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舉重杠鈴桿。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舉重杠鈴桿均為一橫桿,由于橫桿本身的曲度單一,因此舉重時只有固定的幾塊肌肉能得到鍛煉,而且使用者在舉重時必須將舉重杠鈴桿向頭部后側的上方舉起,避開頭部位置才可以,其無法在頭部的正上方上舉,導致上舉空間受限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舉重時能從多個角度鍛煉人體肌肉且能向頭部正上方上舉的新型舉重杠鈴桿。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新型舉重杠鈴桿,包括桿體,其中,所述桿體對應舉重者雙手握拿的位置向所述桿體同一側彎曲成拱形的握拿部,兩個所述握拿部之間連接有一個向所述握拿部相反方向彎曲成拱形的頭部容納部。作為優選,所述握拿部的外周面上設有防滑層。作為優選,所述防滑層為滾花痕或防滑涂層。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通過在對應舉重者雙手握拿的位置向所述桿體同一側彎曲成拱形的握拿部,使用者可以通過調節舉重時握拿所述拱形的握拿部的不同位置實現從多個角度鍛煉肌肉的效果,而且,通過設置了頭部容納部,使用者可以向頭部的正上方舉起杠鈴,其設計非常人性化,方便實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I、桿體; 2、握拿部;3、頭部容納部。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特征及
技術實現思路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技術的詳細說明與附圖。請參閱圖I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舉重杠鈴桿,包括桿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I對應舉重者雙手握拿的位置向所述桿體I同一側彎曲成拱形的握拿部2,兩個所述握拿部2之間連接有一個向所述握拿部2相反方向彎曲成拱形的頭部容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舉重杠鈴桿,包括桿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1)對應舉重者雙手握拿的位置向所述桿體(1)同一側彎曲成拱形的握拿部(2),兩個所述握拿部(2)之間連接有一個向所述握拿部(2)相反方向彎曲成拱形的頭部容納部(3)。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