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包括控制箱、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包括管道腐蝕監測掛片、管道結垢監測組件和在線監測探頭;所述加藥系統包括儲藥罐和加藥計量泵;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整體放置于一個機架內,設于循環冷卻水旁路管道之間。本系統為循環水旁路系統,可在線監測循環水電導率、pH值、管道結垢及腐蝕情況,根據監測結果控制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排水、補水、清洗、阻垢和殺菌等功能;且系統整體放置于一個機架內,體積小,功能齊全,方便操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水處理系統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
技術介紹
在中央空調、工業循環水等循環水系統中,普遍存在結垢、腐蝕、菌藻以及水質惡化等問題,嚴重時會對設備主體和管路造成損壞,增加使用、維護、更換設備和管路的成本。普遍采用的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主要是防止循環水系統內金屬表面上鹽垢和粘泥的沉積,維護和修補預膜過程中形成的保護膜,從而抑制金屬的腐蝕。目前,普遍采用的水質監測方法一是,將腐蝕掛片系統放置于循環水箱,觀察時 需將其從循環水箱中取出,另外循環水箱一般位于比較高的位置,對于腐蝕掛片的觀察很不方便,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二是,采用熱阻垢監測設備對循環水進行監測,但是,采用熱阻垢監測設備,需要暫停生產,再對循環管道進行熱阻垢監測,這樣影響生產,而且需要拆卸管路,非常不便。目前,國內循環水系統一般采用人工定時均勻加藥,通過分析水中藥劑的濃度,以此來調節加藥泵的開度。由于系統容積較大,分析滯后和分析頻率的有限,要將水穩劑的濃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存在困難;設備占地面積大;監測方法繁瑣不便觀察;操作方法落后;增加了人力等成本。綜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種能夠將水質監測和加藥功能集成為一體、結構簡單、緊湊,適合于在線監測及自動操作的多功能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經濟、智能的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包括控制箱、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串聯的管道腐蝕監測掛片、管道結垢監測組件和在線監測探頭,所述在線監測探頭與控制箱電連接;所述加藥系統為計量泵加藥系統,所述計量泵與控制箱電連接;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整體放置于一個機架內,設于循環水旁路管道之間。進一步的,所述在線監測探頭包括電導率探頭和pH值探頭;所述加藥系統包括第一儲藥罐和第二儲藥罐及其各自出口處連接的計量泵;所述控制箱包括電導率控制儀和PH值控制儀;所述電導率控制儀與電導率探頭和第一儲藥罐開口處的計量泵電連接;pH值控制儀與PH值探頭和第二儲藥罐開口處的計量泵電連接,所述計量泵的出口設置在循環水旁路管道上在線監測探頭后的管道上。進一步的,所述在線監測探頭和計量泵的管道之間設有排水管道,其出口處設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電導率控制儀連接;循環冷卻水系統的冷卻塔處設有補水流量計,所述補水流量計與電導率控制儀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水質監測系統還包括依次串聯的球閥、流量計和壓力表,設在循環冷卻水旁路管道和管道腐蝕監測掛片之間。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系統為循環水旁路系統,可在線監測循環水電導率、pH值、管道結垢及腐蝕情況,根據監測結果控制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排水、補水、清洗、阻垢和殺菌等功能,實現自動控制;且系統整 體放置于一個機架內,能在一個封閉的架體內完成水質的各種監測及藥液投加工作,體積小,功能齊全,方便操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I、控制箱2、流量計3、壓力表4、管道腐蝕監測掛片 5、管道結垢監測組件6、電導率探頭7、pH值探頭8、第一儲藥罐9、第二儲藥罐10、計量泵11、電導率控制儀 12、pH值控制儀13、電磁閥14、補水流量計15、循環水旁路管道16、機架17、球閥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至3所示—種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包括水質監測系統、控制箱I和加藥系統,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串聯的管道腐蝕監測掛片4、管道結垢監測組件5和在線監測探頭,所述在線監測探頭與控制箱I電連接;所述加藥系統為計量泵10加藥系統,所述計量泵10與控制箱I電連接;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整體放置于一個機架16內,設于循環水旁路管道15之間;所述在線監測探頭包括電導率探頭6和pH值探頭7 ;所述加藥系統包括第一儲藥罐8和第二儲藥罐9及其各自出口處連接的計量泵10 ;所述控制箱I包括電導率控制儀11和pH值控制儀12 ;所述電導率控制儀11與電導率探頭6和第一儲藥罐8出口處的計量泵10電連接;pH值控制儀12與pH值探頭7和第二儲藥罐9出口處的計量泵10電連接;所述計量泵10的出口設置在循環水旁路管道15上在線監測探頭后的管道上;所述在線監測探頭和計量泵10的管道之間設有排水管道,其出口處設有電磁閥13,所述電磁閥13與電導率控制儀11連接;循環冷卻水系統的冷卻塔處設有補水流量計14,所述補水流量計14與控制箱I電連接。所述水質監測系統還包括依次串聯的球閥17、流量計2和壓力表3,設在循環水旁路管道15和管道腐蝕監測掛片4之間所述管道腐蝕監測掛片4為采用碳鋼材質制成的腐蝕掛片,其安裝在一個有機玻璃制成的外殼內,其兩側管道上均設有閥門和活接頭;所述管道結垢監測組件5為熱阻垢監測設備,其為列管式平行排列結構,其換熱管管徑為19X2毫米,其材質采用20號碳鋼,管道結垢監測組件5兩邊的管道均設有閥門和活接頭。本實例的工作過程所述流量計2可用于測量循環冷卻水旁路水體流量;所述壓力表3可用于測量循環冷卻水旁路管道壓力;所述管道腐蝕監測掛片4監測冷卻循環水旁路管道15的腐蝕情況,用以確定管 道、設備的維護和更換的措施;所述管道結垢監測組件5監測冷卻循環水旁路管道15及循環冷卻水系統中設備的結垢情況;所述電導率控制儀11主要作用是首先,在電導率控制儀11中設定電導率的控制范圍,根據所測的循環冷卻水的電導率值是否滿足要求,開啟電磁閥13進行排水控制,同時根據補水流量計14脈沖信號,控制與第一儲藥罐8開口處的計量泵10,進行阻垢劑及殺菌劑的投加,當電導率滿足設定值時,控制關閉電磁閥13,停止補水及藥劑的投加;所述pH值控制儀12主要用于調節循環冷卻水的pH值,降低補充水中的總硬度和總堿度,將碳酸氫根離子中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避免生成碳酸鈣等沉淀;在pH值控制儀12中設定pH值的控制范圍,通過電連接的pH值探頭7,及時監控水質的pH值,對應控制與第二儲藥罐9出口處的計量泵10的啟動和關閉。以上對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技術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包括水質監測系統、控制箱(I)和加藥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串聯的管道腐蝕監測掛片(4)、管道結垢監測組件(5)和在線監測探頭,所述在線監測探頭與控制箱(I)電連接;所述加藥系統為計量泵(10)加藥系統,所述計量泵(10)與控制箱(I)電連接;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整體放置于一個機架(16)內,設于循環水旁路管道(15)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線監測探頭包括電導率探頭(6)和pH值探頭(7);所述加藥系統包括第一儲藥罐(8)和第二儲藥罐(9)及其各自出口處連接的計量泵(10);所述控制箱⑴包括電導率控制儀(11)和PH值控制儀(12);所述電導率控制儀(11)與電導率探頭(6)和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循環冷卻水水質監測及加藥系統,包括水質監測系統、控制箱(1)和加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串聯的管道腐蝕監測掛片(4)、管道結垢監測組件(5)和在線監測探頭,所述在線監測探頭與控制箱(1)電連接;所述加藥系統為計量泵(10)加藥系統,所述計量泵(10)與控制箱(1)電連接;所述水質監測系統和加藥系統,整體放置于一個機架(16)內,設于循環水旁路管道(15)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俊利,謝士紀,曹井國,李琪,李振國,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中天海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