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屬墻體材料的粉碎攪拌機,其特征是在槳葉座上開設豎向的安裝孔,在槳葉右端部的上叉壁上開設倒圓錐臺孔,在槳葉右端部的下叉壁上開設圓錐臺孔,此倒圓錐臺孔和圓錐臺孔位于同一軸向中心線上,在槳葉座上的安裝孔中和槳葉右端部上的倒圓錐臺孔、圓錐臺孔中穿裝雙頭螺桿,此雙頭螺桿的光桿段的中部與槳葉座上的安裝孔為過渡配合,在雙頭螺桿的上、下段光桿上對應套裝倒圓錐臺形、圓錐臺形的上、下錐套,此上、下錐套嵌插入上、下叉壁上的孔中,在雙頭螺桿的上下螺紋段上旋裝球頭螺母,有效地消除上、下錐套與槳葉右端部、雙頭螺桿之間的間隙,大大減弱了槳葉運行時的噪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墻體材料的粉碎攪拌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墻體材料的立式粉碎攪拌機。
技術介紹
立式粉碎攪拌機是通過高速旋轉的槳葉和固定槳葉的擊打和反擊作用而將大塊脆性或團狀原料進行粉碎混合的,其中高速旋轉的槳葉與主軸的連接是關鍵之一;通常的連接只是通過螺栓、螺母將槳葉和槳葉固定座連接起來,由于螺栓和槳葉固定座上螺栓孔有一定的間隙,所以在運行過程中,高速旋轉的槳葉會因物料的沖擊而產生很大的噪音,且螺栓會因旋轉槳葉的不斷沖擊而產生疲勞斷裂,縮短了使用壽命,增加了維修量和生產成 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可大大減弱高速旋轉槳葉運行時產生的噪音,同時提高連接件(螺栓)的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包括槳葉和槳葉座,此槳葉呈直角U形的右端部(即根部)套裝在矩形的槳葉座上,其特征是在槳葉座上開設豎向的安裝孔,在槳葉右端部的上叉壁上開設倒圓錐臺孔,在槳葉右端部的下叉壁上開設圓錐臺孔,且此倒圓錐臺孔和圓錐臺孔位于同一軸向中心線上,在槳葉座上的安裝孔中和槳葉右端部上的倒圓錐臺孔、圓錐臺孔中穿裝雙頭螺桿,此雙頭螺桿為臺階形螺桿,此雙頭螺桿的上下端段為直徑比光桿段小的螺紋段,此雙頭螺桿的光桿段的中部與槳葉座上的安裝孔為過渡配合,且此雙頭螺桿的上下螺桿段均對應外伸出槳葉右端部的上下叉壁,在雙頭螺桿的上段光桿上套裝倒圓錐臺形的上錐套,并使此上錐套嵌插入上叉壁上的倒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的下段光桿上套裝圓錐臺形的下錐套,并使此下錐套嵌插入下叉壁上的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的上下螺紋段上分別套裝彈性墊圈并旋裝球頭螺母,旋緊球頭螺母,抵壓上、下錐套并壓緊,從而有效地消除上、下錐套與槳葉右端部之間和上、下錐套與雙頭螺桿之間的間隙,就大大減弱了高速旋轉槳葉運行時產生的噪音。本技術所提出的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結構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大大減弱了高速旋轉槳葉運行時產生的噪音,同時提高了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所提出的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提出的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的主剖視示意圖。圖I中1、雙頭螺桿 2、下錐套 3、彈性墊圈 4、球頭螺母 5、槳葉座 6、槳葉 7、上錐套。具體實施方式從圖I中可以看出一種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包括槳葉6和槳葉座5,此槳葉6呈直角U形的右端部(即根部)套裝在矩形的槳葉座5上,其特征是在槳葉座5上開設豎向的安裝孔,在槳葉6右端部的上叉壁上開設倒圓錐臺孔,在槳葉6右端部的下叉壁上開設圓錐臺孔,且此倒圓錐臺孔和圓錐臺孔位于同一軸向中心線上,在槳葉座5上的安裝孔中和槳葉6的右端部上的倒圓錐臺孔、圓錐臺孔中穿裝雙頭螺桿1,此雙頭螺桿I為臺階形螺桿,此雙頭螺桿I的上下端段為直徑比光桿段小的螺紋段,此雙頭螺桿I的光桿段的中部與槳葉座5上的安裝孔為過渡配合,且此雙頭螺桿I的上下螺桿段均對應外伸出槳葉6右端部的上下叉壁,在雙頭螺 桿I的上段光桿上套裝倒圓錐臺形的上錐套7,并使此上錐套7嵌插入上叉壁上的倒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I的下段光桿上套裝圓錐臺形的下錐套2,并使此下錐套2嵌插入下叉壁上的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I的上下螺紋段上分別套裝彈性墊圈3并旋裝球頭螺母4,旋緊球頭螺母4,抵壓上、下錐套7、2并壓緊,從而有效地消除上、下錐套7、2與槳葉6右端部之間和上、下錐套7、2與雙頭螺桿I之間的間隙,就大大減弱了高速旋轉槳葉6運行時產生的噪音。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包括槳葉(6)和槳葉座(5),其特征是在槳葉座(5)上開設豎向的安裝孔,在槳葉(6)右端部的上叉壁上開設倒圓錐臺孔,在槳葉(6)右端部的下叉壁上開設圓錐臺孔,且此倒圓錐臺孔和圓錐臺孔位于同一軸向中心線上,在槳葉座(5)上的安裝孔中和槳葉(6)右端部上的倒圓錐臺孔、圓錐臺孔中穿裝雙頭螺桿(1),此雙頭螺桿(I)為臺階形螺桿,此雙頭螺桿(I)的上下端段為直徑比光桿段小的螺紋段,此雙頭螺桿(I)的光桿段的中部與槳葉座(5)上的安裝孔為過渡配合,且此雙頭螺桿(I)的上下螺桿段均對應外伸出槳葉(6)右端部的上下叉壁,在雙頭螺桿(I)的上段光桿上套裝倒圓錐臺形的上錐套(7),并使此上錐套(7)嵌插入上叉壁上的倒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I)的下段光桿上套裝圓錐臺形的下錐套(2),并使此下錐套(2)嵌插入下叉壁上的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I)的上下螺紋段上分別套裝彈性墊圈(3)并旋裝球頭螺母(4)。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屬墻體材料的粉碎攪拌機,其特征是在槳葉座上開設豎向的安裝孔,在槳葉右端部的上叉壁上開設倒圓錐臺孔,在槳葉右端部的下叉壁上開設圓錐臺孔,此倒圓錐臺孔和圓錐臺孔位于同一軸向中心線上,在槳葉座上的安裝孔中和槳葉右端部上的倒圓錐臺孔、圓錐臺孔中穿裝雙頭螺桿,此雙頭螺桿的光桿段的中部與槳葉座上的安裝孔為過渡配合,在雙頭螺桿的上、下段光桿上對應套裝倒圓錐臺形、圓錐臺形的上、下錐套,此上、下錐套嵌插入上、下叉壁上的孔中,在雙頭螺桿的上下螺紋段上旋裝球頭螺母,有效地消除上、下錐套與槳葉右端部、雙頭螺桿之間的間隙,大大減弱了槳葉運行時的噪音。文檔編號B02C13/26GK202638368SQ2012201436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9日專利技術者齊國良 申請人:馬鞍山科達機電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粉碎攪拌機槳葉的連接裝置,包括槳葉(6)和槳葉座(5),其特征是:在槳葉座(5)上開設豎向的安裝孔,在槳葉(6)右端部的上叉壁上開設倒圓錐臺孔,在槳葉(6)右端部的下叉壁上開設圓錐臺孔,且此倒圓錐臺孔和圓錐臺孔位于同一軸向中心線上,在槳葉座(5)上的安裝孔中和槳葉(6)右端部上的倒圓錐臺孔、圓錐臺孔中穿裝雙頭螺桿(1),此雙頭螺桿(1)為臺階形螺桿,此雙頭螺桿(1)的上下端段為直徑比光桿段小的螺紋段,此雙頭螺桿(1)的光桿段的中部與槳葉座(5)上的安裝孔為過渡配合,且此雙頭螺桿(1)的上下螺桿段均對應外伸出槳葉(6)右端部的上下叉壁,在雙頭螺桿(1)的上段光桿上套裝倒圓錐臺形的上錐套(7),并使此上錐套(7)嵌插入上叉壁上的倒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1)的下段光桿上套裝圓錐臺形的下錐套(2),并使此下錐套(2)嵌插入下叉壁上的圓錐臺孔中,在雙頭螺桿(1)的上下螺紋段上分別套裝彈性墊圈(3)并旋裝球頭螺母(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國良,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科達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