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屬于一種用于采暖的控制裝置,它有中央控制器,水溫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室溫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三通電磁閥電連接在一起。這種采暖系統控制裝置,以室溫傳感器和水溫傳感器作為控制依據,傳感器安裝方便,采用三通電磁閥對供熱熱源進行切換,控制效果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對采暖系統進行控制,采暖的靈活性高,操作簡單易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采暖的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在我國北方地區的冬季,居室內的采暖必不可少。現在最常用的是集中供暖系統裝置,它包括鍋爐、室外管網、室內管網等,通過暖氣片或散熱器進行室內采暖。這種集中供暖系統裝置投資大,施工安裝繁瑣,維護費用高,要耗費大量的燃煤或燃氣等不可再生的資源,室外管道熱損失大,能耗高,污染嚴重。對用戶來講,屬于一種被動取暖方式,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對采暖系統進行控制,采暖費用也較高。申請人專利技術的公開號為CN201059688的“太陽能與輔助加熱器互補組合采暖系統的自動控制裝置”,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但這種自動控制裝置采用散熱器內的溫度傳感器作為控制依據之一,這一傳感器在散熱器內安裝時較不方便,當采用地暖盤管時尤為突出。另外,這種自動控制裝置對供熱熱源的切換采用普通的電磁閥,控制效果也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以提高控制效果和安裝的方便性。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它有中央控制器,水溫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室溫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三通電磁閥電連接在一起。它還有水位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三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補水用的電磁閥電連接在一起。它還有室外溫度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四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三輸出端與電加熱器電連接在一起。采用上述結構的采暖系統控制裝置,以室溫傳感器和水溫傳感器作為控制依據,傳感器安裝方便,采用三通電磁閥對供熱熱源進行切換,控制效果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對采暖系統進行控制,采暖的靈活性高,操作簡單易行。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使用狀態結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如附圖所示,本技術之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它有中央控制器4,水溫傳感器2與中央控制器4的第一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室溫傳感器5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三通電磁閥10電連接在一起。使用時,水溫傳感器安裝在太陽能熱水器I內,室溫傳感器安裝在房間內的適當位置。三通電磁閥的第一端口接在太陽能熱水器的下水管11和其它熱源的進管21上,第二端口接在太陽能熱水器的上水管16上,第三端口接在散熱器13上的回水管14上。中央控制器內有微處理器 ,微處理器對室溫傳感器、太陽能熱水器內的水溫傳感器測得的溫度信息以及設定的溫度信息等進行處理,然后通過控制電路對其它熱源、三通電磁閥的動作進行控制。這種中央控制器的具體結構、工作原理等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再詳述。微處理器可為可編程序控制器。溫度的設定可通過中央控制器上的按鍵或旋鈕進行。也可在室溫傳感器上另外設置按鍵或旋鈕,用戶可將其設置在合適的房間內,對室溫數據進行設定。當室溫高于或低于設定值時,通過中央控制器控制其它熱源、三通電磁閥的動作。使用前,應先在中央控制器上設定其它熱源、三通電磁閥動作的溫度條件。使用過程中,當太陽能熱水器內的水溫高于設定的溫度A,且高于室內溫度時,中央控制器控制其它熱源,使其停止工作,同時控制三通電磁閥動作,太陽能熱水器內的熱水經下水管、進管22、進水管9、地熱盤管、回水管14、三通電磁閥的第三端口、三通電磁閥的第二端口、上水管形成循環,太陽能熱水器供熱。當循環一段時間后,水溫傳感器測得的太陽能熱水器內的水溫降至設定的另一溫度B,且室溫低于設定的溫度C時,中央控制器控制其它熱源啟動工作,熱水經進水管9、地熱盤管、回水管14、三通電磁閥的第三端口、三通電磁閥的第一端口、進管22形成循環,由其它熱源進行供熱。它還有水位傳感器3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三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補水用的電磁閥17電連接在一起。這樣可以及時對太陽能熱水器內的水進行補充。電磁閥安裝在冷水管15與補水管18之間。當太陽能熱水器內的水位低時,中央控制器控制電磁閥打開,進行補水。它還有室外溫度傳感器20與中央控制器的第四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三輸出端與電加熱器19電連接在一起。這樣可以在冬季根據室外溫度對上水管、下水管、補水管進行加溫,防止其中的水凍結。電加熱器可以是伴熱帶等。所述的其它熱源6為燃氣熱水器或電熱水器。其它熱源內有循環泵7,由其帶動熱水循環。各溫度傳感器、水位傳感器可為數字式傳感器,其測得的溫度、水位數字信息直接送給中央控制器。如采用模擬式溫度傳感器則要經過A/D轉換器進行轉換。所述的散熱器包括地熱盤管、暖氣片、風機盤管等。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上可有水溫溫度顯示面板,以便于洗浴、系統測試時觀察溫度情況。顯然,工作時,中央控制器、各溫度傳感器應連接有工作電源。熱水管8分別與其它熱源以及連接在太陽能熱水器上的接管12連通,用于洗澡和其它用途。權利要求1.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有中央控制器(4),水溫傳感器(2)與中央控制器(4)的第一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室溫傳感器(5)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三通電磁閥(10)電連接在一起。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有水位傳感器(3)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三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補水用的電磁閥(17)電連接在一起。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有室外溫度傳感器(20)與中央控制器的第四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三輸出端與電加熱器(19)電連接在一起。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屬于一種用于采暖的控制裝置,它有中央控制器,水溫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室溫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三通電磁閥電連接在一起。這種采暖系統控制裝置,以室溫傳感器和水溫傳感器作為控制依據,傳感器安裝方便,采用三通電磁閥對供熱熱源進行切換,控制效果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對采暖系統進行控制,采暖的靈活性高,操作簡單易行。文檔編號F24D19/10GK202630240SQ20122030071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專利技術者李少杰 申請人:李少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太陽能和其它熱源組合互補采暖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有中央控制器(4),水溫傳感器(2)與中央控制器(4)的第一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室溫傳感器(5)與中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電連接在一起,中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三通電磁閥(10)電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少杰,
申請(專利權)人:李少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