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晶體管成型模組件,用于折彎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包括凸模件、凹模件、壓板及彈性件。壓板通過彈性件與凸模件活動相連,壓板與凹模件配合將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固定于凹模件,凸模件向凹模件運動,以將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折彎成型。此外,還提供了一種晶體管成型設備。上述晶體管成型模組件及晶體管成型設備,可以有效的避免晶體管成型過程中對晶體管的損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晶體管成型
,特別是涉及一種晶體管成型模組件及晶體管成型設備。
技術介紹
晶體管在安裝使用之前需要對其成型,通常,晶體管成型方式是手工折彎晶體管的引腳或采用成型設備進行折彎,傳統的成型設備是將待折彎的晶體管置于工作臺的成型位置,然后直接壓制晶體管的引腳,使晶體管引腳折彎成型。上述晶體管成型方式,成型過程中,晶體管引腳整體受力,容易使晶體管引腳與晶體管本體的連接處受損,從而縮短晶體管的使用壽命甚至損壞晶體管。另外,手工折彎效率較低,傳統的成型設備需要手工施加壓力,效率低,并且晶體管引腳受力較難把握,容易將晶體管引腳壓制變形。·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晶體管成型過程中容易損傷晶體管的問題,提供一種晶體管成型模組件及晶體管成型設備。一種晶體管成型模組件,用于折彎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包括凸模件、凹模件、壓板及彈性件,所述壓板通過所述彈性件與所述凸模件活動相連,所述壓板與所述凹模件配合將所述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固定于所述凹模件,所述凸模件向所述凹模件運動,以將所述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折彎成型。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凹模件設置有收容待成型晶體管本體的收容槽,使待成型晶體管引腳成型的成型槽以及形成于所述收容槽與所述成型槽之間,并與所述凸模件配合夾緊待成型晶體管引腳的阻隔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模件包括本體與凸模板,所述壓板設置有通道,所述凸模板的一端與所述本體連接,另一端可移動地穿過所述通道。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模件還包括固定于所述本體上的導向桿,所述壓板及凹模件上開設有與所述導向桿相配合的導向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模件還包括帶螺帽的螺釘,所述螺釘依次穿過所述本體與彈性體螺栓連接于所述壓板,所述螺釘的螺帽束縛于所述本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本體包括面板與固定板,所述面板與所述固定板螺栓連接,所述面板與所述固定板分別設有用于穿過所述螺釘的通孔,所述面板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螺釘螺帽的直徑,所述固定板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螺釘螺帽的直徑。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板還設置有沉臺孔,所述導向桿包括設置于導向桿一端的桿帽,所述桿帽束縛于所述沉臺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模件還包括用于傳輸驅動力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所述面板連接。一種晶體管成型設備,包括工作臺和機架,所述機架安裝于工作臺,還包括上述所述的晶體管成型模組件和帶有活塞桿的氣缸,所述氣缸安裝于機架,所述凸模件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所述凹模件安裝于所述工作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用于調節氣缸壓力的調壓件、用于調節氣缸運行速度的調速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氣缸與控制器、調壓件及調速件相連。上述晶體管成型模組件及晶體管成型設備,在對待成型的晶體管引腳折彎成型之前,壓板先壓緊待成型晶體管引腳的根部,這樣可以保證在凸模件折彎引腳時不會損及晶體管引腳與晶體管本體的連接處,避免了成型過程中對晶體管的損壞。附圖說明圖I為一實施例的晶體管成型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實施例的晶體管成型設備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解決通常采用的晶體管成型方式容易損傷晶體管、效率低,以及傳統的成型設備手工施加壓力易造成晶體管引腳變形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晶體管成型模組件及晶體管成型設備。如圖I所示,一實施例的晶體管成型模組件100,包括凸模件110、凹模件120、壓板130和彈性體140。凸模件110,用于折彎待成型的晶體管50的引腳。通常,凸模件110連接動力,并可在動力的作用下做往復運動。凹模件120,與凸模件110配合,凸模件110向凹模件120運動,以將待成型晶體管50的引腳折彎成型。通常,凹模件120固定不動,使凸模件110相對凹模件120移動。不難理解,也可將凸模件Iio固定不動,使凹模件120相對凸模件110移動。壓板130,與凹模件120配合,將待成型晶體管引腳50固定于凹模件120。壓板130位于凸模件110與凹模件120之間。通常情況下,壓板130通過彈性體140與凸模件110連接。在壓板130受到沿彈性恢復力方向的力時,彈性體140發生形變,凸模件110相對壓板130發生移動。彈性體140,將壓板130與凸模件110活動連接。彈性體140通常為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凸模件110連接,另一端連接壓板130。為了保持穩定,一般使用至少兩根彈簧連接于凸模件110與壓板130之間。凹模件120位于壓板130遠離彈性體140的一側。待成型晶體管50包括晶體管本體和引腳,引腳分為折彎部和根部。上述晶體管成型模組件100中,將待成型的晶體管50置于凹模件120,在凸模件110向凸模件120移動時,首先壓板130與待成型晶體管50接觸并壓緊其引腳的根部,此時,壓板130與凹模件120相對靜止,凸模件110繼續移動,彈性體140發生形變,直到凸模件110將待成型的晶體管50的引腳折彎成型。在對待成型的晶體管50的引腳折彎成型之前,壓板130先壓緊待成型晶體管50的引腳的根部,這樣可以保證在凸模件110折彎引腳時不會損及晶體管50的引腳與晶體管本體的連接處,避免了成型過程中對晶體管的損壞。在本實施例中,凹模件120設置有收容槽122、成型槽124以及形成于收容槽122與成型槽124之間的阻隔部126。收容槽122用于收容待成型晶體管50的晶體管本體,成型槽124用于使待成型晶體管50的引腳成型。將待成型的晶體管50置于凹模件120,晶體管本體收容于收容槽122,晶體管引腳的折彎部延伸至成型槽124的上方,晶體管引腳的根部承載于阻隔部126。在凸模件110向凹模件120移動時,壓板130壓住晶體管,配合阻隔部126將晶體管引腳的根部夾緊,使折彎晶體管引腳過程中不會損壞晶體管。如圖I所示,在具體的實施例中,凸模件110包括本體111與凸模板113。壓板130設置有通道(未標示),凸模板113的一端與本體111連接,另一端穿過通道并可沿通道移動。通常,凸模件Iio向凹模件120移動時,壓板130抵達凹模件120后,彈性體140壓縮,凸模件110繼續移動,凸模板113沿通道移動,折彎晶體管引腳的折彎部。在本實施例中,凸模件110還包括固定于本體111的導向桿115。壓板130及凹模件120上開設有與導向桿115相配合的導向孔(未標不),導向桿115可以沿導向孔(未標示)滑動,以保持凸模件110的穩定。另外,由于通常是將凹模件120安裝固定。參見圖2,凹模件120安裝固定與工作臺220,凹模件120遠離壓板130的一面與工作臺緊貼,因此,在凸模件110向凹模件120移動時,導向桿115沿導向孔移動,直到導向桿115的端部觸碰到工作臺,以此可以限制凸模件110的下移,避免了因施加的壓力較大而造成的待成型晶體 管50的引腳變形。在凸模件110向背向凹模件120方向移動時,會通過彈性體140帶動壓板130的移動,彈性體140因壓板130的重力會發生拉伸,凸模件120的移動距離自然需要增大才能將壓板139拉離凹模件120。另外,容易理解,彈性體140既要被壓縮又要被拉伸,相對只需要壓縮的情況會縮短彈性體140的使用壽命。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凸模件110還包括帶螺帽的螺釘117。螺釘117依次穿過本體111與彈性體140螺栓連接于壓板130,螺釘117的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晶體管成型模組件,用于折彎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件、凹模件、壓板及彈性件,所述壓板通過所述彈性件與所述凸模件活動相連,所述壓板與所述凹模件配合將所述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固定于所述凹模件,所述凸模件向所述凹模件運動,以將所述待成型晶體管的引腳折彎成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國鋒,董杰,曹力研,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