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即使是在第2方向上并列多個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導光板部的情況下、即使導光板部和/或發光元件的個數比較少且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較小、也能夠實現照明光的出射強度的均勻化的液晶裝置、電子設備、該照明裝置。在液晶裝置(100)中,在采用局部調光時,在照明裝置(8)的導光板(80),以Y軸方向上的朝向相反的方式在X軸方向上排列有具有在Y軸方向上相對向的2邊的長度不同的梯形形狀的平面形狀的導光板部(81)。發光元件(89)使光源光從導光板部(81)的位于短邊(812)側的端面入射于導光板部(81)內。在導光板部(81)之間(82)設有光散射面(82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液晶裝置、電子設備以及照明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備照明裝置以及液晶面板的液晶裝置、具備該液晶裝置的電子設備以及該照明裝置。
技術介紹
各種液晶裝置中,具備透射型和/或半透射型的液晶面板的液晶裝置具有:被稱為所謂的背光裝置的照明裝置;和重疊配置于該照明裝置的光出射面側的液晶面板,從照明裝置出射的照明光通過液晶面板調制而顯示圖像。因此,在照明裝置中,需要使照明光的出射強度分布均勻。因此,提出如下結構:在導光板的端部設置有發光元件的照明裝置中,沿著導光板的在第1方向上相對向的2條邊設置多個發光元件,并且將沿著一邊配置的發光元件的位置與沿著另一邊配置的發光元件的位置在第2方向上錯開(參照專利文獻1)。另外,提出如下結構:在按每個區域控制來自照明裝置的照明光的出射強度時,在一體的導光板使光過度擴散,例如,如圖10(a)所示那樣,在作為短邊方向的第2方向上并排多個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長方形的導光板部81X,并且在導光板部81X的第1方向的端部(光入射部88X)配置有發光元件89(參照專利文獻2)。另一方面,提出如下照明裝置:如圖10(b)所示那樣,不是按每個區域控制照明光的出射強度的結構,而是在第2方向上使得在第1方向上的朝向相反地排列在第1方向上相對向的2條邊的長度不同的梯形形狀的多個導光板部82Y,并且在導光板部82Y的位于長邊側的端面(光入射部88Y)配置有發光元件89(參照專利文獻3)。專利文獻1:特開2006-120361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9-163902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2006-108045號公報然而,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照明裝置的情況下,導光板部81X的光入射部88X的第2方向的尺寸比發光元件89的第2方向的尺寸大。因此,具有如下問題:在從導光板部81X出射照明光時,在導光板部81X的光入射部88X附近,來自與發光元件89相對向的部分的照明光的出射強度大,但在從該區域向第2方向偏離的位置,照明光的出射強度容易降低。另外,在采用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結構的情況下,與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照明裝置相比,導光板部82Y的光入射部88Y的第2方向的尺寸比發光元件89的第2方向的尺寸更大,所以上述的問題更顯著。因此,在采用專利文獻2、3所記載的結構的情況下,需要減小導光板部81X、82Y的第2方向的尺寸,并且增加導光板部81X、82Y以及發光元件89的個數,使導光板部81X、82Y的第2方向的尺寸接近發光元件89的第2方向的尺寸,但在該結構的情況下,照明裝置和/或液晶裝置的成本會增大。另外,在專利文獻2、3所記載的結構中,也可以考慮通過在從導光板部81X、82Y的光入射部88X、88Y離開較遠的位置設置發光元件89,而減小在導光板部81X、82Y的光入射部88X、88Y附近的照明光的出射強度差,但在該情況下,照明裝置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會變大,具有變得不能將其搭載于液晶裝置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面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即使是在第2方向上并排多個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導光板部的情況下、即使導光板部和/或發光元件的個數比較少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較小、也能夠實現照明光的出射強度的均勻化的液晶裝置、具備液晶裝置的電子設備以及該照明裝置。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是一種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照明裝置和重疊配置于該照明裝置的光出射面側的液晶面板,所述照明裝置具有:導光板,其由多個具有平面形狀的導光板部構成,所述多個導光板部的每個具有在第1方向上相對向的第1邊和第2邊,所述第2邊的長度比該第1邊的長度長,在所述光出射面的面內方向上與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第1導光板部的所述第1邊與第2導光板部的所述第2邊相鄰的方式排列有多個所述導光板部;和至少一個發光元件,其相對于所述多個導光板部的每個,配置得發光面與所述第1邊相對向。在本專利技術中的液晶裝置中,在與對液晶面板進行的驅動聯動地按每個區域控制來自照明裝置的照明光的出射強度時,以第1方向上的朝向相反的方式在第2方向上排列具有在第1方向上相對向的2邊的長度不同的平面形狀的導光板部,在該導光板部使從發光元件出射的光源光從位于第1方向的端面入射于導光板部內。因此,與使用一體的導光板的情況不同,能夠抑制光源光過度擴散,所以能夠按每個區域適當地控制照明光的出射強度。在這里,發光元件使光源光從導光板部的位于在第1方向上相對向的2邊中第1邊側(短邊側)的端面入射于導光板部內。因此,在導光板部,能夠避免光源光入射的端面(光入射部)的第2方向的尺寸變得比發光元件的第2方向的尺寸大得多的事態。因此,即使不使發光元件從導光板部的光入射部在第1方向上過度遠離,在導光板部中與發光元件相對向的部分與從該區域在第2方向上錯開的位置的光源光的入射光量之差也小。因此,在從導光板部出射照明光時,在導光板部的光入射部附近,來自與發光元件相對向的部分的照明光的出射強度與來自從該區域在第2方向上錯開的位置的照明光的出射強度之差小。由此,在第2方向上排列了多個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導光板部的情況下,即便導光板部和/或發光元件的個數比較少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較小,也能夠實現照明光的出射強度的均勻化。在本專利技術中,能夠采用下述的結構:所述導光板部具有所述第1邊與所述第2邊平行的梯形的平面形狀。根據該結構,成為在導光板的第1方向的兩側,發光元件在第2方向上按直線狀并排的結構,所以能夠使安裝有發光元件的基板按直線狀延伸,能夠實現結構的簡單化。在本專利技術中,能夠采用下述結構:所述導光板部具備斜邊和側邊,所述斜邊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而連結所述第1邊的一端部和所述第2邊的一端部,所述側邊以相對于所述第1邊以及所述第2邊正交的方式延伸而連結所述第1邊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2邊的另一端部。根據該結構,通過以相對于平行的2邊正交的側邊配置于第2方向外側的方式配置導光板部,能夠將導光板設為長方形。在本專利技術中,優選:在多個所述導光板部中相鄰的導光板部之間設有光散射面。根據該結構,一部分光從導光板部經由光散射面向相鄰的導光板部泄漏,所以能夠防止在相鄰的導光板部的邊界部分照明光的出射強度急劇變化。在本專利技術中,能夠采用下述結構:在多個所述導光板部中相鄰的導光板部之間,在該導光板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設有所述光散射面,在另一部分設有反射面。根據該結構,如果調整光散射面以及反射面所占的比例,則能夠調整從導光板部向相鄰的導光板部泄漏的光量與由反射面反射而返回到導光板部的光量。因此,能夠抑制在相鄰的導光板部的邊界部分照明光的出射強度急劇變化,并且能夠將從導光板部出射的照明光的光量最佳化。在本專利技術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結構:在多個所述導光板部中相鄰的導光板部之間,在該導光板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設有所述光散射面,在另一部分設有間隙。根據該結構,在導光板部的端面與間隙內的空氣層的界面發生反射,并且一部分光經由間隙入射于相鄰的導光板部。因此,如果調整光散射面以及間隙所占的比例,則能夠調整從導光板部向相鄰的導光板部泄漏的光量和在導光板部的端面與間隙內的空氣層的界面反射而返回到導光板部的光量。因此,能夠抑制在相鄰的導光板部的邊界部分照明光的出射強度急劇變化,并且能夠將從導光板部出射的照明光的光量最佳化。在本專利技術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結構:在多個所述導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照明裝置和重疊配置于該照明裝置的光出射面側的液晶面板,所述照明裝置具有:導光板,其由多個具有平面形狀的導光板部構成,所述多個導光板部的每個具有在第1方向上相對向的第1邊和第2邊,所述第2邊的長度比該第1邊的長度長,在所述光出射面的面內方向上與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第1導光板部的所述第1邊與第2導光板部的所述第2邊相鄰的方式排列有多個所述導光板部;和至少一個發光元件,其相對于所述多個導光板部的每個,配置得發光面與所述第1邊相對向。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01 JP 147092/2011;2011.11.21 JP 253715/201.一種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照明裝置和重疊配置于該照明裝置的光出射面側的液晶面板,所述照明裝置具有:導光板,其由多個具有平面形狀的導光板部構成,所述多個導光板部的每個具有在第1方向上相對向的第1邊和第2邊,所述第2邊的長度比該第1邊的長度長,在所述光出射面的面內方向上與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第1導光板部的所述第1邊與第2導光板部的所述第2邊相鄰的方式排列有多個所述導光板部;和至少一個發光元件,其相對于所述多個導光板部的每個,配置得發光面與所述第1邊相對向,在多個所述導光板部中相鄰的導光板部之間設有光散射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部具有所述第1邊與所述第2邊平行的梯形的平面形狀。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部具備斜邊和側邊,所述斜邊連結所述第1邊的一端部和所述第2邊的一端部,所述側邊以相對于所述第1邊以及所述第2邊正交的方式延伸而連結所述第1邊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2邊的另一端部。4.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多個所述導光板部中相鄰的導光板部之間,在該導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百瀨洋一,
申請(專利權)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