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配向膜、彩膜基板、陣列基板、液晶顯示裝置及制造方法。該配向膜包括:配向膜中間部分和配向膜周邊部分,所述配向膜中間部分形成于顯示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間隔形成于所述顯示區域周邊的周邊區域。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配向膜周邊部分具有鏤空結構,使得封框膠可形成于彩膜基板配向膜和陣列基板配向膜之間,并填充于鏤空結構中,使封框膠部分與彩膜基板結構和/或陣列基板結構接觸,在滿足粘接力的前提下減小了封框膠與顯示區域之間的距離,從而減小了封框膠涂布區域的寬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液晶顯示器是目前常用的平板顯示器,其中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hin Film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TFT-IXD)是液晶顯示器中的主流產品。 TFT-IXD是由多個構件組成的一個精密而復雜的器件。圖13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3所示,該液晶顯示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之間填充有液晶層10,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之間還形成有隔墊物12,該隔墊物12用于支撐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其中,該彩膜基板包括彩膜基板結構4和形成于彩膜基板結構4之上的彩膜基板配向膜18,彩膜基板配向膜18位于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區域(Active Area)和周邊區域(Peripheral Area);該陣列基板包括陣列基板結構7和形成于陣列基板結構7之上的陣列基板配向膜19,陣列基板配向膜19位于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區域和周邊區域。在周邊區域中,彩膜基板配向膜18和陣列基板配向膜19之間還形成有封框膠11。在液晶顯示
中,周邊區域為顯示區域與液晶顯示裝置邊緣之間的區域,而將從顯示區域到液晶顯示裝置邊緣之間的距離稱為封框膠涂布區域(SealingArea)。例如上述液晶顯示裝置可以為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以下簡稱TN)型液晶顯示裝置或者高級超維場轉換(Advanced Super DimensionSwitch,以下簡稱ADS)型液晶顯示裝置。以液晶顯示裝置為TN型液晶顯示裝置為例,彩膜基板結構具體可包括彩膜襯底基板、彩色矩陣、黑矩陣和公共電極,彩色矩陣和黑矩陣以矩陣形式形成于彩膜襯底基板上,且彩色矩陣設置于黑矩陣之間,公共電極形成于彩色矩陣和黑矩陣之上并覆蓋彩膜襯底基板。其中,彩色矩陣形成于顯示區域,黑矩陣形成于顯示區域和周邊區域,公共電極形成于顯示區域和周邊區域,則在周邊區域中,彩膜基板配向膜18的下方形成有公共電極。換言之,彩膜基板結構可以包括彩膜基板中除彩膜基板配向膜18之外的其它所有組成結構。其中,陣列基板結構具體可包括陣列襯底基板、柵線和數據線,柵線和數據線限定出像素區域,像素區域內部形成有像素電極,其中,柵線和數據線之間形成有絕緣層,數據線上方形成有鈍化層,絕緣層和鈍化層均覆蓋整個陣列襯底基板,鈍化層上形成有過孔,像素電極填充于過孔中以將數據線和像素電極電連接。其中,像素電極形成于顯示區域,其余組成結構均形成于顯示區域和周邊區域,則在周邊區域中,陣列基板配向膜19的下方形成有鈍化層。換言之,陣列基板結構可以包括陣列基板中除陣列基板配向膜之外的其它所有組成結構。窄邊框(Nairow Bezel)是以后液晶顯示裝置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對于小尺寸的平板電腦和手機用的液晶屏,對窄邊框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由于液晶顯示裝置周邊制作工藝的限制,目前窄邊框產品的設計狀況還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而窄邊框設計的關鍵就是減小封框膠涂布區域的大小,目前TFT-LCD行業減小封框膠涂布區域主要是通過減小周邊區域中配向膜的寬度、減小封框膠自身的膠寬、讓封框膠與彩膜基板上的ITO(圖中未示出)重疊一部分或者全部重疊、或者讓封框膠與配向膜部分重疊等方法實現。周邊區域的配向膜尺寸由于受到TFT-LCD產線エ藝精度的限制,必須要大于一定的值以保證配向膜的制成質量,這就給通過減小配向膜的寬度來減小封框膠涂布區域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現有技術中通常通過讓封框膠與配向膜部分重疊的方式來減小封框膠涂布區域的寬度。圖14為現有技術中封框膠與配向膜部分重疊的示意圖,如圖14所示,在該液晶顯示裝置中,封框膠11的一部分與彩膜基板配向膜18和陣列基板配向膜19重疊,另一部分與彩膜基板結構4和陣列基板結構7重疊。由于封 框膠與配向膜之間的粘接カ較弱,因此為了達到粘接力的要求,現有技術中僅能采取封框膠11部分與配向膜接觸、部分與配向膜外側的彩膜基板結構和陣列基板結構接觸的方案,這極大的限制了封框膠與顯示區域之間距離的減小,從而造成封框膠涂布區域的寬度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以減小封框膠涂布區域的寬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配向膜,包括配向膜中間部分和配向膜周邊部分,所述配向膜中間部分形成于顯示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形成于所述顯示區域周邊的周邊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具有鏤空結構。可選地,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包括多個環形結構,所述鏤空結構為相鄰所述環形結構之間的間隔。可選地,所述環形結構之間間隔的寬度大于0. 05mm且小于0. 3mm。可選地,與所述配向膜中間部分相連接的配向膜周邊部分的寬度大于或等于0. Imm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彩膜基板,包括彩膜基板結構和形成于所述彩膜基板結構之上的彩膜基板配向膜,所述彩膜基板配向膜采用上述配向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陣列基板,包括陣列基板結構和形成于所述陣列基板結構之上的陣列基板配向膜,所述陣列基板配向膜采用上述配向。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ー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陣列基板相對設置,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陣列基板之間填充有液晶層,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陣列基板之間還形成有封框膠,所述彩膜基板采用如上述彩膜基板,和/或所述陣列基板采用如上述陣列基板。可選地,所述封框膠的內側邊緣與顯示區域邊緣的距離大于或等于0. 1_。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彩膜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彩膜基板結構;在所述彩膜基板結構上形成彩膜基板配向膜,所述彩膜基板配向膜包括配向膜中間部分和配向膜周邊部分,所述配向膜中間部分形成于顯示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形成于所述顯示區域周邊的周邊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具有鏤空結構。可選地,所述在所述彩膜基板結構上形成彩膜基板配向膜包括在所述彩膜基板結構上形成彩膜配向膜液態材料;將干涉板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結構上,所述干涉板包括基底和設置于所述基底上的間隔探針,所述間隔探針與所述彩膜基板結構接觸并位于所述周邊區域中,所述間隔探針用于使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具有鏤空結構;對所述彩膜配向膜液態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形成所述彩膜基板配向膜;將所述干涉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結構分離。可選地,所述間隔探針為環形探針。可選地,所述干涉板的材料包括多晶硅、非多晶硅和氮化硅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 可選地,所述間隔探針的表面具有疏水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陣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陣列基板結構;在所述陣列基板結構上形成陣列基板配向膜,所述陣列基板配向膜包括配向膜中間部分和配向膜周邊部分,所述配向膜中間部分形成于顯示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形成于所述顯示區域周邊的周邊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具有鏤空結構。可選地,所述在所述陣列基板結構上形成陣列基板配向膜包括在所述陣列基板結構上形成陣列配向膜液態材料;將干涉板放置于所述陣列基板結構上,所述干涉板包括基底和設置于所述基底上的間隔探針,所述間隔探針與所述陣列基板結構接觸并與所述周邊區域的位置對應,所述間隔探針用于使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具有鏤空結構;對所述陣列配向膜液態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形成所述陣列基板配向膜;將所述干涉板和所述陣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配向膜,包括:配向膜中間部分和配向膜周邊部分,所述配向膜中間部分形成于顯示區域,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形成于所述顯示區域周邊的周邊區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膜周邊部分具有鏤空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輝,郭磊,王春,葉訢,秦鋒,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