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包括喇叭本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上、下殼體內壁與喇叭本體外壁之間通過過盈配合使得上、下殼體將喇叭本體包裹在上、下殼體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殼體內壁上開有線槽,線槽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并且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的距離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在線槽的上沿設有向外的下出口槽,下出口槽的口徑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焊接在喇叭本體上的音頻線從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之間開口處進入,然后向上折彎沿著線槽向上并從線槽上沿的下出口槽折彎向外;該結構省去生產過程中一道工序和膠水支出,固定方式更加可靠,對人體無毒無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車輛喇叭,具體是ー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
技術介紹
車輛喇叭是車輛音響信號裝置,在車輛的行駛過程中,駕駛員根據需要和規定發出必需的音響信號,警告行人和引起其他車輛注意,保證交通安全,同時還用于催行與傳遞警報信號等作用;目前使用在電動車或摩托車上喇叭主要包括喇叭本體、上、下殼體,喇叭通過音頻線使喇叭本體與外部連接,音頻線一端連接電源和控制器,另一端焊接在喇叭本體上,這樣需要在殼體打孔,由于音頻線的焊接點在拉扯下容易斷裂脫落,造成喇叭失聲,所以在音頻線焊接在喇叭本體上的同時還需要將音頻線中間部分通過膠水粘連在喇叭的殼體上,待膠水固化后,音頻線粘連處就被固定殼體上,并且在粘連處到焊接點之間留有一定的余量的音頻線長度,這樣當音頻線被拉扯到時,首先受到拉力的作用的為音頻線的膠 水粘連處,從而保護音頻線與喇叭本體的焊接點;由于膠水加熱熔化會釋放有毒氣體,對操作工人健康不利,同時音頻線固定就増加一道エ序,降低的生產效率和増加成本,從而降低產品的性價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在上、下殼體與喇叭本體之間設置一條曲折的音頻線道通,在喇叭上、下殼體與喇叭組裝卡緊時,該道通的孔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使得之條曲折的音頻線道通將音頻線緊緊卡緊,在音頻線受到拉扯時不會影響到音頻線與喇叭本體的焊接點,同時通過該結構省去生產過程中一道エ序和膠水支出,固定方式更加可靠,對人體無毒無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ー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包括喇叭本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上、下殼體內壁與喇叭本體外壁之間通過過盈配合使得上、下殼體將喇叭本體包裹在上、下殼體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殼體內壁上開有線槽,線槽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并且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的距離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在線槽的上沿設有向外的下出口槽,下出口槽的口徑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焊接在喇叭本體上的音頻線從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之間開ロ處進入,然后向上折彎沿著線槽向上并從線槽上沿的下出口槽折彎向外。在所述的上殼體的下沿對應下殼體線槽上沿的下出ロ槽處也設有與之配合的出ロ槽,上、下出口槽合起來后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在所述喇叭本體的外壁上設有兩道卡筋,在所述的上、下殼體的內壁則設有與卡筋配合的卡槽,上、下殼體通過卡筋和卡槽相互卡接將上、下殼體固定在喇機本體上的。本專利技術在下殼體內壁開設了線槽,由于線槽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音頻線從線槽穿過時受到喇叭本體和線槽壁的擠壓,從而起到固定音頻線的作用,另外本專利技術音頻線從喇叭本體進入線槽需要經過兩個折彎,折彎處分別受到喇叭本體與線槽底部和上、下殼體的上、下出口槽的擠壓,本專利技術考慮到音頻線外套有塑料保套,在擠壓時內的金屬導線不會受影響,音頻ー個Z字形通道內受到擠壓固定,在外部拉扯時不會影響到內部焊接點,安裝方便固定可靠。附圖說明圖I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不帶音頻線的分解結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不帶音頻線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結構示意 圖5為本專利技術不帶音頻線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5所示,一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機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包括喇機本體I、上殼體2和下殼體3,在所述喇叭本體I的外壁上設有兩道卡筋12,在所述的上、下殼體2、3的內壁則設有與卡筋配合的上、下卡槽21、31,上、下殼體2、3通過卡筋12和卡槽相互卡接將上、下殼體2、3固定在喇叭本體I上的;在所述的下殼體3內壁上開有線槽32,線槽32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并且線槽32底部與喇叭本體I下沿的距離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在線槽32的上沿設有向外的下出口槽33,在所述的上殼體2的下沿對應下殼體3線槽32上沿的出ロ槽33處也設有與之配合的上出ロ槽23,上、下出口槽23、33合起來后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焊接在喇叭本體I上的音頻線11從線槽32底部與喇叭本體I下沿之間開ロ處進入,然后向上折彎沿著線槽32向上并從線槽上沿的上、下出ロ槽23、33處折彎向外。本專利技術解決現有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固定時需要膠水加熱粘接時產生有害氣體的問題,通過卡接擠壓的方式來固定音頻線,音頻線在進入線槽和離出線槽經過兩次折彎,相比膠水粘接可靠性更好,外部拉扯內部的音頻線與喇叭本體的焊接點不受任何影響;本專利技術省去了一道エ序同時節省購置膠水和人工的支出,還能提升喇叭裝配的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包括喇叭本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上、下殼體內壁與喇叭本體外壁之間通過過盈配合使得上、下殼體將喇叭本體包裹在上、下殼體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殼體內壁上開有線槽,線槽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并且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的距離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在線槽的上沿設有向外的下出口槽,下出口槽的口徑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焊接在喇叭本體上的音頻線從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之間開口處進入,然后向上折彎沿著線槽向上并從線槽上沿的下出口槽折彎向外。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殼體的下沿對應下殼體線槽上沿的下出口槽處也設有與之配合的出口槽,上、下出口槽合起來后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喇叭本體的外壁上設有兩道卡筋,在所述的上、下殼體的內壁則設有與卡筋配合的卡槽,上、下殼體通過卡筋和卡槽相互卡接將上、下殼體固定在喇叭本體上的。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包括喇叭本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上、下殼體內壁與喇叭本體外壁之間通過過盈配合使得上、下殼體將喇叭本體包裹在上、下殼體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殼體內壁上開有線槽,線槽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并且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的距離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在線槽的上沿設有向外的下出口槽,下出口槽的口徑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焊接在喇叭本體上的音頻線從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之間開口處進入,然后向上折彎沿著線槽向上并從線槽上沿的下出口槽折彎向外;該結構省去生產過程中一道工序和膠水支出,固定方式更加可靠,對人體無毒無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文檔編號B62J3/00GK102849151SQ20121032304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專利技術者應鴻峰 申請人:應鴻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車或摩托車喇叭音頻線的固定結構,包括喇叭本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上、下殼體內壁與喇叭本體外壁之間通過過盈配合使得上、下殼體將喇叭本體包裹在上、下殼體內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殼體內壁上開有線槽,線槽的口徑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并且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的距離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在線槽的上沿設有向外的下出口槽,下出口槽的口徑也小于音頻線的線徑,焊接在喇叭本體上的音頻線從線槽底部與喇叭本體下沿之間開口處進入,然后向上折彎沿著線槽向上并從線槽上沿的下出口槽折彎向外。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鴻峰,
申請(專利權)人:應鴻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