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件端子全自動壓接機。解決了現有端子壓接機對于散件端子不能有效的實現自動進料、自動加工的問題。它包括機架、震動臺、工作臺和壓接頭,所述的壓接頭與工作臺相對應,所述的震動臺與工作臺之間設有導軌,所述的導軌上設有導滑板,導軌上帶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與導滑板的上表面間隙配合,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夾緊裝置,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推動件、安裝塊和機械手,所述的機械手具有與工作臺對應的第一位置、與導滑板一端對應的第二位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散件端子的自動進料和自動加工,使得散件端子的加工更為方便,更加的快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散件端子全自動壓接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端子壓接機通常包括機座,所述的機座上設有機架、供線裝置和接線臺,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工作臺和壓接裝置,所述的壓接裝置包括壓接支架和設于壓接支架上的壓接頭,所述的壓接頭與工作臺相對應。通常待加工的端子為長條式的多個端子,待加工的端子放置在軌道上并依此進入到工作臺,由供線裝置供線并由壓接頭加工完成,此時已加工好的端子從待加工的端子中被剪下,并被甩到接線臺內。現有的端子壓接機只能加工這種長條式的多個端子,然后剪斷多個端子成為單個的散裝端子,這樣的端子成本比較高,而且對于散裝的端子不能實現自動的進給以及自動的加工。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
技術介紹
中現有端子壓接機對于散件端子不能有效的實現自動進料、自動加工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散件端子全自動壓接機。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散件端子全自動壓接機,包括機座,所述的機座上設有機架、供線裝置和接線臺,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工作臺和壓接裝置,所述的壓接裝置包括壓接支架和設于壓接支架上的壓接頭,所述的壓接頭與工作臺相對應,所述的機座上設有震動臺,所述的震動臺與工作臺之間設有導軌,所述的導軌上設有導滑板,導軌上帶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與導滑板的上表面間隙配合,待加工端子設于限位板與導滑板的間隙內并被限位板隔開為夾緊部和待加工部,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夾緊裝置,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推動件、由推動件推動的安裝塊和設于安裝塊上的機械手,所述的機械手包括夾緊氣缸和由夾緊氣缸驅動的上夾片、下夾片,所述的機械手具有與工作臺對應的第一位置、與導滑板一端對應的第二位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的導滑板包括導滑部和平放部,所述的導滑部和平放部通過過渡下滑部相連。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的壓接裝置上還包括限位氣缸和由限位氣缸驅動的擋板,所述的擋板上設有擋塊,所述的擋塊與導滑板上的平放部相對應。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改進,所述導滑板的導滑部后端設有保護板,所述導滑板的平放部前端設有彈性擋片。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的安裝塊上固定有螺釘,所述的螺釘與復位彈簧的一端相連接,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機械手相連。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的上夾片和下夾片聯動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的推動件為推動氣缸。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散件端子的自動進料和自動加工,使得散件端子的加工更為方便,更加的快捷。同時的由于實現了散件端子的自動加工,使得端子不需要生產成原來的長條式,間接的使端子的加工難度降低,從而降低了端子的生產成本,從而使得本專利技術有更好的實用性,而且本專利技術機構比較簡單,優點突出。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I中機架11上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附圖I中導軌4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附圖I中導滑板5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待加工端子7的結構放大圖。附圖6為附圖I中I處的放大圖。圖中,I、機座;11、機架;12、供線裝置;13、接線臺;14、震動臺;2、工作臺;3、壓接裝置;31、壓接支架;32、壓接頭;33、限位氣缸;34、擋板;341、擋塊;4、導軌;41、限位板;5、導滑板;51、導滑部;52、過渡下滑部;53、平放部;54、保護板;55、彈性擋片;6、夾緊裝置;61、推動件;62、安裝塊;63、機械手;631、夾緊氣缸;632、上夾片;633、下夾片;64、螺釘;65、復位彈簧;7、待加工端子;71、夾緊部;72、待加工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I結合圖2、3、4、5所示,一種散件端子全自動壓接機,包括機座1,所述的機座I上設有機架11、供線裝置12和接線臺13,所述的機架11上設有工作臺2和壓接裝置3,所述的壓接裝置3包括壓接支架31和設于壓接支架31上的壓接頭32,所述的壓接頭32與工作臺2相對應,所述的機座I上設有震動臺14,所述的震動臺14與工作臺2之間設有導軌4,所述的導軌4上設有導滑板5,導軌4上帶有限位板41,所述的限位板41與導滑板5的上表面間隙配合,待加工端子7設于限位板41與導滑板5的間隙內并被限位板41隔開為夾緊部71和待加工部72,所述的機架11上設有夾緊裝置6,所述的夾緊裝置6包括推動件61、由推動件61推動的安裝塊62和設于安裝塊62上的機械手63,所述的機械手63包括夾緊氣缸631和由夾緊氣缸631驅動的上夾片632、下夾片633 (上、下夾片的方位以附圖2為準),所述的機械手63具有與工作臺2對應的第一位置、與導滑板5 —端對應的第二位置。具體的說,推動件61為推動氣缸。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散件端子的自動進料和自動加工,使得散件端子的加工更為方便,更加的快捷。同時的由于實現了散件端子的自動加工,使得端子不需要生產成原來的長條式,間接的使端子的加工難度降低,從而降低了端子的生產成本,從而使得本專利技術有更好的實用性,而且本專利技術機構比較簡單,優點突出。由圖4所示,所述的導滑板5包括導滑部51和平放部53,所述的導滑部51和平放部53通過過渡下滑部52相連。所述導滑板5的導滑部51后端設有保護板54,所述導滑板5的平放部53前端設有彈性擋片55。導滑板的結構使得端子能沿著導滑部、過渡下滑部的滑到平放部,便于機械手的裝夾。導滑板后端的保護板能對震動臺過渡到導滑板上的端子起到保護作用,避免散件端子掉落。彈性擋片可以避免平放部處的散件端子被過渡下滑部的端子擠落,起到阻擋的作用,同時若是機械手帶動平放部處的散件端子,又能使彈性擋片彈開,便于端子的加工。具體的說,過渡下滑部處設置了多個斜面,使得設于過渡下滑部上的端子能平穩的向平放部滑動,等到平放部的端子被機械手拿走后,能馬上的補充平放部處的端子,使得產品的加工能一直延續。 由圖I結合圖2、圖4所示,所述的壓接裝置3上還包括限位氣缸33和由限位氣缸33驅動的擋板34,所述的擋板34上設有擋塊341,所述的擋塊341與導滑板5上的平放部53相對應。這樣的結構能有效的擋住從過渡下滑部滑下來的端子,避免過渡下滑部滑下的端子沖力太大而使得端子沖出導滑板。由圖I結合圖2所示,所述的安裝塊62上固定有螺釘64,所述的螺釘64與復位彈簧65的一端相連接,復位彈簧65的另一端與機械手63相連。所述的機械手63包括夾緊氣缸631和由夾緊氣缸631驅動的上夾片632、下夾片633,所述的上夾片632和下夾片633聯動連接。所述的機械手63相當于氣動鉗,其中的上夾片632和下夾片633相當于氣動鉗的鉗口,氣動鉗的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此不作贅述。機械手的結構能可靠的夾緊端子,復位彈簧能使得機械手復位。當啟動本專利技術后,震動臺14震動,使得散件的待加工端子7進入導滑板5,待加工端子7沿著導滑板5 —直滑到導滑板5的平放部53 ;當然,由于震動臺14 一直在震動,進入導滑板5的的待加工端子7越來越多,一直從平放部53依次排到過渡下滑部52、導滑部51。當然,可以在導滑部51的特定位置設置傳感器,當傳感器檢測到信號時,使得震動臺14停止震動,這樣在保證有效加工的前途下又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安裝塊62及設于安裝塊62上的機械手63被推動件61驅動至機械手63的第二位置,此時,機械手63夾緊,即機械手63中夾緊氣缸631驅動的上夾片632、下夾片633夾住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散件端子全自動壓接機,包括機座(1),所述的機座(1)上設有機架(11)、供線裝置(12)和接線臺(13),所述的機架(11)上設有工作臺(2)和壓接裝置(3),所述的壓接裝置(3)包括壓接支架(31)和設于壓接支架(31)上的壓接頭(32),所述的壓接頭(32)與工作臺(2)相對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座(1)上設有震動臺(14),所述的震動臺(14)與工作臺(2)之間設有導軌(4),所述的導軌(4)上設有導滑板(5),導軌(4)上帶有限位板(41),所述的限位板(41)與導滑板(5)的上表面間隙配合,待加工端子(7)設于限位板(41)與導滑板(5)的間隙內并被限位板(41)隔開為夾緊部(71)和待加工部(72),所述的機架(11)上設有夾緊裝置(6),所述的夾緊裝置(6)包括推動件(61)、由推動件(61)推動的安裝塊(62)和設于安裝塊(62)上的機械手(63),所述的機械手(63)包括夾緊氣缸(631)和由夾緊氣缸(631)驅動的上夾片(632)、下夾片(633),所述的機械手(63)具有與工作臺(2)對應的第一位置、與導滑板(5)一端對應的第二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忠寶,
申請(專利權)人:王忠寶,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