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屬于醫療教學領域,包括硅橡膠表層,脊椎骨模型、橡膠薄膜、感應線圈X1和電子模擬裝置,感應線圈X1與電子模擬裝置連接,有益效果是采用電子指示,無液體滲漏;裝置簡單,可重復使用次數更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穿刺模擬產品,尤其涉及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屬于醫療教學領域。
技術介紹
穿刺技術是臨床治療和搶救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技術,能否迅速、準確、一次成功地完成穿刺是治療患者疾病、搶救患者生命的關鍵。穿刺技術是體現臨床護士業務能力的標尺,穿刺技術不熟練,操作中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等,導致穿刺往往不能一次成功,影響治療、護理,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糾紛。而現階段高校實訓課程中所使用的各種穿刺模型,價格昂貴,且使用壽命短,造成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大大減少,影響了穿刺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F有的穿刺模擬人采用液體指示的方式來提醒操作者穿刺是否到位。此類方法重復 性較差,通常幾次穿刺后儲液部分因針孔而出現滲漏,頻繁更換儲液部分使得使用成本增力口,不利于大規模的教學實踐。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采用電子指示,無液體滲漏;裝置簡單,可重復使用次數更多。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包括硅橡膠表層,脊椎骨模型、橡膠薄膜,感應線圈Xl和電子模擬裝置,感應線圈Xl與電子模擬裝置連接,所述電子模擬裝置包括電感LI、電感L2、電感L3、一個運算放大器Ul、一個比較器U2、電阻Rl和電阻R2、一個電容Cl、一個發光二極管Dl、一個交流電源Pl、一個直流電源P2 ;感應線圈Xl與電感LI、電感L2、電感L3構成一個電橋,感應線圈Xl與電感L2的連接點接交流電源Pl,電感LI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地,感應線圈Xl與電感LI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l的反向端,電感L2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l的正向端,運算放大器Ul的輸出端接比較器U2的正向端,電容Cl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l的輸出端和地,電阻Rl和電阻R2串聯后,電阻Rl接直流電源P2,電阻R2接地,電阻Rl和R2的連接點接比較器U2的反向端,比較器U2的輸出端接發光二極管Dl正極,發光二極管Dl的負極接地。所述感應線圈Xl安裝在穿刺的祀區。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電子指示,無液體滲漏;裝置簡單,可重復使用次數更多。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電路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硅橡膠表層,2、脊椎骨模型,4、橡膠薄膜。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包括硅橡膠表層I,脊椎骨模型2、橡膠薄膜4,感應線圈Xl和電子模擬裝置,感應線圈Xl與電子模擬裝置連接,所述電子模擬裝置包括電感LI、電感L2、電感L3、一個運算放大器U1、一個比較器U2、電阻Rl和電阻R2、一個電容Cl、一個發光二極管D1、一個交流電源P1、一個直流電源P2 ;感應線圈Xl與電感LI、電感L2、電感L3構成一個電橋,感應線圈Xl與電感L2的連接點接交流電源Pl,電感LI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地,感應線圈Xl與電感LI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l的反向端,電感L2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l的正向端,運算放大器Ul的輸出端接比較器U2的正向端,電容Cl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l的輸出端和地,電阻Rl和電阻R2串聯后,電阻Rl接直流電源P2,電阻R2接地,電阻Rl和R2的連接點接比較器U2的反向端,比較器U2的輸出端接發光二極管Dl正極,發光二極管Dl的負極接地。感應線圈Xl安裝在穿刺的靶區。本技術使用時將感應線圈安置在穿刺的靶區,當操作者的穿刺針刺入靶區,即針頭進入感應線圈XI,引起感應線圈Xi的電抗值改變,信號經運算放大器Ul放大,使比較器U2翻轉,發光二極管Dl亮起,指示穿刺成功。若穿刺針沒有進入靶區,即針頭沒有進入感應線圈XI,感應線圈Xl的電抗值沒有改變,發光二極管Dl不亮,指示穿刺沒有到位。權利要求1.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包括硅橡膠表層(1),脊椎骨模型(2)、橡膠薄膜(4),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應線圈Xi和電子模擬裝置,感應線圈Xi與電子模擬裝置連接,所述電子模擬裝置包括電感LI、電感L2、電感L3、一個運算放大器Ul、一個比較器U2、電阻Rl和電阻R2、一個電容Cl、一個發光二極管DI、一個交流電源PI、一個直流電源P2 ;感應線圈Xl與電感LI、電感L2、電感L3構成一個電橋,感應線圈Xl與電感L2的連接點接交流電源Pl,電感LI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地,感應線圈Xl與電感LI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l的反向端,電感L2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l的正向端,運算放大器Ul的輸出端接比較器U2的正向端,電容Cl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l的輸出端和地,電阻Rl和電阻R2串聯后,電阻Rl接直流電源P2,電阻R2接地,電阻Rl和R2的連接點接比較器U2的反向端,比較器U2的輸出端接發光二極管Dl正極,發光二極管Dl的負極接地。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線圈Xl安裝在穿刺的靶區。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屬于醫療教學領域,包括硅橡膠表層,脊椎骨模型、橡膠薄膜、感應線圈X1和電子模擬裝置,感應線圈X1與電子模擬裝置連接,有益效果是采用電子指示,無液體滲漏;裝置簡單,可重復使用次數更多。文檔編號G09B23/28GK202632614SQ20122018895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專利技術者唐鶴云, 胡俊峰, 趙杰 申請人:徐州醫學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學穿刺模擬教學裝置,包括硅橡膠表層(1),脊椎骨模型(2)、橡膠薄膜(4),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應線圈X1和電子模擬裝置,感應線圈X1與電子模擬裝置連接,所述電子模擬裝置包括電感L1、電感L2、電感L3、一個運算放大器U1、一個比較器U2、電阻R1和電阻R2、一個電容C1、一個發光二極管D1、一個交流電源P1、一個直流電源P2;感應線圈X1與電感L1、電感L2、電感L3構成一個電橋,感應線圈X1與電感L2的連接點接交流電源P1,電感L1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地,感應線圈X1與電感L1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1的反向端,電感L2與電感L3的連接點接運算放大器U1的正向端,運算放大器U1的輸出端接比較器U2的正向端,電容C1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1的輸出端和地,電阻R1和電阻R2串聯后,電阻R1接直流電源P2,電阻R2接地,電阻R1和R2的連接點接比較器U2的反向端,比較器U2的輸出端接發光二極管D1正極,發光二極管D1的負極接地。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鶴云,胡俊峰,趙杰,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醫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