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視灌腸器,由一次性胃管、一次性護套、蛇管內窺鏡、專用顯示器、usb連接線與塑料手柄等六部分組成。其特征是: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其口徑為4.9mm,比傳統肛管更容易插入能到達乙狀結腸以上的高位病灶;蛇管內窺鏡采用帶led燈的微型探頭,可以觀察和拍攝胃管到達結腸的具體位置以及局部粘膜的愈合情況;一次性護套采用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聚亞安酯,能夠保護蛇管內窺鏡,避免交叉感染。臨床運用時,可視插入位置準,保留藥液時間長,灌腸治療效果好。同時,結構簡單,直觀操作,方便教學,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視灌腸器。
技術介紹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ー種原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炎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大腸粘膜及粘膜下層,其病程和治療時間較長,恢復慢,易復發,一般采用ロ服給藥和保留灌腸治療。保留灌腸是利用腸粘膜直接吸收藥物,使局部保持較高的血藥濃度,在降低用藥劑量、減少副作用的同時提高療效,從而達到控制結腸炎急性發作,維持緩解,減少復發,防治并發癥的治療目的,因此保留灌腸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重要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對年老體弱、同時患有消化系統疾病、不宣ロ服藥物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保留灌腸使用肛管一般插入15 20cm,僅作用于直腸藥物,很難達到こ·狀結腸以上的高位,不能把藥液直達病灶。同吋,藥液在直腸停留,容易刺激引起排便反射,從而使藥液排出,不利于藥液保留,直接影響治療效果。近年來,臨床上探索將肛管插入深度增至30 cm,肛管位置達こ狀結腸中段,避免了刺激直腸引起排便反射,增加藥物接觸面積,使藥液在腸內保留時間顯著延長,吸收迅速,提高了治療效果。但是,こ狀結腸彎曲較多,肛管較粗插入較深,操作不當容易創傷,若行腸鏡引導,増加患者的痛苦;若行無痛腸鏡又加重了經濟負擔。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傳統保留灌腸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時不能把藥液直達病灶的不足和解決行高位保留灌腸易創傷難觀察、不舒適的問題,本技術提供ー種可視灌腸器,口徑比傳統肛管小,插入位置準,保留藥液時間長,灌腸效果好。同吋,還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可視灌腸器由一次性胃管、一次性護套、蛇管內窺鏡、專用顯示器、usb連接線與塑料手柄六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口徑為4. 9mm的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一次性胃管從插入的頭部始至40cm處,標記有以cm為單位標示刻度,逢5與O加粗標示;蛇管內窺鏡外面套有一次性護套,一次性護套采用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聚亞安酯;蛇管內窺鏡采用帶led燈的微型探頭,口徑為3. 9mm,可以在胃管的管道隨意插入和拔出;蛇管內窺鏡通過usb連接線連接有3. 5寸液晶顯示屏的專用顯示器,專用顯示器內置可充電的鋰電池和存儲卡。I、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其口徑為4. 9mm,比傳統肛管更容易插入,且能到達こ狀結腸以上的高位病灶。胃管從插入的頭部始至40cm處,以cm為單位標示刻度,逢5逢O加粗標示,方便記錄病灶深度,為下一次治療參考。2、蛇管內窺鏡采用帶led燈的微型探頭,口徑為3. 9_,可以在胃管的管道隨意插入和拔出,觀察和拍攝胃管到達結腸的具體位置以及局部粘膜的愈合情況。蛇管內窺鏡消毒滅菌后,還可反復使用。3、一次性護套采用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聚亞安酷,質地柔軟、富有弾性、具有良好的柔韌性,能夠保護蛇管內窺鏡,避免交叉感染。4、專用顯示器為3. 5時的液晶顯示屏,內置可充電的鋰電池和存儲卡,能夠清晰顯示胃管插入和病灶的影像,為治療過程提供可靠的依據。5、USb連接線可以連接專用顯示器,也可以連接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經濟實用,直觀操作,大大提高了灌腸效果,又方便護士形象教學。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ー步說明。 圖I是本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中I、一次性胃管;2、一次性護套;3、蛇管內窺鏡;4、專用顯示器;5、usb連接線;6、塑料手柄。具體實施方式在附圖中,一次性胃管⑴的內有包裹了一次性護套⑵的蛇管內窺鏡(3),蛇管內窺鏡(3)與塑料手柄(6)連接在一起,然后通過usb連接線(5)連接到專用顯示器(4)。在臨床使用時,蛇管內窺鏡(3)與塑料手柄(6)連接在一起,蛇管內窺鏡(3)包裹上一次性護套(2),使用usb連接線(5)的插頭連接專用顯示器(4),然后把包裹上上一次性護套(2)的蛇管內窺鏡(3)插入一次性胃管(I),攝像頭抵達一次性胃管(I)的頭部,一次性胃管(I)進入腸道后,根據顯示器(4)的影像指引準確到達病灶部位,拍攝灌腸前的照片。灌腸時,把一次性護套(2)和蛇管內窺鏡(3)從一次性胃管(I)拔出。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視灌腸器,由一次性胃管、一次性護套、蛇管內窺鏡、專用顯示器、USb連接線與塑料手柄六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口徑為4. 9mm的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一次性胃管從插入的頭部始至40cm處,標記有以cm為單位標示刻度,逢5與O加粗標示。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視灌腸器,其特征是蛇管內窺鏡外面套有一次性護套,一次性護套采用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聚亞安酯。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視灌腸器,其特征是蛇管內窺鏡采用帶led燈的微型探頭,口徑為3. 9mm,可以在胃管的管道隨意插入和拔出。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視灌腸器,其特征是蛇管內窺鏡通過usb連接線連接有3.5寸液晶顯示屏的專用顯示器,專用顯示器內置可充電的鋰電池和存儲卡。專利摘要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視灌腸器,由一次性胃管、一次性護套、蛇管內窺鏡、專用顯示器、usb連接線與塑料手柄等六部分組成。其特征是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其口徑為4.9mm,比傳統肛管更容易插入能到達乙狀結腸以上的高位病灶;蛇管內窺鏡采用帶led燈的微型探頭,可以觀察和拍攝胃管到達結腸的具體位置以及局部粘膜的愈合情況;一次性護套采用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聚亞安酯,能夠保護蛇管內窺鏡,避免交叉感染。臨床運用時,可視插入位置準,保留藥液時間長,灌腸治療效果好。同時,結構簡單,直觀操作,方便教學,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文檔編號A61M3/02GK202637580SQ20122008857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專利技術者鄭寧, 王艷, 陳慧敏, 梅小莉, 程婷, 畢燕茹, 張翠翠, 周道裕 申請人:鄭寧, 王艷, 周道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視灌腸器,由一次性胃管、一次性護套、蛇管內窺鏡、專用顯示器、usb連接線與塑料手柄六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口徑為4.9mm的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一次性胃管從插入的頭部始至40cm處,標記有以cm為單位標示刻度,逢5與0加粗標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寧,王艷,陳慧敏,梅小莉,程婷,畢燕茹,張翠翠,周道裕,
申請(專利權)人:鄭寧,王艷,周道裕,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