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能夠實施渦旋形管的彎管加工的彎管機、以及提供使用該彎管機的渦旋形管的彎曲直徑的彎曲加工方法。彎管機的特征在于,具備具有向前后方向移動的Y軸移動裝置和向左右方向移動的X軸移動裝置(F)的XY滑動機構(G)、使載置于XY滑動機構(G)的上面的轉臺(31)旋轉的轉臺裝置(30)、載置于該轉臺31,旋轉自如地支持固定于渦輪的圓筒軸(47)的彎管加工裝置(40)、插通圓筒軸(47)的孔,下端部被固定于底面的中心軸(42a)、以及以支持輥(42)的中心O為旋轉中心,設置于旋轉自如的圓筒軸(47)的上表面,與支持輥(42)相鄰配置的彎曲輥(4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背景技術 近年來,作為減少排放地球溫室化的元兇CO2的對策,不發生燃燒的熱泵方式的熱水器(注冊商標ヱコキュ一卜(“生態可愛))在エ業界、一般家庭得到了普及。而且,從煤氣中取出氫氣進行發電的新能源系統即燃料電池(注冊商標東京ガスヱネファーム(東京煤氣能源農場);)也登場了。在這些新熱水器中,有必要進行從冷水到熱水的熱交換,通常已知有使用圖8 (a)所示的蛇形銅管的熱交換器。如圖10所示,已有的彎管裝置90,設置形成管能夠插通的半圓狀槽的支持輥92、 可以支持輥92的中心0為旋轉中心旋轉地支持的外周面上形成半圓狀槽的彎曲輥93、以及按壓管的卡盤94。又在支持輥92與彎曲輥93之間的兩個半圓狀槽形成的間隙中插通管,彎曲輥93以支持輥92的中心0為旋轉中心轉動,從而能夠使彎曲直徑與支持輥92的直徑相同地進行彎管(參照例如專利文獻I)。如圖8 (a)所示,已有的蛇形管式的熱交換器用管的特征在于,管的彎曲直徑統ー于CtD—種。從而,已有的彎管裝置90,只能夠進行ー種彎曲直徑CtD的彎管加工,因此迄今為止的熱交換器用管都采用蛇形管型的熱交換器。但是,這樣的蛇形管型的熱交換器用管,需要某種程度的設置空間,而且存在為確保一定的熱交換率不得不使設置空間大型化的問題。而且,將來熱水器等商品應該發展的方向是小型化、輕量化和減小尺寸,就存在逆向而行的問題。圖8 (b)是表示渦旋形熱交換器用管的形狀的正面圖。與已有的蛇形管式的熱交換器用管相比,渦旋形的熱交換器用管,以相同的管長進行比較時,收容空間可降低到約1/3。也就是說,如果是相同空間,則能夠確保3倍的熱交換容量,能夠應對今后的“生態可愛”(ュコキュート)的小型化和小尺寸化。但是,已有的彎管裝置,如圖8 (b)所示,對螺旋型管或渦旋形管進行彎管加工的情況下,每ー卷都擴大彎曲直徑,即直徑D1 < D2 <隊…ぐDn,因此存在如果不相應替換支持輥92,就不能夠連續進行彎管加工的問題。特許文獻I :日本特開2003 — 53432號公報(圖I)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是鑒于這些存在問題而作出的,以提供用迄今為止所沒有的結構,SP使是彎曲直徑擴大也能夠應對的,能夠進行每ー卷彎曲直徑都擴大的渦旋形管的連續彎管加工的彎管機、以及使用該彎管機的渦旋形管的彎管加工方法為課題。權項I記載的彎管機(100),是向支持輥(42)與彎曲輥(43)之間提供管(W),與上述彎曲輥(43)的旋轉角連動地一邊改變上述支持輥(42)的中心(0)的位置,ー邊連續進行比上述支持輥(42 )的直徑(D1)大的彎曲直徑(D2、D3 " Dn )的彎管加工的彎管機(100 ),其特征在干,具備具有載置于框架(I),借助于Y軸用伺服馬達(IOm)的旋轉,向Y軸(前后)方向移動的Y軸移動裝置(E)和借助于X軸用伺服馬達(20m)的旋轉,向X軸(左右)方向移動的X軸移動裝置(F)的XY滑動機構(G)、載置于所述XY滑動機構(G),借助于C2軸用伺服馬達(30m)的旋轉,使上面的轉臺(31)旋轉的轉臺裝置(30)、在所述轉臺(31)上固定的中心軸(42a)、支持于所述中心軸(42a)的上端部的所述支持輥(42)、載置于所述轉臺(31),旋轉自如地支持于所述中心軸(42a)的圓筒軸(47)、配設于所述圓筒軸(47)的上端面的所述彎曲輥(43)、以及借助于Cl軸用伺服馬達(40m)的旋轉,使所述圓筒軸(47)圍繞所述中心軸(42a)旋轉的彎管加工裝置(40),借助于所述XY滑動機構(G),使所述支持輥(42)的中心(0),描畫以所述管(W)的彎曲直徑(Dn)與所述支持輥(42)的直徑(D1)的直徑差(Dn —D1)為直徑的半圓軌跡移動規定的角度, 與該移動連動,借助于C 2軸用伺服馬達(30m)的旋轉,使所述轉臺(31)旋轉,以使所述支持輥(42)旋轉所述規定的角度,同時使所述彎曲輥(43)旋轉 所述規定的角度,而且借助于所述Cl軸用伺服馬達(40m)的旋轉,使所述圓筒軸(47)旋轉,以此使所述彎曲輥(43)圍繞所述支持輥(42 )旋轉規定的角度,實施彎管加工。權項2記載的專利技術,是使用權項I所述的彎管機(100),用上述直徑(D1)的支持輥(42),連續彎曲加工形成比所述支持輥(42)的直徑(D1)大的渦旋形管(W)的彎曲直徑(D2、D3-Dn)的彎管加工的彎管加工方法,包含下述エ序,即根據所述XY滑動機構(G)的移動(X軸、Y軸)指令,使所述支持輥(42)的中心(0)描畫以所述管(W)彎曲直徑(Dn)與所述支持輥(42)的直徑(D1)的直徑差(Dn — D1)為直徑的半圓軌跡移動規定的角度的エ序、與該移動連動,根據所述C2軸用伺服馬達(30m)的旋轉指令,使所述轉臺(31)旋轉,以使所述支持輥(42)旋轉規定的角度,同時使所述彎曲輥(43)旋轉規定的角度的エ序、以及還根據所述Cl軸用伺服馬達(40m)的旋轉指令,使所述圓筒軸(47)旋轉,以此使所述彎曲輥(43)圍繞所述支持輥(42)旋轉規定的角度實施彎管加工的エ序。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包含本專利技術的彎管機的總體系統的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彎管機的放大立體圖。圖3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彎管機,Ca)是上面的蓋去掉的情況下的俯視圖,(b)是(a)所示的A — A線的剖面圖。圖4表示彎管加工裝置,Ca)是俯視圖,(b)是剖面圖。圖5表示渦旋形管的大直徑彎曲加工方法,Ca)到(d)是第Iエ序 第4エ序。圖6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彎管機的彎管加工原理的說明圖。圖7是利用已有的技術進行大直徑彎管加工的方法的說明圖。圖8 Ca)是表示已有的蛇形管型熱交換器用管的形狀的俯視圖,(b)是表示渦旋形熱交換器用管的形狀的俯視圖。圖9表示本專利技術的變形例的彎管機,Ca)是上面的蓋去掉的情況下的俯視圖,(b)是(a)所不的B — B線的首I]面圖。圖10是表示已有的彎管裝置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彎管機以及使用彎管機的渦旋形管的彎管加工方法。還有,NC機械的坐標系統及運動的記號,規定于JIS B6310(IS0 / DIS 841:1994 Industrial automatlons-Physical device control—しoordinate system and mationnomenclature)的エ業自動化系統。該標準使用于這種彎管機的情況下,如果以轉臺的支持輥的圓筒軸為Z軸,則以與該Z軸正交的橫軸為X軸,縱軸為Y軸,彎管加工裝置的旋轉作為Cl軸,轉臺裝置的旋轉作為C2軸。如圖I所示,從右側開始依序設置安裝在線圈架80上的金屬管線圈81、對彎曲進行矯直的矯直機70、連續進行彎曲加工形成渦旋形管的彎曲直徑的彎管機100。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彎管機100全長4m,寬度I. 2m,高度0. 9m,本專利技術的彎管機 100的主體被內設于前端部,因此下面以該機構的結構為中心進行詳細說明。利用上述矯直機70矯正為直線狀的,例如銅管(以下簡稱管W)被插在卡盤裝置60的彈簧筒夾61上提供給彎管機100。卡盤裝置60在前端部安裝有彈簧筒夾61或三腳卡盤,借助于未圖示的氣缸的推挽,實現卡盤的夾緊和松開。卡盤裝置60的移動(前進后退)采用在向卡盤裝置6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英夫,
申請(專利權)人:武州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