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及其制作工藝以及生產系統,其組分為: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基料96.0-97.5%,成核劑0.5-2.5%,偶聯劑0.001-0.05%,抗氧劑0.4-2.0%,助劑0.5-3.0%。其制作工藝:將流變劑用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基料制成母粒;將無機成核劑用偶聯劑進行表面處理;將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基料,制得的母粒,有機成核劑,進行表面處理后的無機成核劑,抗氧劑和潤滑劑加入攪拌混料裝置中混合,制得混合料;將上述混合料加到擠塑裝置中塑煉,擠出,冷卻并切粒;稱重、包裝。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改性聚丙烯具有較好的抗沖擊特性,具備光纖松套管應有的機械和加工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纖光纜
,特別是涉及ー種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及其制作エ藝以及生產系統。
技術介紹
在通信光纜中,不管是層絞式光纜還是中心束管式光纜,其基本単元均為光纖松套管(buffer tube),松套管內充填油膏,使松套管內的光纖得到機械保護且不受潮氣侵蝕。作為通信光纜中光纖松套管的制作材料通常用PBT (聚對苯ニ甲酸丁ニ醇酷),PBT料因具有高的楊氏模量和低膨脹系數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但PBT價格高,抗水解性差,抗彎折性差等缺點,且在擠塑エ藝中有擠塑后收縮現象,從而影響光纖在松套管中的余長控制。 聚丙烯是ー種常用的塑料,其價格低廉,結晶度高,結構規整,因而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良好的耐熱性能和化學穩定性。但因其本身分子結構的規整度高,因而其沖擊強度較差。所以需要對聚丙烯料進行改性,以實現將聚丙烯料用于光纖松套管的制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性能優良,加工性好的,能夠具備光纖松套管應有的機械和加工性能的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及其制作エ藝以及生產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物基料96. 0-97. 5% 成核劑O. 5-2. 5% 偶聯劑O. 001-0. 05% 抗氧劑O. 4-2. 0% 助劑O. 5-3. 0%。在本專利技術ー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物是在丙烯聚合過程中添加適量こ烯單體制成,所述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物中聚丙烯和聚こ烯的重量比為80-90:10-20 ο在本專利技術ー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成核劑包括有機成核劑和無機成核劑,所述有機成核劑為聚こ烯,其重量百分比為I. ο-I. 5%,所述無機成核劑為高嶺土,其重量百分比為O. 1-1. 0%,所述高嶺土的平均粒徑為1-10 μ m。在本專利技術ー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偶聯劑為環氧硅烷偶聯劑。在本專利技術ー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抗氧劑包括主抗氧劑和協同抗氧劑,所述主抗氧劑為1010酚類抗氧化劑,所述協同抗氧劑為168亞磷酸酯類抗氧劑,所述主抗氧劑和協同抗氧劑的重量比為I :1。在本專利技術ー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助劑包括流變劑和潤滑劑,所述助劑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流變劑O. 01-0. 1%,潤滑劑O. 5-2%。在本專利技術ー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流變劑為含氟流變劑,所述潤滑劑PE蠟潤滑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另ー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的制作エ藝,所述制作エ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流變劑用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物基料制成母粒; (2)將無機成核劑用偶聯劑進行表面處理用粉碎裝置制得平均粒徑為2-5μ m的無機成核劑粒子,然后與偶聯劑一起加入高速攪拌捏和裝置中,在轉速為3000 r/min,溫度為100-120°C的條件下,混合30分鐘,然后再在120°C下熱處理2小時; (3)將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物基料,由步驟(I)制得的母粒,有機成核劑,進行表面處理后的無機成核劑,抗氧劑和潤滑劑加入攪拌混料裝置中,混合20分鐘,制得混合料; (4)將上述混合料加到擠塑裝置中,在180-220°C溫度下塑煉,擠出,冷卻并切粒; (5)取樣測量檢驗,稱重、包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又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的生產系統,包括粉碎裝置、捏和裝置、攪拌混料裝置和擠塑裝置,所述粉碎裝置、捏和裝置、攪拌混料裝置和擠塑裝置依次通過管道連接。在本專利技術ー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粉碎裝置為干式粉碎裝置,所述捏和裝置的轉速為250(T3500 r/min,所述擠塑裝置為雙螺桿擠塑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改性聚丙烯具有較好的抗沖擊特性,具備光纖松套管應有的機械和加工性能;與傳統的PBT相比,具有價格低廉,無水解降解問題,抗彎折性好,擠出エ藝性好且無擠塑后收縮的缺點;制作エ藝和生產系統簡單,成套裝置進行有效的組合,實現自動化控制,能夠連續化生產,不僅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成本,而且產品的質量更加穩定;各裝置之間依次通過管道連接,使得整個生產系統為密閉環境,使得生產環境十分環保,能夠滿足現在對改性聚丙烯的生產系統的需求。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的生產系統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I、粉碎裝置,2、捏和裝置,3、攪拌混料裝置,4、擠塑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物基料96. 0-97. 5% 成核劑O. 5-2. 5% 偶聯劑O. 001-0. 05%抗氧劑O. 4-2. 0% 助劑O. 5-3. 0%。本專利技術中,所述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物基料是在丙烯聚合過程中添加適量こ烯單體,通過改變PP分子結構的規整性而提高其抗沖擊性,PP和PE有極好的相容性。本專利技術中,添加的成核劑包括有機成核劑和無機成核劑,所述有機成核劑為聚こ烯,其重量百分比為I. 0-1.5%,所述無機成核劑為高嶺土,其重量百分比為O. 1-1.0%,高嶺土也稱水合硅酸鋁,分子式為.AhCb. ISiO2-IH2O,高嶺土化學穩定性好,在塑料中極易分散,所述高嶺土的平均粒徑為1-10 μπι。成核劑均勻地加到PP-PE共聚物中,成為共聚物熔體晶體生長的核心,從而提高共聚物樹脂的結晶度。其結果是提高了共聚物的楊氏模量,抗壓能力和產品尺寸的均勻性。同時也降低了熱膨脹系數。 高嶺土需用偶聯劑進行表面處理,以保證其與有機共聚物的相容性,所述偶聯劑為環氧硅烷偶聯劑,如?·環氧丙氧基三甲基硅烷。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抗氧劑包括主抗氧劑和協同抗氧劑,所述主抗氧劑為1010酚類抗氧化劑,所述協同抗氧劑為168亞磷酸酯類抗氧劑,所述主抗氧劑和協同抗氧劑的重量比為I :1。所述主抗氧劑可吸收氧化反應產生的自由基,所述協同抗氧劑則可阻斷連鎖反應,抑制氧化過程的進行。本專利技術中,所述助劑包括流變劑和潤滑劑,所述助劑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流變劑O.01-0. 1%,潤滑劑 O. 5-2%O其中流變劑為含氟流變劑,例如由美國3Μ公司開發的加工助劑ΡΡΑ,它有改善聚烯烴的流變性能、熔體粘度調節、表面改性等功效。PPA是ー種超細的微粒,在塑料體中具有極佳的滑動性,加工的時候可以采用聚こ烯PE基料和PPA粉料制成母粒,再加到基料中去。含氟流變劑的功效如下(a)含氟流變劑可遷移到機頭/熔體界面形成ー層簿膜,作為機頭的潤滑劑從而減小擠出壓力;(b)在一定的溫度下,加入PPA的PE開始發生連續熔體破裂的剪切速率值遠高于未加PPA的PE開始發生連續熔體破裂的剪切速率值,因而可有效地消除熔體破裂的現象,降低熔體溫度,提高擠出效率;(c)避免擠出的護套表面出現鯊皮斑,使表面更加光亮滑爽。對一定的聚合物及加工條件,PPA的含量有ー個最佳值,含量過大不僅增加生產成本還會影響護套的擠出性能,通常光纜用護套材料中PPA含量應小于1%。潤滑劑為PE蠟潤滑劑,高聚物的在熔融之后通常具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制作光纖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基料????????96.0?97.5%成核劑?????????????????????????0.5?2.5%偶聯劑?????????????????????????0.001?0.05%抗氧劑?????????????????????????0.4?2.0%助劑???????????????????????????0.5?3.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炳炎,石明,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