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鐵芯、螺桿式線圈、電刷組件、感生電流電抗器及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齒盤、直齒桿、滑塊、滑桿,所述的齒盤穿設在螺桿式線圈上,其內圈設有與螺桿式線圈相吻合的內螺紋,外圈設有與直齒桿相嚙合的齒口,所述的滑塊與滑桿滑動配合,并具有開口端,所述的齒盤伸入開口端內,所述的電抗器安裝在齒盤上,所述的金屬電刷組件包括內金屬電刷和外金屬電刷,所述的內金屬電刷安裝在齒盤上,其一端通過電線與電抗器連接,另一端通過觸頭與螺桿式線圈的螺線接觸,所述的外金屬電刷安裝在滑塊上,其一端通過觸頭與電抗器上的滑環接觸,另一端設置導線作為電源的引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調壓器,尤其是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
技術介紹
柱式接觸調壓器、穩壓器采用 柱式矽鋼片鐵芯和漆包線及調壓碳刷組成,其電刷的調壓方式是直線上下運動,電刷材料由電碳制作。電碳電刷是接觸在磨光線圈的表面上,調壓過程中電刷會短接二匝線圈,由于電碳存在較大的電阻,電流通過時會造成電碳本身產生很高的溫升,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燒壞調壓線圈。另外,制造功率也因電碳存在較大的電阻受到限制。這些就是目前柱式接觸調壓器、穩壓器的弊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鐵芯、螺桿式線圈、電刷組件、感生電流電抗器及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齒盤、直齒桿、滑塊、滑桿,所述的齒盤穿設在螺桿式線圈上,其內圈設有與螺桿式線圈相吻合的內螺紋,外圈設有與直齒桿相嚙合的齒口,所述的滑塊與滑桿滑動配合,并具有開口端,所述的齒盤伸入開口端內,所述的電抗器安裝在齒盤上,所述的金屬電刷組件包括內金屬電刷和外金屬電刷,所述的內金屬電刷安裝在齒盤上,其一端通過電線與電抗器連接,另一端通過觸頭與螺桿式線圈的螺線接觸,所述的外金屬電刷安裝在滑塊上,其一端通過觸頭與電抗器上的滑環接觸,另一端設置導線作為電源的引線。所述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式接觸調壓器為雙螺桿式接觸調壓器。所述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鐵芯的上下端設置支架,所述的直齒桿、滑桿通過支架安裝固定。所述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式線圈包括絕緣管、銅線,所述的絕緣管外壁設置螺紋定位槽,所述的銅線沿螺紋定位槽繞在絕緣管外壁,經膠水封固,再經車床加工成螺桿狀線圈。所述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水為環氧樹脂。所述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絕緣管為環氧管 本專利技術的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具如下優點 I.電刷可以直接用導電性能優良的金屬材料制作。2.金屬電刷接觸在調壓線圈的單根螺線上,調壓時金屬電刷始終接觸在一匝線圈,不會產生短路。3.金屬電刷的調壓方式是螺旋上下運動。4.金屬電刷承載的電流很大,而溫升很低,能夠制作超大功率的調壓器。本專利技術的螺桿式線圈具有如下優點1.制作螺紋時,先在環氧絕緣管外壁上用車床加工成螺紋定位槽,能準確的讓銅線順其螺紋狀走向繞制; 2.在螺紋定位槽內的銅線經環氧樹脂固封后再經車床二次加工后成螺紋線圈,螺線大小均勻,位置精準,能有效的保證電刷在銅線上的接觸面積; 3.金屬碳刷與螺紋線圈接觸時不會短路; 4.線圈結構非常堅固耐用,加工工藝簡單,加工成本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齒盤的結構示意 圖3為滑塊的結構示意 圖4為內金屬電刷的結構示意 圖5為絕緣管的結構示意 圖6為銅線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至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的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包括鐵芯I、螺桿式線圈2、電刷組件、感生電流電抗器3及傳動機構,所述的螺桿式線圈2由絕緣管和繞在絕緣管外面的螺紋狀線組組成,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齒盤4、直齒桿5、滑塊6、滑桿7,所述的齒盤4由絕緣材料制成,它穿設在螺桿式線圈2上,其內圈設有與螺桿式線圈2相吻合的內螺紋8,外圈設有與直齒桿5相嚙合的齒口 9,所述的滑塊6穿設在二只滑桿7上,與其滑動配合,滑塊6具有開口端10,所述的齒盤4伸入開口端10內,所述的感生電流電抗器3安裝固定在齒盤4上,所述的金屬電刷組件包括內金屬電刷11和外金屬電刷12,所述的內金屬電刷11安裝在齒盤4上,其一端通過電線13與感生電流電抗器3電連接,另一端通過內金屬電刷觸頭14-1與螺桿式線圈2的螺線接觸,所述的外金屬電刷12安裝在滑塊6上,其一端通過外金屬電刷觸頭14-2與感生電流電抗器3上的滑環15接觸,另一端設置導線16作為電源的引線。本專利技術的螺桿式接觸調壓器為雙螺桿式接觸調壓器。所述的鐵芯I的上下端設置支架17,鐵芯I與支架17之間用絕緣板隔開,所述的直齒桿5、滑桿7通過支架17安裝固定。如圖5至6所示,本專利技術的螺桿式線圈2包括由絕緣管18、銅線19,所述的絕緣管18為環氧管,其外壁用車床加工成螺紋定位槽20,所述的銅線19沿螺紋定位槽20繞在絕緣管18外壁,經環氧樹脂封固后,再經車床加工成標準的螺桿狀線圈。所述的車床加工螺紋技術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做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結構還可以應用于穩壓器上,也能達到同樣的有益效果。調壓過程由電動機帶動直齒桿旋轉,傳動齒盤在螺桿式線圈上作上下運動。同時,齒盤帶動滑塊在滑桿上作上下運動。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安裝在其上面的內金屬電刷、外金屬電刷和感生電流電抗器也隨之作上下運動,從而實現調節電壓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 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包括鐵芯(I)、螺桿式線圈(2)、電刷組件、感生電流電抗器(3)及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齒盤(4)、直齒桿(5)、滑塊(6)、滑桿(7),所述的齒盤(4)穿設在螺桿式線圈(2)上,其內圈設有與螺桿式線圈(2)相吻合的內螺紋(8 ),外圈設有與直齒桿(5 )相嚙合的齒ロ( 9 ),所述的滑塊(6 )與滑桿(7 )滑動配合,并具有開ロ端(10),所述的齒盤(4)伸入開ロ端(10)內,所述的感生電流電抗器(3)安裝在齒盤(4)上,所述的電刷組件包括內金屬電刷(11)和外金屬電刷(12),所述的內金屬電刷(11)安裝在齒盤(4)上,其一端通過電線(13)與感生電流電抗器(3)連接,另一端通過內金屬電刷觸頭(14-1)與螺桿式線圈(2)的螺線接觸,所述的外金屬電刷(12)安裝在滑塊(6)上,其一端通過外金屬電刷觸頭(14-2)與感生電流電抗器(3)上的滑環(15)接觸,另一端設置導線(16)作為電源的引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ー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式接觸調壓器為雙螺桿式接觸調壓器。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ー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穩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鐵芯(I)的上下端設置支架(17),所述的直齒桿(5)、滑桿(7)通過支架(17)安裝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ー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式線圈(2)包括絕緣管(18)、銅線(19),所述的絕緣管(18)外壁設置螺紋定位槽(20),所述的銅線(19)沿螺紋定位槽(20)繞在絕緣管(18)外壁,經膠水封固,再經車床加工成螺桿狀線圈。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ー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水為環氧樹脂。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ー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絕緣管(18)為環氧管。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鐵芯、螺桿式線圈、電刷組件、感生電流電抗器及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齒盤、直齒桿、滑塊、滑桿,所述的齒盤穿設在螺桿式線圈上,其內圈設有與螺桿式線圈相吻合的內螺紋,外圈設有與直齒桿相嚙合的齒口,所述的滑塊與滑桿滑動配合,并具有開口端,所述的齒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螺桿式接觸調壓器,包括鐵芯(1)、螺桿式線圈(2)、電刷組件、感生電流電抗器(3)及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齒盤(4)、直齒桿(5)、滑塊(6)、滑桿(7),所述的齒盤(4)穿設在螺桿式線圈(2)上,其內圈設有與螺桿式線圈(2)相吻合的內螺紋(8),外圈設有與直齒桿(5)相嚙合的齒口(9),所述的滑塊(6)與滑桿(7)滑動配合,并具有開口端(10),所述的齒盤(4)伸入開口端(10)內,所述的感生電流電抗器(3)安裝在齒盤(4)上,所述的電刷組件包括內金屬電刷(11)和外金屬電刷(12),所述的內金屬電刷(11)安裝在齒盤(4)上,其一端通過電線(13)與感生電流電抗器(3)連接,另一端通過內金屬電刷觸頭(14?1)與螺桿式線圈(2)的螺線接觸,所述的外金屬電刷(12)安裝在滑塊(6)上,其一端通過外金屬電刷觸頭(14?2)與感生電流電抗器(3)上的滑環(15)接觸,另一端設置導線(16)作為電源的引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勝江,
申請(專利權)人:樂清市樂翔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