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彈簧噴霧泵,包括有與瓶口連接的結合蓋,在結合蓋下部連接有一泵體,在泵體上部連接有讓流體霧化的霧點噴頭組件,在泵體內設置有泵室,泵室內設有將流體泵出的活塞,在泵室底部設有泵珠,在泵室內設有上泵桿和下泵桿,下泵桿的上部分插入所述上泵桿的流體通道中,在上泵桿上套設有第一彈簧,所述活塞套設在上泵桿上并由第一彈簧的下端頂住活塞上部,在下泵桿上套設有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下端頂壓在泵室的底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雙彈簧結構、使用更加穩定且手感好的噴霧泵。(*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雙彈簧噴霧泵
本技術涉及一種雙彈簧噴霧泵。
技術介紹
噴霧泵已廣泛地應用于日化和醫藥等行業,且其設計精美,使用方便,泵出量穩定和能防泄漏。但是現有的噴霧泵里面的壓縮彈簧都是只有一個的,這樣在使用時比較費力,相對沒那么穩定,噴霧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雙彈簧結構、使用更 加穩定且手感好的噴霧泵。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雙彈簧噴霧泵,包括與瓶口連接的結合蓋I,在結合蓋I下部連接有一泵體2,在泵體2上部連接有讓流體霧化的霧點噴頭組件11,在泵體2內設置有泵室3,泵室3內設有將流體泵出的活塞4,在泵室3底部設有泵珠10,其特征在于在泵室3內設有上泵桿5和下泵桿6,下泵桿6的上部分插入所述上泵桿5的流體通道7中,在上泵桿5上套設有第一彈簧8,所述活塞4套設在上泵桿5上并由第一彈簧8的下端頂住活塞4上部,在下泵桿6上套設有第二彈簧9,第二彈簧9的下端頂壓在泵室3的底部。如上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泵桿5上設有上限位凸臺51,所述第一彈簧8頂在上限位凸臺51與活塞4之間。如上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泵桿6上設有下限位凸臺61,所述第二彈簧9頂在下限位凸臺61與泵室3底部之間。如上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3包括有上泵室31、中泵室32和下泵室33,所述上泵室31、中泵室32和下泵室33的內徑逐漸變小,所述活塞4可頂在中泵室32與下泵室33的連接處而不能進入下泵室33。如上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體2上部設置有鎖緊蓋12,鎖緊蓋12將泵室3封住。如上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上泵桿5上端連接有按鈕壓頭13,在泵體2下端連接有引液管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如下優點本技術在泵室內設有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利用兩個彈簧來代替原來的一個彈簧,采用全新的結構來泵起液體更加穩定,使用比較輕松,噴霧效果理想。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剖面圖;圖2是本技術的分解圖;圖3是本技術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如圖所示,雙彈簧噴霧泵,包括有與瓶口連接的結合蓋I,在結合蓋I下部連接有一泵體2,在泵體2上部連接有讓流體霧化 的霧點噴頭組件11。在泵體2內設置有泵室3,泵室3內設有將流體泵出的活塞4。在泵室3底部設有泵珠10,該泵珠10起著單向閥的作用。在所述泵體2上部設置有鎖緊蓋12,鎖緊蓋12將泵室3封住。在泵體2下端連接有引液管14。在泵室3內設有上泵桿5和下泵桿6,下泵桿6的上部分插入所述上泵桿5的流體通道7中并可堵住流體通道。在上泵桿5上套設有第一彈簧8,所述活塞4套設在上泵桿5上并由第一彈簧8的下端頂住活塞4上部。在下泵桿6上套設有第二彈簧9,第二彈簧9的下端頂壓在泵室3的底部。在上泵桿5上端連接有按鈕壓頭13。第一彈簧8和第二彈簧9的彈力使按鈕壓頭13始終保持在可壓縮狀態。在所述上泵桿5上設有上限位凸臺51,所述第一彈簧8頂在上限位凸臺51與活塞4之間。同時,上限位凸臺51也限制了上泵桿5從鎖緊蓋12上拿出。在所述下泵桿6上設有下限位凸臺61,所述第二彈簧9頂在下限位凸臺61與泵室3底部之間。同時,下限位凸臺61也使活塞4不能從其中經過。具體來說,所述泵室3包括有上泵室31、中泵室32和下泵室33。所述上泵室31、中泵室32和下泵室33的內徑逐漸變小,所述活塞4可頂在中泵室32與下泵室33的連接處而不能進入下泵室33。本技術工作過程如下按下按鈕壓頭13時,克服第二彈簧9的彈力,按鈕壓頭13下移,因第一彈簧8彈力作用,活塞4跟著一起下移,泵室3內腔氣體被壓縮,當活塞4頂住泵室3時,活塞4不能繼續往下移動,而上泵桿5繼續推動下泵桿6往下移動,活塞4與下泵桿6的密封位就會被打開,泵室3內腔氣體將從此位置被排出。松開按鈕壓頭13時,因第一彈簧8、第二彈簧9的作用,活塞4與下泵桿6迅速密封并一起回彈,泵室3內腔形成局部真空,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將液體從引液管引進并沖開泵珠進入泵室3內腔。繼續按壓,因液體不可壓縮性從而將液體通過上泵桿流經霧點噴頭組件11形成霧狀噴出。權利要求1.雙彈簧噴霧泵,包括與瓶口連接的結合蓋(I),在結合蓋(I)下部連接有一泵體(2 ),在泵體(2)上部連接有讓流體霧化的霧點噴頭組件(11),在泵體(2)內設置有泵室(3),泵室(3)內設有將流體泵出的活塞(4),在泵室(3)底部設有泵珠(10),其特征在于在泵室(3)內設有上泵桿(5)和下泵桿(6),下泵桿(6)的上部分插入所述上泵桿(5)的流體通道(7)中,在上泵桿(5)上套設有第一彈簧(8),所述活塞(4)套設在上泵桿(5)上并由第一彈簧(8)的下端頂住活塞(4)上部,在下泵桿(6)上套設有第二彈簧(9),第二彈簧(9)的下端頂壓在泵室(3)的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泵桿(5)上設有上限位凸臺(51),所述第一彈簧(8)頂在上限位凸臺(51)與活塞(4)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泵桿(6)上設有下限位凸臺(61),所述第二彈簧(9)頂在下限位凸臺(61)與泵室(3)底部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3)包括有上泵室(31)、 中泵室(32)和下泵室(33),所述上泵室(31)、中泵室(32)和下泵室(33)的內徑逐漸變小,所述活塞(4)可頂在中泵室(32)與下泵室(33)的連接處而不能進入下泵室(33)。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體(2)上部設置有鎖緊蓋(12),鎖緊蓋(12)將泵室(3)封住。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彈簧噴霧泵,其特征在于在上泵桿(5)上端連接有按鈕壓頭(13),在泵體(2)下端連接有引液管(14)。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雙彈簧噴霧泵,包括有與瓶口連接的結合蓋,在結合蓋下部連接有一泵體,在泵體上部連接有讓流體霧化的霧點噴頭組件,在泵體內設置有泵室,泵室內設有將流體泵出的活塞,在泵室底部設有泵珠,在泵室內設有上泵桿和下泵桿,下泵桿的上部分插入所述上泵桿的流體通道中,在上泵桿上套設有第一彈簧,所述活塞套設在上泵桿上并由第一彈簧的下端頂住活塞上部,在下泵桿上套設有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下端頂壓在泵室的底部。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雙彈簧結構、使用更加穩定且手感好的噴霧泵。文檔編號B05B11/02GK202638659SQ20122020207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5日專利技術者梁金考, 施永忠, 張永雷, 李軍 申請人:中山市美捷時噴霧閥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雙彈簧噴霧泵,包括與瓶口連接的結合蓋(1),在結合蓋(1)下部連接有一泵體(2),在泵體(2)上部連接有讓流體霧化的霧點噴頭組件(11),在泵體(2)內設置有泵室(3),泵室(3)內設有將流體泵出的活塞(4),在泵室(3)底部設有泵珠(10),其特征在于在泵室(3)內設有上泵桿(5)和下泵桿(6),下泵桿(6)的上部分插入所述上泵桿(5)的流體通道(7)中,在上泵桿(5)上套設有第一彈簧(8),所述活塞(4)套設在上泵桿(5)上并由第一彈簧(8)的下端頂住活塞(4)上部,在下泵桿(6)上套設有第二彈簧(9),第二彈簧(9)的下端頂壓在泵室(3)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金考,施永忠,張永雷,李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美捷時噴霧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