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發光體包括層組結構(10),該層組結構具有第一電極層(11a)、第二電極層(11c)和至少一個位于兩者間的發光層(11b),其中設有多個用于接觸第一電極層(11a)的觸點區(12)和至少一個用于接觸第二電極層(11c)的觸點區(13),設置用于接觸的多個觸點區(12,13)中的至少一個觸點區(12,13)具有可調校的電阻件(12a,13a;21a,22a),或者一個可調校的電阻件(40)接設在設置用于接觸第一電極層的觸點區(12)與設置用于接觸第二電極層的觸點區(13)之間,并且該可調校的電阻件(12a,13a;21a,22a;40)的電阻值可被調節到經改變的電阻值,其中,該層組結構(10)與沒有經改變的電阻值的狀態相比具有更均勻的光分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具有均勻亮度的平面發光體和一種用于提高在平面發光體如OLED片或OLED模塊的出射面上的亮度分布均勻性的方法。基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可實現新型的發光元件。作為與無機發光二極管(LED)相比具有適中亮度的平面發光體,OLED最適用于制造平面擴散光源,像例如發光板。對于應用在通用照明中,尤其期望大面積的擴散發光光源,這就是為何OLED具有用于此應用領域的大有前途的未來潛力。因為在OLED制造中采用薄膜技術,所以,還可以實現柔軟的發光體,其開創了迄今未知的空間照明可能性。在OLED制造中采用薄膜技術的結果就是,還可以實現柔軟的發光體,其開創了迄今未知的空間照明可能性。對于尤其在通用照明中的實際應用,期望或要求均勻發光的0LED,即經過其出射面均勻發光的0LED。與無機LED相似,有機LED是電流工作元件。這就是說,OLED的亮度與流過OLED的發光有源層的電流相關。因此,為了實現均勻發光的0LED,在發光層內需要 在OLED的平面延伸范圍內是均勻的電流密度。而這在制造大面積發光元件時尤其是ー項挑戰。一般,OLED具有至少ー個透明電極,電極例如借助透明的導電氧化物(TCO)或者借助透明的金屬層來實現。但是,因為該透明電極材料的導電性能差,所以,在電極內的電壓降是不可忽略不計的。基于OLED的電流-電壓特性,在電極面內的低電壓差起到不希望有的提醒亮度差的作用。當要求亮度均勻性吋,由此限制了最大可獲得的發光面面積。緣于透明電極的導電能力弱,通常需要將大的發光面分成多個區段或多個獨立面。因此,對于大的發光面,將多個獨立發光元件聯合起來,于是在這里需要ー個電接觸系統,用于實現大面積的OLED發光面的高效控制。這個接觸系統應該如此設計,可獲得最均勻的發光面。傳統OLED的標準結構可歸納如下。OLED或者OLED片基本上由兩個平面狀電極構成(其中的至少ー個是透明的),在電極之間嵌埋入至少ー個有機材料層。當在兩個電極之間施加合適的電壓或注入合適的電流時,在有源有機層內可以發出電磁輻射且最好是光。OLED片能夠以所謂的俯射發光元件或仰射發光元件的形式構成。透明地構成OLED也是可行的。在ー個具體例子中,可作為透明電極采用層厚約為IOOnm的銦錫氧化物(ITO),在這里,通常將ITO層涂覆到玻璃基片上并可作為陽極。隨后是ー個層厚約為100-200nm的有機層或有機層結構,其有時可以具有多達7個子層或膜。隨后,以大約100-500nm的層厚涂覆ー個可含有鋁的金屬陰極。隨著OLED片尺寸的増大,現在越來越難獲得均勻的光出射。ITO層的比較高歐姆值的電阻在大面積發光元件中常造成亮度分布的不均勻性。ITO層的高歐姆電阻例如可以為大約10-20歐姆/平方(平方面積)的值。不均勻性的起因例如在于,用于供應電流的ITO層接觸通常只能在發光元件邊緣區實現。在亮度為lOOOcd/m2和電流效率為50cd/A時,輪廓面積為50mm見方的常見OLED在工作中需要大約O. 05A數量級的電流流動。如果現在只從ー側接觸OLED的電極,則這可能導致達到O. 5V數量級的電壓降。對于常見的0LED,該電壓降在至電極的連接區域和遠離接線的電極部分之間已經造成亮度差,該亮度差可用肉眼感覺到。在OLED的工作點,OLED的電流-電壓特性曲線(I_V曲線)一般非常陡,因而在電極面內的小電壓差對亮度分布產生影響。對于以ι-v曲線非常陡而著稱的OLED片,這樣的電壓差可以例如已經在元器件亮度方面構成ー個超過100系數。為了能減小透明電極的面電阻并進而獲得OLED片的較大尺寸而公開了,將網狀金屬加強結構加入ITO層。金屬網(金屬網格或所謂的母線)根據鋪設密度減小有效電阻,故容許實現較大的ニ極管面積。但這種金屬網的制造技術復雜,在生產エ藝中需要許多附加光刻步驟。此外,因為金屬網的非透明性,有效發光面也相應縮小。因此緣故,只有達到ITO面積的25%的金屬網例如才有意義。可能的改善之處例如是網金屬密度的提高,但這因為結構化可能性和有機層膜厚度而沒有意義。另外,金屬加強的ITO層只在外邊緣被接觸,由此,雖然有效電阻減小,但發光元件的最大尺寸還是受限的。WO 09135466公開了通過在有機層內的反向電阻梯度來補償經過電極面的電壓降。電阻梯度例如可通過輻照來獲得,但輻照在エ藝技術上難以實現。此時,無法補救因エ藝過程波動而出現在隨后生產步驟中的加工誤差。 除透明電阻的有效面電阻低外,均勻發光OLED還需要均勻輸入電流。現在為了改善經OLED平面延伸尺寸發出的光的亮度分布均勻性,在OLED片上常設有多個工作電流輸入點,即,在一個或兩個電極上有多個經此接觸電極的點。此時,一般力求盡量對稱地接觸OLED片。大多數情況下,陽極有多個接觸點,這是因為陽極一般有弱導電能力。但也可以規定陰極或兩個電極(即陰極和陽扱)具有多個接觸點,工作電流經此流入或流出。DE102006016373A1公開了ー種改善亮度分布均勻性的替代做法,在此,觸點接觸區以環形框形式構成,以實現將工作電流均勻饋入有源OLED區域。因為其結構復雜,OLED在加工中遇到某些エ藝過程波動和加工誤差。因此,因為加工時的エ藝過程波動而可能出現在電極面內的電阻不均勻性,或者在有機發光層內的電阻不均勻性。也可能出現接觸的不均勻一致性,這原本未被考慮進來并且在生產エ藝中未做補救。緣于OLED的電流-電壓特性曲線,小的加工誤差本身就可能對亮度均勻性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提供ー種平面發光體,它的特點是具有盡量均勻的亮度,還提供一種提高平面發光體亮度均勻性的方法。亮度均勻性的改善在此應該可通過簡單的方式盡量成本低地實現。該任務將通過根據權利要求I的平面發光體和根據權利要求10的方法來完成。有利的改進方案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ー種平面發光體尤其是OLED片,它具有層組結構,該層組結構包括第一和第二電極層和至少ー個位于兩者間的發光層,其中設有用于接觸第一電極層的多個觸點區和用于接觸第二電極層的至少ー個觸點區。另外,可調校的電阻件至少與設置用于接觸的多個觸點區中的ー個觸點區導電串聯,其中該可調校的電阻件的電阻值是可調節的。因此,如果平面發光體通過該觸點區被接觸,則由該電阻件的電阻值來共同確定經過該觸點區的電流流量。該電阻值最好可以被調到經改變的電阻值,在所述經改變的電阻值的情況下,該層組結構相對于沒有經改變的電阻值的狀態具有更均勻的亮度。作為上述的、可調校的電阻件的按照本專利技術的布置形式的可選方式或替代方式,在ー個優選實施方式中,可以將可調校的電阻件連接在ー個設置用于接觸第一電極層的觸點區和ー個設置用于接觸第二電極層的觸點區之間。具有較高歐姆值的該電阻件因此與平面發光體的發光層電子并聯地布置。借助可調校的電阻件,現在可以補償由在各個接觸區域上的不同的接觸電阻和/或觸點電阻所引起的接電電阻差(Anschlusswiderstand)。也可主要通過可調校的電阻件的并聯布置,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在發光層內或電極面內的電阻不均勻性。此外,通過可調校的電阻件的并聯布置,可略微修正平面發光體的電流-電壓特性曲線。根據本專利技術,可以通過在至少ー個可調校的電阻件上的相應的調校過程獲得在出射面上均勻的亮度或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C·奇爾霍夫,J·阿梅爾登,
申請(專利權)人:樂敦OLED照明股份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