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動力設備,具體是一種風光節能自供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在汽車頂部設置壘籠發電機(7),該壘籠發電機由垂直多風葉轉輪中心軸(1)驅動運轉,轉輪中心軸(1)與壘籠發電機轉子(6)中心軸相連形成一個整體,風輪葉(3)沖壓成型為弧形面,風輪葉(3)均勻布裝在轉輪框架(5)周邊,風輪葉外側用轉軸(13)垂直安裝在轉軸外沿,轉軸(13)上下端用微型軸承(4)固定,風葉內側用拉簧(2)或在風葉后面設支架固定。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汽車動力系統具有節能、環保、無任何油耗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汽車動カ設備,具體是ー種風光節能自供式電動汽車動カ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世界都在研制節能、環保、利用新能源的各種汽車,如混合動カ汽車、電動汽車等等,要逐步替代傳統的耗油動力汽車。目前世界上不管哪種汽車,不是燒油,就是用電,總而言之,都離不開對外界能源的依賴。長期的生產和研發實踐中,我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生產ー種完全依靠汽車本身產生的電能供本車的使用,已達到自供能量的目的呢?這就意味著,汽車不耗油的時代的到來,那么本專利技術的全節能型自供電動汽車是目前世界最完美集節能、環保、利用新能源于ー身的電動汽車。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集節能、環保、利用新能源于一身的風光節能自供式電動汽車動カ系統。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風光節能自供式電動汽車動カ系統,在汽車頂部設置壘籠發電機(7),該壘籠發電機由垂直多風葉轉輪中心軸(I)驅動運轉,轉輪中心軸(I)與壘籠發電機轉子出)中心軸相連形成ー個整體,風輪葉(3)沖壓成型為弧形面,風輪葉(3)均勻布裝在轉輪框架(5)周邊,風輪葉外側用轉軸(13)垂直安裝在轉軸外沿,轉軸(13)上下端用微型軸承(4)固定,風葉內側用拉簧(2)或在風葉后面設支架固定。優選地,風輪葉(3)與轉輪中心軸⑴成30° -45°夾角。優選地,所述風輪葉(3)數量至少為六。優選地,所述轉輪中心軸(I)上下端用滾珠(11)凸面定位,這樣可使轉輪中心軸(I)轉動時摩擦カ大大減少,提高轉輪中心軸的靈敏度,確保轉輪中心軸能在微風時轉動發電。優選地,所述壘籠發電機(7)可壘加設置,該壘籠發電機(7)疊加層數可以進行增減,可設壘兩層或多層。優選地,所述壘籠發電機(7)用磁鐵(6)做恒磁轉子、線圈(14)無鐵芯、外殼用鉛合金制成。優選地,所述風輪葉(3)用0. 5mm-2mm厚招鎂合金薄板沖壓成型為弧形面。優選地,為了保證多臺壘籠發電機(7)同步運轉,各壘籠發電機組之間用同步帶相連,數臺壘籠發電機組裝在汽車頂部同一個平面上,上下兩個平面將數臺壘籠發電機組裝成ー個整體,上下兩個平面四周用圓柱體支撐固定。優選地,所述多臺壘籠發電機(7)輸出的相位相同、電壓相等,可任意串聯使用。優選地,還可以將壘籠發電機(7)裝在汽車前后四只輪子上,壘籠發電機的定子裝在汽車固定的軸上,壘籠發電機的轉子與汽車旋轉軸相連接,汽車四個輪子旋轉時,四個壘籠發電機就會發電,將此電能可直接整流為直流電后,給電池充電,這樣汽車在剎車或下坡時,盡管電動機不運轉,那么四個輪子上的壘籠發電機都可發電,同時在汽車頂部設太陽能發電板,保障在陽光下能發電,補充風力發電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風光節能自供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由于在汽車頂部設置壘籠發電機(7),該壘籠發電機由垂直多風葉轉輪中心軸(I)驅動運轉,轉輪中心軸(I)與壘籠發電機轉子¢)中心軸相連形成一個整體,風輪葉(3)沖壓成型為弧形面,風輪葉(3)均勻布裝在轉輪框架(5)周邊,風輪葉外側用轉軸(13)垂直安裝在轉軸外沿,轉軸(13)上下端用微型軸承(4)固定,風葉內側用拉簧(2)或在風葉后面設支架固定,這樣的結構能確保對來自360°任何方向的風力都能推動葉片按設定的方向運轉,它不受風向的影響,保證風輪受力面達到45°以上,并使汽車無論停止或跑動中,風輪的輪向都不 會改變,使汽車能產生足夠供應自身使用的電量。另外還可以將壘籠發電機(7)裝在汽車前后四只輪子(15)上,壘籠發電機的定子裝在汽車固定的軸上,壘籠發電機的轉子與汽車旋轉軸相連接,汽車四個輪子旋轉時,四個壘籠發電機就會發電,同時在汽車頂部設太陽能發電板,保障在陽光下能發電,補充風力發電的不足。故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汽車動力系統具有節能、環保、無任何油耗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電動機轉子與線圈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壘籠電動機位置關系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壘籠電動機俯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壘籠電動機很截面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轉輪中心軸與滾珠位置關系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多臺同步發電機位置關系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一種風光節能自供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利用風能發電,發電主機是利用新型的壘籠式壘籠發電機7,該發電機結構新穎,科學,合理,其主要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線圈14無鐵芯,外殼用鉛合金(以300mm原5mm發電機為例)機體不足四公斤,使用磁鐵6做恒磁轉子,效率高,發電量大,可達I. 5KW以上,用多臺壘籠式發電機形成組合式發電機組,可輸出數千瓦功率,SP可輸出汽車本身的需要的動力,因為可根據汽車本身需電量的大小,而定在汽車頂部設壘籠式發電機的多少,還可在壘籠式發電機的壘籠層數上進行增減,根據需要,可設壘兩層或多層,所以說汽車本身所產生的電能完全可以實現基本需求。如圖3所示,每臺單個或多個壘籠式發電機的運轉,是由垂直多風葉轉輪中心軸I驅動(動力源),轉輪中心軸的設計是發電效率的重要保障,為此將轉輪中心軸與壘籠式發電機轉子6中心軸相連形成一個整體,且風輪葉3面與轉輪中心軸I有30° -45°夾角,所述風輪葉3數量至少為六,且風輪葉均勻布裝在輪框架5周邊,確保對來自360°任何方向的風力都能推動葉片按設定的方向運轉,它不受風向的影響,保證風輪受力面達到45°以上,并使汽車無論停止或跑動中,風輪的輪向都不會改變。如圖3和圖4所示,風輪葉3用0. 5-2mm厚鋁鎂合金薄板(根據風輪的大小設定厚度)沖壓成型為弧形面(弧形面的度數可依據轉輪的大小設定),風輪葉外側用轉軸13垂直安裝在軸外沿,轉軸上下端用微型軸承4固定,使風葉在近風量變化時左右擺動自如,風葉內側用拉簧2或在風葉后面設支架(可擺動一定角度)固定,使風葉與轉輪中心軸成30° -45°夾角,這種結構使得風葉在微風時近風面能達到最大,所以在微小風カ下就可啟動運轉,并確保風カ變大時風葉會自動調整轉輪中心軸之間的夾角變大,以達到控制轉輪在一定的轉速范圍內運轉,能有效地避免風大時轉速過高。如圖5所示,轉輪中心軸上下端用滾珠11凸面定位這樣可使轉輪中心軸轉動時大大減少摩擦力,提高轉輪中心軸轉動的靈敏度,確保轉輪中心軸能在微風時轉動發電。如圖6所示,為了保證多臺發電機同步運轉,各發電機組之間用同步帶12相連,數臺發電機組裝在汽車頂部同一個平面上,上下兩個平面將數臺發電機組裝成ー個整體,上下兩個平面四周用圓柱體支撐固定,這樣風無論從任何方向吹來都會驅動多個垂直固定的 風輪按設定的方向同步旋轉,使多個壘籠式發電機輸出,相位,相同,電壓相等,可任意串聯使用。將壘籠發電機裝在汽車前后四只輪子上,壘籠發電機的定子裝在固定的軸上,壘籠發電機的轉子與旋轉軸相聯,四個輪子只要旋轉,四個壘籠發電機就發電,將此電能可直接整流為直流電后,給電池充電,這樣汽車在剎車或下坡時,盡管電動機不運轉,那么四個輪子上的發電機都可發電,同時在汽車頂部設太陽能發電板,保障在陽光下能發電,補充風力發電的不足,它的好處,一是增加了汽車本身的發電量,ニ是萬一風能發電出現故障也能使汽車照樣前進,増加了保障系數。以上叁種動力電源系統,都可在整流后直接給電池充電。汽車的控制系統,是由汽車電機控制器和汽車電機組成,該系統完成整車的前進,提速,減速,后退,剎車等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光節能自供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汽車頂部設置壘籠發電機(7),該壘籠發電機由垂直多風葉轉輪中心軸(1)驅動運轉,轉輪中心軸(1)與壘籠發電機轉子(6)中心軸相連形成一個整體,風輪葉(3)沖壓成型為弧形面,風輪葉(3)均勻布裝在轉輪框架(5)周邊,風輪葉外側用轉軸(13)垂直安裝在轉軸外沿,轉軸(13)上下端用微型軸承(4)固定,風葉內側用拉簧(2)或在風葉后面設支架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守軍,
申請(專利權)人:鐘守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