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接口屏蔽密封裝置,該接口屏蔽密封裝置可安裝于密封箱體上,包括第一束線環體、第二束線環體和緊固件,所述第一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一伸展部,所述第二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二伸展部,第一束線環體上設有第一收容槽,第二束線環體上設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一束線環體卡合,完成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的配合以形成可供屏蔽線容納的空腔,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二束線環體可嵌入所述密封箱體的接口內,所述第一伸展部和第二伸展部通過緊固件可固定在所述密封箱體上;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屏蔽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裝置,能夠使手機測試信號和能量接近無損耗,提高了屏蔽效果和測試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測試
,尤其涉及ー種接ロ屏蔽密封裝置和屏蔽裝置。
技術介紹
手機行業在測試領域中對屏蔽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針對具有音頻、射頻等屏蔽效果的箱體與外界能量和信號的傳遞。在手機測試時,通常采用具有箱體的自動化設備來進行測試。具體地,所述箱體上開設若干開孔,然后在開孔處裝設標準件的接ロ ;操作吋,通過設有屏蔽線的插頭與接ロ的插孔連接,通過與接ロ連接的屏蔽線使手機測試信號直接進入箱體。 但是,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在對現有技術進行研究和實踐中發現這樣的屏蔽效果并不理想,外面的電磁波經常通過箱體的開孔處滲漏進入箱體內,而且因為接ロ太多,接ロ的屏蔽線又是靠標準件里的金屬緊固在一起的,可能因為外力、振動或插頭與插孔本身接觸不良等原因,造成手機測試信號和能量的嚴重損耗,使測試的穩定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接ロ屏蔽密封裝置,使手機測試信號和能量接近無損耗,提高了屏蔽效果和測試的穩定性。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ー種接ロ屏蔽密封裝置,該接ロ屏蔽密封裝置可安裝于密封箱體上,包括第一束線環體、第二束線環體和緊固件,所述第一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一伸展部,所述第ニ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二伸展部,第一束線環體上設有第一收容槽,第二束線環體上設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一束線環體卡合,完成第一收容槽和第ニ收容槽的配合以形成可供屏蔽線容納的空腔,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二束線環體可嵌入所述密封箱體的接口內,所述第一伸展部和第二伸展部通過緊固件可固定在所述密封箱體上。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屏蔽裝置,包括密封箱體,還包括前述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所述接ロ屏蔽密封裝置安裝于密封箱體上。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及屏蔽裝置中,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二束線環體可嵌入所述密封箱體的接口內,第一束線環體上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束線環體上的第ニ收容槽配合形成可供屏蔽線容納的空腔,即屏蔽線可從該空腔中穿過,實現了屏蔽線不需要斷開為兩段,便可從密封箱體外部進入內部的效果,使手機測試信號和能量接近無損耗;同時,在所述第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一伸展部,所述第二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二伸展部,第一伸展部和第二伸展部通過緊固件可固定在所述密封箱體上,進ー步加強了對密封箱體接ロ處的密封,接ロ處接近于無縫隙連接,故可以增強屏蔽效果和測試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的第一束線環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的第二束線環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應用的原理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應用的半剖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 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請參考圖1-3所示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該接ロ屏蔽密封裝置可安裝于密封箱體上,包括第一束線環體I、第二束線環體2和緊固件3,所述第一束線環體I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一伸展部U,所述第二束線環體2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二伸展部21,第一束線環體I上設有第一收容槽12,第二束線環體2上設有第二收容槽22 ;所述第一束線環體I和第一束線環體2卡合,完成第一收容槽12和第二收容槽22的配合以形成可供屏蔽線容納的空腔,所述第一束線環體I和第二束線環體2可嵌入所述密封箱體的接ロ內,所述第一伸展部11和第二伸展部21通過緊固件3可固定在所述密封箱體上。本實施例提供的接ロ屏蔽密封裝置中,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二束線環體可嵌入所述密封箱體的接口內,第一束線環體上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束線環體上的第二收容槽配合形成可供屏蔽線容納的空腔,即屏蔽線可從該空腔中穿過,實現了屏蔽線不需要斷開為兩段,便可從密封箱體外部進入內部的效果,使手機測試信號和能量接近無損耗;同時,在所述第一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一伸展部,所述第二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二伸展部,第一伸展部和第二伸展部通過緊固件可固定在所述密封箱體上,進ー步加強了對密封箱體接ロ處的密封,接ロ處接近于無縫隙連接,故可以增強屏蔽效果和測試的穩定性。進ー步,所述接ロ屏蔽密封裝置還包括設有通孔41的屏蔽件4,所述屏蔽件4與穿過該通孔的屏蔽線一起容納于所述空腔中;即所述屏蔽線先穿設于屏蔽件4的通孔41中,然后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和第二收容槽22配合形成的空腔中。通過屏蔽件4的設置,可以使屏蔽件與屏蔽線的結合更緊密,更好的增強密封裝置的密封性。所述屏蔽件的材料為軟性金屬,因為屏蔽線的材料一般為柔性材料,當屏蔽件和屏蔽線的材料都為軟/柔性材料時,可以使兩者更好的熔為一體,增強抗外界電磁波的輻射和干擾。具體地,所述軟性金屬選自銅絲、鋁絲和鋼絲中的至少ー種;優選地,所述屏蔽件的材料為鋁絲。作為具體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束線環體I上的第一伸展部11上設有引導槽111,所述第二束線環體2上的第二伸展部21上設有引導塊211,所述引導槽111和引導塊211卡鎖后形成可供屏蔽線穿過的卡鎖槽。具體地,所述屏蔽線先穿過卡鎖槽后,再進入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形成的空腔中,最后從空腔(屏蔽件的通孔)中穿出進入所述密封箱體內。其中,設置引導槽111和引導塊211,可以實現對第一束線環體I和第二束線環體2的引導卡合,使所述第一束線環體I和第二束線環體2的卡合更牢固,更有效。進ー步,所述引導槽111的一端為第一半圓弧面112,引導塊211的一端為第二半圓弧面212,所述引導槽111和引導塊211完成卡鎖后,第一半圓弧面112和第二半圓弧面212配合形成可供屏蔽線穿過的卡鎖圓槽。具體實施中,將所述屏蔽線穿過的卡鎖槽設置為卡鎖圓槽,更有利于屏蔽線與卡鎖槽的緊密接觸,因為在現有的屏蔽線外形結構中,圓形的屏蔽線會經常被使用,由此將引導槽和引導塊的卡鎖端面設置成半圓弧面,可以使整個裝置的屏蔽效果更理想,更接近于無縫連接。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明白,所述引導槽111和引導塊211配合形成的卡鎖槽并不局限于圓形,還可以根據屏蔽線的實際結構外形,進行對應的變換,以滿足密封性能的要求。進一歩,所述第一伸展部11上設有與第二伸展部21的表面213配合的臺階面113。作為ー種具體實施方式,可在所述第一伸展部11面向密封箱體的內側設置所述臺階面113,所述第一束線環體I和第二束線環體2卡合時,第一伸展部11上的臺階面113作為收容第二伸展部21表面213的空間,使第一伸展部11和第二伸展部21的配合更緊湊。 具體地,所述第一伸展部11上設有至少ー個第一固定孔114,第二伸展部21上設有與至少ー個第一固定孔114對應的至少ー個第二固定孔214,所述緊固件3通過所述至少ー個第一固定孔114和至少ー個第二固定孔214將第一伸展部11和第二伸展部21固定在所述密封箱體上。具體地,可在所述密封箱體上設置盲孔,所述第一伸展部11和第二伸展部21配合后,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214也正好重疊對應,所述緊固件3穿過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214后,與密封箱體上的盲孔緊固。進ー步,所述緊固件可以為本領域常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接口屏蔽密封裝置,該接口屏蔽密封裝置可安裝于密封箱體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束線環體、第二束線環體和緊固件,所述第一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一伸展部,所述第二束線環體的一端向外側延伸形成第二伸展部,第一束線環體上設有第一收容槽,第二束線環體上設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一束線環體卡合,完成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的配合以形成可供屏蔽線容納的空腔,所述第一束線環體和第二束線環體可嵌入所述密封箱體的接口內,所述第一伸展部和第二伸展部通過緊固件可固定在所述密封箱體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韜,郝陽光,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