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它包括有大腔流管,在大腔流管的前端有大腔流管前開口,在大腔流管的下側有大腔流管下側口;在大腔流管的后端有大腔流管后開口,其特點是:在大腔流管的前部外側壁上連接有小腔流管,該小腔流管的前端設有小腔流管前開口,該小腔流管的后部與大腔流管的后部呈分離狀。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部呈彎曲狀。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端連接有注射器接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雙腔胸管的流管為雙腔,大腔起引流作用,小腔外有接頭,可以提供抽取胸水化驗、胸腔內注射藥物或胸腔沖洗作用,另外亦可用于骨外科術后引流及局部沖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衛生、效果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胸外科疾病治療器械,尤其是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
技術介紹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胸腔引流管為單腔胸管,只起到引流的作用。單腔胸腔引流管若需抽取胸水化驗、胸腔內注射藥物或胸腔沖洗須鉗夾胸管遠端,并在胸腔引流管局部消毒,應用普通注射器刺入胸管來進行抽取胸水化驗、胸腔內注射藥物或胸腔沖洗;這種單腔胸腔引流管操作較為復雜,且易導致胸腔、胸水污染,操作完成后,胸管破損處需用膠布包扎,否則會導致胸水溢出或外界空氣進入胸腔,引起胸液量測量不準或使病情加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衛生、效果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它包括有大腔流管,在大腔流管的前端有大腔流管前開口,在大腔流管的下側有大腔流管下側口 ;在大腔流管的后端有大腔流管后開口,其特征在于在大腔流管的前部外側壁上連接有小腔流管,該小腔流管的前端設有小腔流管前開口,該小腔流管的后部與大腔流管的后部呈分離狀。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部呈彎曲狀。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端連接有注射器接頭。本技術的雙腔胸管的流管為雙腔,大腔起引流作用,小腔外有接頭,可以提供抽取胸水化驗、胸腔內注射藥物或胸腔沖洗作用,另外亦可用于骨外科術后引流及局部沖洗。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衛生、效果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1、大腔流管;2、大腔流管前開口 ; 3、大腔流管下側口 ;4、小腔流管;5、小腔流管前開口 ;6、彎曲狀;7、注射器接頭;8、大腔流管后開口。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所示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它包括有大腔流管1,在大腔流管的前端有大腔流管前開口 2,在大腔流管的下側有大腔流管下側口 3 ;在大腔流管的后端有大腔流管后開口 8,在大腔流管I的前部外側壁上連接有小腔流管4,該小腔流管4的前端設有小腔流管前開口 5,該小腔流管4的后部與大腔流管I的后部呈分離狀。所述的小腔流管4的后部呈彎曲狀。所述的小腔流管4的后端連接有注射器接頭7。大腔流管I和小腔流管4采用醫用橡膠材料制成。使用時,將雙腔胸管插入胸腔內,大腔流管I的大腔起引流作用,小腔流管4的小 腔外端有注射器接頭7,可以提供抽取胸水化驗、胸腔內注射藥物或胸腔沖洗作用,另外亦可用于骨外科術后引流及局部沖洗。以上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圖式,上述較佳實施例以及圖式僅是舉例說明,并非用于限制本技術的權利范圍,凡以均等的技術手段、或為本申請專利范圍所涵蓋的權利范圍而實施,均不脫離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它包括有大腔流管,在大腔流管的前端有大腔流管前開口,在大腔流管的下側有大腔流管下側口 ;在大腔流管的后端有大腔流管后開口,其特征在于在大腔流管的前部外側壁上連接有小腔流管,該小腔流管的前端設有小腔流管前開口,該小腔流管的后部與大腔流管的后部呈分離狀。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腔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部呈彎曲狀。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腔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端連接有注射器接頭。專利摘要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它包括有大腔流管,在大腔流管的前端有大腔流管前開口,在大腔流管的下側有大腔流管下側口;在大腔流管的后端有大腔流管后開口,其特點是在大腔流管的前部外側壁上連接有小腔流管,該小腔流管的前端設有小腔流管前開口,該小腔流管的后部與大腔流管的后部呈分離狀。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部呈彎曲狀。所述的小腔流管的后端連接有注射器接頭。本技術的雙腔胸管的流管為雙腔,大腔起引流作用,小腔外有接頭,可以提供抽取胸水化驗、胸腔內注射藥物或胸腔沖洗作用,另外亦可用于骨外科術后引流及局部沖洗。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衛生、效果好。文檔編號A61M1/00GK202637683SQ20122033572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專利技術者鐘立哲, 郭海峰, 張光明 申請人:北華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腔胸腔引流管,它包括有大腔流管,在大腔流管的前端有大腔流管前開口,在大腔流管的下側有大腔流管下側口;在大腔流管的后端有大腔流管后開口,其特征在于:在大腔流管的前部外側壁上連接有小腔流管,該小腔流管的前端設有小腔流管前開口,該小腔流管的后部與大腔流管的后部呈分離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立哲,郭海峰,張光明,
申請(專利權)人:北華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