裝上模自動復位,取出燈殼目視檢驗即可轉入下道工序。上述調節棒壓接到燈殼上安裝的齒輪箱內可以多只。·權利要求1.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包括上模尼龍板支撐(I)、燈罩(2)、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調節棒(4)、燈殼(5)、齒輪箱(6)、下模尼龍板支撐(7)、立柱(8)和上下模板(9),燈罩(2)設置在上模尼龍板支撐(I)上,用真空吸盤吸附,燈殼(5)設置在下模尼龍板支撐(7)上,燈殼(5)上設置有齒輪箱(6),上模帶動燈罩(2)壓接在燈殼(5)上,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燈殼(5)與齒輪箱內的配合孔上設有2只調節棒(4),調節棒(4)通過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壓入至齒輪箱(6)內并定位。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棒的壓合是將燈殼設置在下模尼龍板支撐(7)內,調節棒(4)放入與燈殼(3)相對應的位置,上模帶動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下壓將調節棒壓入到齒輪箱(6)內。專利摘要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燈罩(2)設置在上模尼龍板支撐(1)上,用真空吸盤吸附,燈殼(5)設置在下模尼龍板支撐(7)上,燈殼(5)上設置有齒輪箱(6),上模帶動燈罩(2)壓接在燈殼(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殼(5)與齒輪箱內的配合孔上設有2只調節棒(4),調節棒(4)通過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壓入至齒輪箱(6)內并定位。本技術,上模配有真空吸盤自動將燈罩吸附在工裝上模內,在設備壓接燈殼與燈罩的同時,將2只調節棒安裝壓接到燈殼上的齒輪箱內,安裝時間為40秒左右,這種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因原來工序操作帶來的不良品,次品率僅為0.5%。文檔編號B25B27/02GK202640276SQ2012201885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專利技術者張生軍, 殷吉祥, 夏云 申請人:江蘇迅馳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前照燈組裝壓合裝置,包括上模尼龍板支撐(1)、燈罩(2)、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調節棒(4)、燈殼(5)、齒輪箱(6)、下模尼龍板支撐(7)、立柱(8)和上下模板(9),燈罩(2)設置在上模尼龍板支撐(1)上,用真空吸盤吸附,燈殼(5)設置在下模尼龍板支撐(7)上,燈殼(5)上設置有齒輪箱(6),上模帶動燈罩(2)壓接在燈殼(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殼(5)與齒輪箱內的配合孔上設有2只調節棒(4),調節棒(4)通過壓調節棒上模夾具(3)壓入至齒輪箱(6)內并定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生軍,殷吉祥,夏云,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迅馳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