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包括油缸集成板、液壓控制系統,所述的油缸集成板包含按行或按列排列的多個油缸,每行或每列的油缸由同一的液壓控制系統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由于油缸集成板由多列多行油缸構成,所以每個油缸對應施力區域很小,近似實現載荷分布的均勻性,均布載荷大小可調,施力區域可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尤其是一種應用在閉式壓力機進行靜載變形測量以及能力發生點測量時的均布載荷發生裝置。
技術介紹
壓力機的精度通常以其靜態精度和剛性來表示,壓力機的精度和剛性對模具壽命和沖壓件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而隨著現代沖壓技術的飛速發展,相繼出現了不同規格、不同結構、不同型式的各類高速精密壓 力機,以滿足不同產品沖制的特殊要求,因此為保證壓力機的整機性能和各項技術指標,如何正確、科學地測定壓力機的靜載變形顯得尤為重要?,F行的閉式壓力機標準在進行靜載變形測量時,無論是單點、雙點還是四點壓力機,其加載力均由液壓加載器(千斤頂)提供。受液壓加載器外形尺寸的限制,加載時液壓加載器在壓力機工作臺面上同時配置的數量極為有限,視壓力機噸位和工作臺面尺寸大小的不同,一般為4 8個。由于加載點偏少,其實際加載載荷的分布其實是不均勻的,與測量時所要求的均布載荷有較大差距,直接影響到測量的精度和測量數據的準確性。能力發生點是指壓力機達到公稱壓力時滑塊距離下死點的距離,它是壓力機的一項重要指標,但由于缺少接近載荷實際情況的載荷發生裝置,所以此項指標無法準確測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而提出一種均布載荷發生裝置,使其能夠更加符合壓力機測試時的實際,提高測量的準確性。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集成板、液壓控制系統,所述的油缸集成板包含按行或按列排列的多個油缸,每行或每列的油缸由同一的液壓控制系統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上述油缸集成板上的中間數行或數列油缸由同一液壓控制系統控制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其余每行或每列的油缸由另外的液壓控制系統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這樣可以減少液壓控制系統的數量。上述液壓控制系統包括液壓系統和控制閥,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有桿腔連通,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無桿腔也連通,并由控制閥控制液體的進出,這樣控制油缸比較方便。上述油缸缸體為油缸集成板,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有桿腔連通,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無桿腔也連通,并由控制閥控制液體的進出,這樣結構更加緊湊,還能節省材料。上述每列油缸的有桿腔通過管路相通,每列油缸的無桿腔通過管路相通,便于控制整列油缸。上述述油缸集成板的一側面安裝連接塊,液壓控制系統設置在所述連接塊上,便于操作和直觀觀察油缸的動作。上述連接塊分成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和第三連接塊,中間為第二連接塊,第一連接塊和第三連接塊相對于油缸集成板中心對稱安裝,這樣每列油缸和對應的液壓控制系統相一致,操作簡單、直觀。上述液壓系統還包含兩個蓄能器,用來維持加載壓力基本穩定。上述液壓控制系統的壓力可調,因此其控制的油缸的壓力也可以調節,從而達到調節載荷的大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 (I)由于油缸集成板由多列多行油缸構成,所以每個油缸對應施力區域很小,近似實現載荷分布的均勻性。(2)均布載荷大小可調,施力區域可控,可滿足不同壓力機對于載荷大小和施力區域的要求。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油缸集成板立體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油缸集成板立體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液壓系統的立體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均布載荷發生裝置用于測量能力發生點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一種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它包含一個油缸集成板I、含各類控制閥的液壓控制系統6。上述油缸集成板I設有左、中、右三個區域,所述的左、中、右三個區域分別包含按多列多行排列的油缸。所述的液壓控制系統6包括第一控制閥7和多個第二控制閥4,第一控制閥7控制油缸集成板I按行排列的中間區域的數列油缸的活塞桿2的伸縮,多個第二控制閥4分別控制油缸集成板I左、右區域每列油缸的活塞桿2的伸縮,每個第二控制閥4單獨控制一列油缸。上述油缸缸體就是油缸集成板I本身,每列油缸的上腔通過管路相通,每列油缸的下腔通過管路相通。上述油缸集成板I 一側面安裝第一連接塊3、第二連接塊5和第三連接塊8,所述的第一連接塊3和第三連接塊8相對于油缸集成板I中心對稱安裝。上述第一控制閥7通過第二連接塊5與油缸集成板I連接,進而控制油缸集成板I中間區域油缸上腔和下腔的進油。上述第一連接塊3和第三連接塊8上安裝數個第二控制閥4,所述的第二控制閥4通過第一連接塊3和第三連接塊8與油缸集成板I的連接,進而控制油缸集成板I左、右區域油缸上腔和下腔的進油。上述液壓系統6的系統壓力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因此與液壓系統6相連的油缸壓力也可以調節,因此均布載荷的大小也為可控和可以調節。上述液壓系統6還包含兩個蓄能器9和10,當檢測到加載壓力減小,蓄能器接收到信號就會自動進行補壓,以維持加載壓力的持續穩定。本實施例中將本專利技術應用到閉式壓力機上,由于壓力機噸位和模具尺寸大小的不同,所需均布載荷的大小和施力區域也不同。油缸集成板中間區域的長度可按最小噸位所需的施力區域來設定,此時只需要控制閥7動作就可以,油缸集成板中間區域產生均布載荷。如果噸位改變施力區域需加大,控制閥7和左右對稱的一對控制閥4'同時動作,施力區域需再加大,那么就再增加一對控制閥4"動作,即施力區域加大,只需增加控制閥4動作的數量,如圖I是所有控制閥4和控制閥7同時動作,油缸活塞桿2伸出,產生均布載荷時的狀態;圖2為油缸活塞桿2縮回,卸掉均布載荷時的狀態。在測量能力發生點時,假設在距離下死點h時達到壓力機公稱壓力,均布載荷發生裝置產生的均布載荷大小為壓力機公稱壓力,利用蓄能器維持均布載荷恒定,如圖4所示,圖中虛線為下死點位置,滑塊11下平面所處位置即為壓力機能力發生點,到下死點距離為h,油缸活塞桿2伸出頂住滑塊11下平面,滑塊繼續向下死點靠近到達下死點時,如果活塞桿2下降的距離小于h,說明此壓力機在能力發生點h處達不到公稱壓力,如果活塞桿2下降的距離等于h,說明此壓力機在能力發生點h處可以達到公稱壓力。權利要求1.一種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集成板、液壓控制系統,所述的油缸集成板包含按行或按列排列的多個油缸,每行或每列的油缸由同一的液壓控制系統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集成板上的中間數行或數列油缸由同一液壓控制系統控制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其余每行或每列的油缸由另外的液壓控制系統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控制系統包括液壓系統和控制閥,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有桿腔連通,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無桿腔也連通,并由控制閥控制液體的進出。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缸體為油缸集成板,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有桿腔連通,每列或每行的各個油缸的無桿腔也連通,并由控制閥控制液體的進出。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列油缸的有桿腔通過管路相通,每列油缸的下腔通過管路相通。6.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集成板的一側面安裝連接塊,液壓控制系統設置在所述連接塊上。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分成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和第三連接塊,中間為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均布載荷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集成板、液壓控制系統,所述的油缸集成板包含按行或按列排列的多個油缸,每行或每列的油缸由同一的液壓控制系統同步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良才,陳孝海,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精達成形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