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力矩扳手校驗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力矩扳手校驗儀,包括儀表箱主體和加力機構,其中儀表箱主體包括面罩、顯示器、儀表箱、扭矩傳感器、接頭、轉接頭;所述力矩扳手校驗儀還包括一個導軌;導軌為一帶支腳的長條狀物;導軌通過螺栓與儀表箱主體固定;加力機構包括手柄、U型支架、絲杠、螺母推桿、定位塊、夾板、蝶形螺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被校扳手頭固定在轉接頭內,旋轉絲杠,定位塊給扳手手柄施加扭矩的方式來校驗力矩扳手,其結構簡單,設備重量輕,操作方便,測量準確。(*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カ矩扳手校驗儀,特別是ー種用于外場校驗各種規格カ矩扳手的校驗儀。
技術介紹
力矩扳手是飛機配置的重要隨機工具,使用過程中需要定期校驗,由于外場條件特殊,不方便送到國家法定的計量機構進行校驗,因此需要使用專用的校驗設備,實現對力矩扳手隨時隨地的校驗。目前采用的校驗儀,其基本結構均由傳感器、顯示器和加力機構三部分組成,但因結構形式不同,體積、重量和測量的準確性差距比較大。這類校驗儀通常有兩種結構,一是采用固定扳手頭,用人力給扳手手柄加載扭矩的形式,其體積小、重量輕,但是因為施力不平穩,測量準確度低;ニ是采用固定扳手手柄、用加力機構給扳手頭加載扭矩的形式,加カ機構由蝸輪、蝸桿、齒輪副組成,其準確度高,但制造成本高、體積大、設備重, 不方便外場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單、測量準確且造價低廉的力矩扳手校驗儀。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力矩扳手校驗儀,包括儀表箱主體和加カ機構,其中儀表箱主體包括面罩、顯示器、儀表箱、扭矩傳感器、接頭、轉接頭,所述カ矩扳手校驗儀還包括一個導軌;導軌為一帯支腳的長條狀物;導軌通過螺栓與儀表箱主體固定;加カ機構包括手柄、U型支架、絲杠、螺母推桿、定位塊、夾板、蝶形螺母;絲杠穿過螺母推桿并與之配合;絲杠穿過U型支架兩端,絲杠一端通過U型支架固定,另一端安裝手柄;u型支架上底面為ー平面,下底面帶有ー夾緊機構,夾緊機構由夾板和蝶形螺母組成;螺母推桿底面為一平面并與U型支架底面配合;定位塊為ー四周有平面邊緣的帽狀物;定位塊蓋于螺母推桿上方并與之配合;所述加カ機構通過蝶形螺母安裝在導軌上。本技術有益效果是本技術カ矩扳手校驗儀結構緊湊,重量輕,體積小并且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調節靈活,結果準確,適用于多種規格カ矩扳手的校驗。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カ矩扳手校驗儀ー種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本技術ー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加カ機構示意圖;其中,I-儀表箱主體、2-導軌、3-支腿、4-加力機構、5-被校扳手、6-手柄、7_U型支架、8-絲杠、9-螺母推桿、10-定位塊、11-夾板、12-螺栓、13-蝶形螺母。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ー步的說明。請參閱圖I、圖2,圖I是本技術カ矩扳手校驗儀ー種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包括儀表箱主體I,導軌2,支腿3,加カ機構4,手柄6,U型支架7,絲杠8,螺母推桿9,定位塊10,夾板11,螺栓12和蝶形螺母13。其中,所述儀表箱是カ矩扳手校驗儀的基礎,所述面罩通過螺栓安裝在儀表箱上前部,所述顯示器安裝在儀表箱的前部并位于面罩內部,所述扭矩傳感器通過螺栓安裝在儀表箱內,所述接頭安裝在扭矩傳感器上,所述接頭和扭矩傳感器同軸,所述轉接頭安裝在接頭上,所述轉接頭和接頭同軸;所述導軌2通過螺栓安裝在儀表箱的左側,所述導軌2的端部下方安裝有支腿3,可以將導軌2調節到水平位置;所述加カ機構4下部的夾板11通過螺栓12與U型支架7連接,所述加カ機構4通過夾板11和蝶形螺母12固定在導軌2上,所述加カ機構4可以在導軌2上任意調節位置;所述加カ機構4的裝配,絲杠8穿過螺母推桿9并與U型支架7兩端固定,所述手柄6安裝在絲杠8的一端;所述定位塊10蓋于螺母推桿9上方。本技術力矩扳手校驗儀通過旋轉手柄6,帶動絲杠8轉動,螺母推桿9沿絲杠8直線運動,定位塊10推動被校扳手5手柄,給被校扳手5加載扭矩,與扳手頭相連接的傳 感器受扭矩時產生相應的電信號,經放大,模-數轉換,最后在數字顯示器上顯示出來,該扭矩數值作為標準扭矩值,通過與被校扳手5的扭矩示值比較,就可推算出被校扳手5的扭矩值的相對誤差。本技術カ矩扳手校驗儀校驗工作程序為首先調節支腳3使校驗儀水平,將被校板手5頭摘入僅表箱上部的轉接頭內,根據被校板手5手柄長度調節加カ機構4在導軌2上的位置,擰緊蝶形螺母13,將加カ機構4固定在導軌2上,調節定位塊10的高度,使被校扳手5保持水平,旋轉手柄6,帶動絲杠8旋轉,使螺母推桿9沿絲杠8軸向做直線運動,定位塊10推動被校扳手5扳手頭旋轉,傳感器受到扭矩輸出信號,顯示器顯示出數值,當被校扳手5達到預設值打滑吋,即時顯示出力矩扳手加載的最大值,顯示器通過峰值保持功能顯示出最終數值,給數值作為標準數值,通過計算可以得出被校扳手5的誤差。本技術力矩扳手校驗儀所述的顯示器和傳感器可以檢定成多種カ矩單位以及順時針、逆時針兩種校驗方向,能滿足各種校驗需要。所述的顯示器能連續、實時顯示校驗儀給力矩扳手加載扭矩值。本技術カ矩扳手校驗儀通過固定扳手頭,用絲杠螺母給扳手手柄加力的校驗方式,使校驗儀體積縮小,加カ過程更平穩,測量結果更準確,具有較大實際應用價值。權利要求1.力矩扳手校驗儀,包括儀表箱主體和加カ機構,其中儀表箱主體(I)包括面罩、顯示器、儀表箱、扭矩傳感器、接頭、轉接頭,其特征為所述カ矩扳手校驗儀還包括一個導軌(2);導軌(2)為ー帶支腳的長條狀物;導軌(2)通過螺栓與儀表箱主體(I)固定;加カ機構(4)包括手柄(6)、U型支架(7)、絲杠(8)、螺母推桿(9)、定位塊(10)、夾板(11)、蝶形螺母(13);絲杠(8)穿過螺母推桿(9)并與之配合;絲杠(8)穿過U型支架(7)兩端,絲杠(8) —端通過U型支架(7)固定,另一端安裝手柄(6) ;U型支架(7)上底面為ー平面,下底面帶有ー夾緊機構,夾緊機構由夾板(11)和蝶形螺母(13)組成;螺母推桿(9)底面為ー平面并與U型支架(7)底面配合;定位塊(10)為ー四周有平面邊緣的帽狀物;定位塊(10)蓋于螺母推桿(9)上方并與之配合;所述加カ機構(4)通過蝶形螺母(13)安裝在導軌(2)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力矩扳手校驗儀。本技術包括力矩扳手校驗儀,包括儀表箱主體和加力機構,其中儀表箱主體包括面罩、顯示器、儀表箱、扭矩傳感器、接頭、轉接頭;所述力矩扳手校驗儀還包括一個導軌;導軌為一帶支腳的長條狀物;導軌通過螺栓與儀表箱主體固定;加力機構包括手柄、U型支架、絲杠、螺母推桿、定位塊、夾板、蝶形螺母。本技術通過被校扳手頭固定在轉接頭內,旋轉絲杠,定位塊給扳手手柄施加扭矩的方式來校驗力矩扳手,其結構簡單,設備重量輕,操作方便,測量準確。文檔編號G01L25/00GK202631190SQ20122028696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專利技術者劉劍, 劉轉娥, 王偕偕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力矩扳手校驗儀,包括儀表箱主體和加力機構,其中儀表箱主體(1)包括面罩、顯示器、儀表箱、扭矩傳感器、接頭、轉接頭,其特征為:所述力矩扳手校驗儀還包括一個導軌(2);導軌(2)為一帶支腳的長條狀物;導軌(2)通過螺栓與儀表箱主體(1)固定;加力機構(4)包括手柄(6)、U型支架(7)、絲杠(8)、螺母推桿(9)、定位塊(10)、夾板(11)、蝶形螺母(13);絲杠(8)穿過螺母推桿(9)并與之配合;絲杠(8)穿過U型支架(7)兩端,絲杠(8)一端通過U型支架(7)固定,另一端安裝手柄(6);U型支架(7)上底面為一平面,下底面帶有一夾緊機構,夾緊機構由夾板(11)和蝶形螺母(13)組成;螺母推桿(9)底面為一平面并與U型支架(7)底面配合;定位塊(10)為一四周有平面邊緣的帽狀物;定位塊(10)蓋于螺母推桿(9)上方并與之配合;所述加力機構(4)通過蝶形螺母(13)安裝在導軌(2)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劍,劉轉娥,王偕偕,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