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包括支架、A/B組滾動壓輪、A/B步進馬達、控制電路,滾動壓輪和步進馬達的轉軸均與支架保持固定;A組滾動壓輪設置在載體紙帶入口處,用于調整載體紙帶的進入狀態;B組滾動壓輪將載體紙帶壓在A步進馬達上,用于保持載體紙帶的傳送狀態;A步進馬達將從載體紙帶入口處進入的載體紙帶傳送至中間過渡區;B步進馬達設置在載體紙帶出口處,將位于中間過渡區的載體紙帶傳送至載體紙帶出口;控制電路對兩個步進馬達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的載體紙帶始終處于松弛狀態。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載體紙帶傳送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避免載體紙帶在傳送過程中發生脫軌、卡機、斷裂等異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容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載體紙帶傳送裝置。
技術介紹
在陶瓷電容器的生產過程中,需要首先將導線排布在載體紙帶(即牛皮紙帶)上,并通過美紋膠帶(即高溫膠帶)進行固定后,再通過傳動載體紙帶傳動導線進行后續的加工。載體紙帶在用于固定導線之前采用載體紙帶傳送裝置進行載體紙帶的傳送,現有的載體紙帶傳送裝置的結構是在載體紙帶的傳送沿線上首先設置一組滾動壓輪,再設置一個步進馬達,通過滾動壓輪保證載體紙帶不發生扭轉,通過步進馬達帶動紙帶傳動;步進馬達間歇性轉動或連續轉動,并且滾動壓輪和步進馬達之間間距較遠,經常造成載體紙帶脫軌(載體紙帶從步進馬達上脫落或偏離后續軌道)、卡機(由于載體紙帶偏離后續軌道,被卡入軌道邊側設備中)、斷裂等異常的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載體紙帶傳送裝置,避免載體紙帶在傳送過程中出現脫軌、卡機、斷裂等異常的發生。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包括支架、兩組滾動壓輪、兩個步進馬達和控制電路,所述兩組滾動壓輪和兩個步進馬達的轉軸均與支架保持固定,所述兩組滾動壓輪分別記為A組滾動壓輪和B組滾動壓輪,所述兩個步進馬達分別記為A步進馬達和B步進馬達;所述A組滾動壓輪設置在載體紙帶入口處,用于調整載體紙帶的進入狀態;所述B組滾動壓輪將載體紙帶壓在A步進馬達上,用于保持載體紙帶的傳送狀態;所述A步進馬達將從載體紙帶入口處進入的載體紙帶傳送至中間過渡區;所述B步進馬達設置在載體紙帶出口處,將位于中間過渡區的載體紙帶傳送至載體紙帶出口 ;所述控制電路對兩個步進馬達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的載體紙帶始終處于松弛狀態。上述裝置相比較現有結構,增加了一組滾動壓輪和一個步進馬達,保證了載體紙帶在傳動過程中的位置可靠性,并通過縮短相鄰設備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加強載體紙帶在傳動過程中的位置可靠性,避免載體紙帶傳送過程中出現脫軌、卡機的現象發生;同時通過控制電路的設計,減少了載體紙帶在傳送過程中承受的拉力,避免斷裂的現象發生。優選的,還包括高位檢測結構和低位檢測結構,所述高位檢測結構和低位檢測結構設置在中間過渡區,對中間過渡區內的、處于松弛狀態的載體紙帶的最低位置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發送給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對兩個步進馬達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內的、處于松弛狀態的載體紙帶的最低位置在設定范圍內。通過高位檢測結構和低位檢測結構的設計可以保證中間過渡區內的載體紙帶量處于合理范圍內,避免載體紙帶拖地或是拉緊的情況發生;具體在控制電路設計時,可以設計若位于中間過渡區內的載體紙帶過豐時,B步進馬達轉動、A步進馬達不轉動;若位于中間過渡區內的載體紙帶過少時,A步進馬達轉動、B步進馬達不轉動。優選的,所述高位檢測結構和低位檢測結構均為感應光電結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載體紙帶傳送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避免載體紙帶在傳送過程中發生脫軌、卡機、斷裂等異常。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圖2所示為一種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包括支架I、兩組滾動壓輪2、兩個步進馬達3、高位檢測結構5、低位檢測結構6、控制電路,所述兩組滾動壓輪2和兩個步進馬達3的轉軸均與支架I保持固定,所述兩組滾動壓輪2分別記為A組滾動壓輪和B組滾動壓輪,所述兩個步進馬達3分別記為A步進馬達和B步進馬達;所述A組滾動壓輪設置在載體紙帶入口處,用于調整載體紙帶7的進入狀態;所述B組滾動壓輪將載體紙帶7壓在A步進馬達上,用于保持載體紙帶7的傳送狀態;所述A步進馬達將從載體紙帶入口處進入的載體紙帶7傳送至中間過渡區4 ;所述B步進馬達設置在載體紙帶出口處,將位于中間過渡區4的載體紙帶7傳送至載體紙帶出口 ;所述高位檢測結構5和低位檢測結構6對中間過渡區4內的載體紙帶7的最低位置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發送給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接收到的信息對兩個步進馬達3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4的載體紙帶7始終處于松弛狀態、且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4內的、處于松弛狀態的載體紙帶7的最低位置在設定范圍內。所述高位檢測結構5和低位檢測結構6可以為感應光電結構。本案提供的裝置相比較圖I所示的現有結構,增加了一組滾動壓輪2和一個步進馬達3,保證了載體紙帶7在傳動過程中的位置可靠性,并通過縮短相鄰設備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加強載體紙帶7在傳動過程中的位置可靠性,避免載體紙帶7傳送過程中出現脫軌、卡機的現象發生;同時通過控制電路的設計,減少了載體紙帶7在傳送過程中承受的拉力,避免斷裂的現象發生。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兩組滾動壓輪(2)、兩個步進馬達(3)和控制電路,所述兩組滾動壓輪(2)和兩個步進馬達(3)的轉軸均與支架(I)保持固定,所述兩組滾動壓輪(2)分別記為A組滾動壓輪和B組滾動壓輪,所述兩個步進馬達(3)分別記為A步進馬達和B步進馬達; 所述A組滾動壓輪設置在載體紙帶入口處,用于調整載體紙帶的進入狀態; 所述B組滾動壓輪將載體紙帶壓在A步進馬達上,用于保持載體紙帶的傳送狀態; 所述A步進馬達將從載體紙帶入口處進入的載體紙帶傳送至中間過渡區(4); 所述B步進馬達設置在載體紙帶出口處,將位于中間過渡區(4)的載體紙帶傳送至載體紙帶出口 ; 所述控制電路對兩個步進馬達(3)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4)的載體紙帶始終處于松弛狀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位檢測結構(5)和低位檢測結構(6),所述高位檢測結構(5)和低位檢測結構(6)設置在中間過渡區(4),對中間過渡區(4)內的、處于松弛狀態的載體紙帶的最低位置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發送給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對兩個步進馬達(3)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4)內的、處于松弛狀態的載體紙帶的最低位置在設定范圍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檢測結構(5)和低位檢測結構(6)均為感應光電結構。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包括支架、A/B組滾動壓輪、A/B步進馬達、控制電路,滾動壓輪和步進馬達的轉軸均與支架保持固定;A組滾動壓輪設置在載體紙帶入口處,用于調整載體紙帶的進入狀態;B組滾動壓輪將載體紙帶壓在A步進馬達上,用于保持載體紙帶的傳送狀態;A步進馬達將從載體紙帶入口處進入的載體紙帶傳送至中間過渡區;B步進馬達設置在載體紙帶出口處,將位于中間過渡區的載體紙帶傳送至載體紙帶出口;控制電路對兩個步進馬達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的載體紙帶始終處于松弛狀態。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載體紙帶傳送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避免載體紙帶在傳送過程中發生脫軌、卡機、斷裂等異常。文檔編號B65H26/00GK102849497SQ20121025933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載體紙帶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兩組滾動壓輪(2)、兩個步進馬達(3)和控制電路,所述兩組滾動壓輪(2)和兩個步進馬達(3)的轉軸均與支架(1)保持固定,所述兩組滾動壓輪(2)分別記為A組滾動壓輪和B組滾動壓輪,所述兩個步進馬達(3)分別記為A步進馬達和B步進馬達;所述A組滾動壓輪設置在載體紙帶入口處,用于調整載體紙帶的進入狀態;所述B組滾動壓輪將載體紙帶壓在A步進馬達上,用于保持載體紙帶的傳送狀態;所述A步進馬達將從載體紙帶入口處進入的載體紙帶傳送至中間過渡區(4);所述B步進馬達設置在載體紙帶出口處,將位于中間過渡區(4)的載體紙帶傳送至載體紙帶出口;所述控制電路對兩個步進馬達(3)的啟閉進行控制,保持位于中間過渡區(4)的載體紙帶始終處于松弛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德星,董加銀,趙光濤,唐田,沈江,趙光滿,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微容電子企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