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它設有外鞘和內芯,所述的外鞘設有檢查管和連接于檢查管一端的觀察孔,所述的檢查管的壁上設有刻度,所述的觀察孔上設有鐘表盤樣刻度,所述的外鞘和內芯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優點表現在:檢查管和觀察口部位分別設有刻度,為疾病位置和范圍的判斷提供了參考,可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度,縮小不同醫生主觀判斷的偏差;外鞘和內芯都是由透明塑料制成,可在退出外鞘之前對疾病位置進行初步判斷,不會因外鞘退出過快而漏診;制造成本低,簡單實用,適于普遍推廣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地說,是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
技術介紹
肛周疾病為肛腸外科常見疾病,通常在門診檢查時多采用肛門指診與肛門檢查鏡聯合檢查的方法,目前應用較普遍的肛門鏡均采用兩件式管狀結構,包括內芯及外鞘,二者都是不透明構造,且未設計刻度,醫生檢查過程中無法預先判斷疾病位置,還可能因肛門鏡退出過快發生漏診。同時,目前肛門疾病診斷多依靠臨床醫師的主觀判斷,易發生疾病位置診斷不準確,或者不同醫師的診斷存在偏差的情況。因此,對目前常用的普通肛門檢查鏡進 行技術改進是十分必要的。中國專利文獻CN 200820202625. 6,提供了一種帶定位標志的肛門鏡,包括外筒和內芯,所述外筒為喇叭口及一圓筒構成的漏斗,喇叭口的一側設有手柄;所述內芯一端為子彈頭式尖端,另一端為拉柄,子彈頭式尖端與拉柄之間以支桿連接,支桿上還設有以支桿為軸心的圓形擋片,內芯插入外筒時,圓形擋片抵擋在喇叭口位置,且子彈頭式尖端突出外筒的漏斗嘴與漏斗嘴圓整平滑的結合,所述喇叭口連接手柄處標刻有指示箭頭狀的起始刻度,并以起始刻度為基點在喇叭口周邊均勻設有4 12個刻度線。該技術結合肛門鏡提供了一個坐標系統,為病變位置提供具體的坐標,在一定程度上便于記錄和定位。但是肛門鏡的檢查管部分沒有任何標識,難以定位疾病位置距離肛口的距離,仍然不便于準確診斷。因此,亟需一種在檢查過程中可預先判斷疾病位置,為疾病位置的診斷提供參照,能準確定位、減小誤差的肛門鏡。但是目前關于這類肛門鏡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它設有外鞘和內芯,所述的外鞘設有檢查管和連接于檢查管一端的觀察孔,所述的檢查管的壁上設有刻度。所述的檢查管上刻度的最小單位是5mm。所述的檢查管上的刻度呈環形虛線狀排列。所述的觀察孔上設有鐘表盤樣刻度。所述的外鞘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內芯由透明材料制成。本技術優點在于I、檢查管和觀察孔部位分別設有刻度,為疾病位置和范圍的判斷提供了參考,可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度,縮小不同醫生主觀判斷的偏差;2、外鞘和內芯都是由透明塑料制成,可在退出外鞘之前對疾病位置進行初步判斷,不會因外鞘退出過快而漏診;3、制造成本低,簡單實用,適于普遍推廣使用。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I的右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I.外鞘11.檢查管12.觀察孔13.手柄2 內芯21.內芯體22.導引頭23.擋片3.檢查管刻度4.外鞘口刻度請參照圖1,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設有外鞘I和內芯2。所述的外鞘I設有檢查管11,所述的檢查管11為圓柱形中空結構,內壁上設有檢查管刻度3,所述的檢查刻度3呈環形虛線狀排列。所述的外鞘I的一端設有觀察孔12,所述的觀察孔12呈喇叭狀,其邊緣連接有手柄13。所述的內芯2設有內芯體21,所述的內芯體21為圓柱形中空結構,一端設有導引頭22,所述的導引頭22為向外凸出的球面狀,所述的內芯體21的另一端設有擋片23,所述的擋片23也呈喇叭狀。使用時,所述的內芯2套接于外鞘I的內部,所述的導引頭22從外鞘I中突出,所述的擋片23正好貼合于外鞘I的觀察孔12處。所述的外鞘I和內芯2都是由透明塑料制成。請參照圖2,圖2是圖I的右視圖。所述的觀察孔12上設有外鞘口刻度4,所述的外鞘口刻度4在觀察孔12上呈鐘表盤樣分分布,即輻射狀。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檢查管刻度3可用于指示疾病所在的深度,其最小刻度單位可設置為3-7_,優選5_,易于分辨同時便于計數;所述的檢查管刻度3呈環形虛線狀排列,全方位的提供參考;所述的外鞘口刻度4可用于指示疾病的范圍,設置6、8或12條刻度線均可;所述的外鞘I和內芯2的形狀并不限于本實施例,也可以是其他形狀,如外鞘I的檢查管11的形狀設計成臺柱狀等,在所述的內芯2上設計拉柄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包括PVC、PS、PC等材料,透明的材料可令醫生在檢查過程中對疾病位置進行初步判斷。利用本技術的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的檢查過程同普通肛門鏡檢查基本相同,首先將外鞘I和內芯2套接在一起,以導引頭22為先端持手柄13把本技術插入肛門后,拔出內芯2,然后透過透明的外鞘I可初步預先判斷內痔或混合痔存在的位置,再緩慢退出外鞘1,退出外鞘I的同時以檢查管刻度3和外鞘口刻度4為參照,記錄疾病所在位置和疾病范圍。該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可對疾病位置進行預判斷,不會因外鞘I退出過快發生漏診,同時提供了判斷疾病位置和范圍的參照刻度,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度,縮小不同醫生主觀判斷的偏差。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 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它設有外鞘和內芯,所述的外鞘設有檢查管和連接于檢查管一端的觀察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查管的壁上設有刻度。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查管上的刻度的最小單位是5mm。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查管上的刻度呈環形虛線狀排列。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觀察孔上設有鐘表盤樣刻度。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鞘由透明材料制成。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芯由透明材料制成。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它設有外鞘和內芯,所述的外鞘設有檢查管和連接于檢查管一端的觀察孔,所述的檢查管的壁上設有刻度,所述的觀察孔上設有鐘表盤樣刻度,所述的外鞘和內芯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優點表現在檢查管和觀察口部位分別設有刻度,為疾病位置和范圍的判斷提供了參考,可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度,縮小不同醫生主觀判斷的偏差;外鞘和內芯都是由透明塑料制成,可在退出外鞘之前對疾病位置進行初步判斷,不會因外鞘退出過快而漏診;制造成本低,簡單實用,適于普遍推廣使用。文檔編號A61B1/31GK202636900SQ201220333398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專利技術者蔡元坤, 楚曉 申請人: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視性帶刻度肛門鏡,它設有外鞘和內芯,所述的外鞘設有檢查管和連接于檢查管一端的觀察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查管的壁上設有刻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元坤,楚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