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電陶爐發熱盤,包括隔熱層、底殼、陶瓷座、端子一和端子二,所述隔熱層與所述底殼固定連接,所述底殼與位于所述底殼下部的所述陶瓷座固定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貫穿所述隔熱層、所述底殼和所述陶瓷座,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下部設置有與外部電源連接的接線端,所述接線端從所述陶瓷座的底部穿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這種結構的設計使電熱絲引線從底部引出,降低引線端口溫度的流失,從而使端口位置溫度降低;同時底部出引線從生產工藝到產品組裝過程更簡單合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陶爐發熱盤
本技術涉及電陶爐
,尤其涉及一種電陶爐發熱盤。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陶爐均為側面引線不理想,導致引線端口處溫度過高及電氣間隙爬電距離等安規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解決端口線處溫度過高及電氣間隙爬電距離等安規問題的電陶爐發熱盤。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陶爐發熱盤,包括隔熱層、底殼、陶瓷座、端子一和端子二,所述隔熱層與所述底殼固定連接,所述底殼與位于所述底殼下部的所述陶瓷座固定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貫穿所述隔熱層、所述底殼和所述陶瓷座,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下部設置有與外部電源連接的接線端,所述接線端從所述陶瓷座的底部穿出。優選地,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接線端與外接電源線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另一端與電熱絲引線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隔熱層為中空圓盤,所述隔熱層圓周內部有一用于安裝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安裝槽。更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槽內有用來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定位 孔一和定位孔二。更進一步的,所述底殼為中空圓盤,所述底殼圓周內部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兩側設置有用來連接所述底殼與所述陶瓷座的固定孔一和固定孔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解決端口線處溫度過高及電氣間隙爬電距離等安規問題的電陶爐發熱盤。本技術達到的有益效果為I、降低引線端口溫度的流失,從而使端口位置溫度降低。2、底部出引線從生產工藝到產品組裝過程更簡單合理。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結構主視示意圖;標號說明隔熱層1,安裝槽11,定位孔一 12,定位孔二 13,底殼2,安裝孔21,固定孔一 22,陶瓷座3,端子一 4,端子二 5,固定片6。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提出一種電陶爐發熱盤,包括隔熱層I、底殼2、陶瓷座3、端子一 4和端子二 5,所述隔熱層I與所述底殼2固定連接,所述底殼2與位于所述底殼2下部的所述陶瓷座3固定連接,所述端子一 4和所述端子二 5貫穿所述隔熱層I、所述底殼2和所述陶瓷座3,所述端子一 4和所述端子二 5的下部設置有與外部電源連接的接線端,所述接線端從所述陶瓷座3的底部穿出。所述底殼2為中空圓盤,所述底殼2圓周內部有安裝孔21,所述安裝孔21兩側有用來連接所述底殼2與所述陶瓷座3的固定孔一 22和固定孔二。所述隔熱層I為中空圓盤,所述隔熱層I圓周內部有安裝槽11,所述安裝槽11內有用來固定連接所述端子一 4和所述端子二 5的定位孔一 12和定位孔二 13,所述安裝槽11內設置有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固定片6,所述固定片6是絕緣材料,用來解決防止漏電的安規問題。所述端子一 4和所述端子二 5通過所述固定片6貫穿所述隔熱層I、所述底殼2和所述陶瓷座3,所述端子一 4和所述端子二 5接線端用來連接外接電源線,所述端子一 4和所述端子二 5另一端用來連接電熱絲引線。安裝孔及安裝槽可以為矩形,或現有技術中常用的其他形狀。當外接電源通電以后,通過所述端子一 4和所述端子二 5電熱絲開始工作。由于外接電源線從底部引出,降低引線端口溫度的流失,從而使端口位置溫度降低;底部出引線從生產工藝到產品組裝過程更簡單合理。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陶爐發熱盤,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熱層、底殼、陶瓷座、端子一和端子二,所述隔熱層與所述底殼固定連接,所述底殼與位于所述底殼下部的所述陶瓷座固定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貫穿所述隔熱層、所述底殼和所述陶瓷座,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下部設置有與外部電源連接的接線端,所述接線端從所述陶瓷座的底部穿出。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陶爐發熱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接線端與外接電源線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另一端與電熱絲引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陶爐發熱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為中空圓盤,所述隔熱層圓周內部有一用于安裝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安裝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陶爐發熱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內有用來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陶爐發熱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為中空圓盤,所述底殼圓周內部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兩側設置有用來連接所述底殼與所述陶瓷座的固定孔一和固定孔二。專利摘要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電陶爐發熱盤,包括隔熱層、底殼、陶瓷座、端子一和端子二,所述隔熱層與所述底殼固定連接,所述底殼與位于所述底殼下部的所述陶瓷座固定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貫穿所述隔熱層、所述底殼和所述陶瓷座,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下部設置有與外部電源連接的接線端,所述接線端從所述陶瓷座的底部穿出。本技術這種結構的設計使電熱絲引線從底部引出,降低引線端口溫度的流失,從而使端口位置溫度降低;同時底部出引線從生產工藝到產品組裝過程更簡單合理。文檔編號F24C7/06GK202630156SQ20122027577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專利技術者區松生 申請人:區松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陶爐發熱盤,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熱層、底殼、陶瓷座、端子一和端子二,所述隔熱層與所述底殼固定連接,所述底殼與位于所述底殼下部的所述陶瓷座固定連接,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貫穿所述隔熱層、所述底殼和所述陶瓷座,所述端子一和所述端子二的下部設置有與外部電源連接的接線端,所述接線端從所述陶瓷座的底部穿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區松生,
申請(專利權)人:區松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