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包括帶有點火針的燃燒器、控制盒、電源、燃氣灶前軟管和燃氣灶前支管,所述控制盒的輸入端與電源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控制所述燃燒器,所述燃燒器的輸入端通過燃氣灶電磁閥與燃氣灶前軟管連通,所述燃氣灶前軟管通過灶前自吸電磁閥與所述燃氣灶前支管連通,避免燃氣灶停用狀態因軟管問題而導致的燃氣泄漏,達到增加安全性的目的;僅在燃氣灶中增加一個自吸電磁閥和一個L形接頭,可以自動啟閉灶前閥,避免了因軟管破裂而造成的燃氣泄漏,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燃氣灶,特別涉及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
技術介紹
燃氣灶的灶前軟管中充滿了燃氣,而軟管是燃氣系統薄弱環節,經常因年代久遠老化、小動物啃咬等破裂。灶前閥位于燃氣支管與軟管的結合部位,控制著軟管中燃氣的通閉。目前的灶前閥一般都為旋塞閥,使用前后需用戶手動開啟和關閉,用戶在使用完后若忘記關閉則容易因軟管破裂而造成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的 可以有效避免因灶前軟管破裂而造成的安全問題的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本技術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包括帶有點火針的燃燒器、控制盒和電源、燃氣灶前軟管和燃氣灶前支管,所述控制盒的輸入端與電源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控制所述燃燒器,所述燃燒器的輸入端通過燃氣灶電磁閥與燃氣灶前軟管連通,所述燃氣灶前軟管通過灶前自吸電磁閥與所述燃氣灶前支管連通。更進一步的說,所述燃燒器上還包括有熱電偶式熄火保護裝置。更進一步的說,所述灶前自吸電磁閥具有“L”型接頭。更進一步的說,所述控制盒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灶前自吸電磁閥和燃氣灶電磁閥的輸入端,在所述控制盒分別與灶前自吸電磁閥和燃氣灶電磁閥之間設有第一三芯接插件和第二三芯接插件。更進一步的說,所述控制盒上設有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控制所述電源。本技術的優點該裝置實現了灶前閥與燃氣灶具的同步開啟或關閉,灶前閥改為自吸電磁閥,并使其與燃氣灶電磁閥同步啟閉。當用戶開啟燃氣灶時,灶前自吸電磁閥與燃氣灶電磁閥同步打開;當用戶停止使用燃氣灶或燃氣灶因其他原因熄滅時,灶前自吸電磁閥與燃氣灶電磁閥同步關閉。僅在燃氣灶中增加一個自吸電磁閥和一個L形接頭,避免燃氣灶停用狀態因軟管問題而導致的燃氣泄漏,達到增加安全性的目的,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灶前電磁閥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灶前電磁閥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燃燒器,2、控制盒,3、電源,4、燃氣灶電磁閥,5、燃氣灶前軟管,6、燃氣灶前支管,7、灶前自吸電磁閥,8、第一三芯接插件,9、第二三芯接插件,10、微動開關,11、接地片,I. I、熱電偶式熄火保護裝置,I. 2、點火針。具體實施方式見圖I、圖2和圖3所示,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包括帶有點火針1.2的燃燒器I、控制盒2、電源3、燃氣灶前軟管5和燃氣灶前支管6,所述控制盒2的輸入端與電源3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控制所述燃燒器1,所述燃燒器I的輸入端通過燃氣灶電磁閥4與燃氣灶前軟管5連通,所述燃氣灶前軟管5通過灶前自吸電磁閥7與所述燃氣灶前支管6連通;所述燃燒器I上還包括有熱電偶式熄火保護裝置I. I ;所述灶前自吸電磁閥7具有“L”型接頭;所述控制盒2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灶前自吸電磁閥7和燃氣灶電磁閥4的輸入端,在所述控制盒2分別與灶前自吸電磁閥7和燃氣灶電磁閥4之間設有第一三芯接插件8和第二三芯接插件9 ;所述控制盒2上設有微動開關10,所述微動開關10控制所述電源3。工作原理為見圖I所示,灶前自吸電磁閥7和燃氣灶電磁閥4分別通過第一三 芯接插件8和第二三芯接插件9連接至控制盒2中,所述控制盒2上還連接了電源3、接地片11和微動開關10。當用戶將燃氣灶的旋鈕按下時,點火針I. 2開始點火,用戶將旋鈕轉動,微動開關10將灶具中的電源接通,灶前自吸電磁閥7開啟,燃氣進入燃氣灶前軟管;此時,燃氣灶電磁閥4也打開,燃氣到達燃燒器1,將燃氣灶點燃;燃氣灶點燃后,用戶將旋鈕松開,微動開關10將電源3切斷,此時熱電偶式熄火保護裝置I. I受熱產生電流,使灶前自吸電磁閥7和燃氣灶電磁閥4保持吸合,燃氣灶保持工作。燃氣灶熄滅后,熱電偶式熄火保護裝置I. I溫度下降,無電流通過灶前自吸電磁閥7和燃氣灶電磁閥4同步關閉,燃氣灶停止工作。見圖2所示,灶前自吸電磁閥7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灶前自吸電磁閥7接在L形接頭的直角處,L形接頭一端與燃氣灶前支管6相連,另一端與燃氣灶前軟管5相連,可采用螺紋連接或或非螺紋連接。此時灶前自吸電磁閥7中無電流通過或電流小于開閥電流,灶前自吸電磁閥7關閉,燃氣不能進入燃氣灶前軟管5。見圖3所示,灶前自吸電磁閥7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此時灶前自吸電磁閥7中電流大于開閥電流,灶前自吸電磁閥7打開,燃氣可以進入燃氣灶前軟管5。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包括帶有點火針(1.2)的燃燒器(I)、控制盒(2)、電源(3)、燃氣灶前軟管(5)和燃氣灶前支管(6),所述控制盒⑵的輸入端與電源(3)輸出端連接,所述控制盒(2)輸出端控制所述燃燒器(I),所述燃燒器(I)的輸入端通過燃氣灶電磁閥(4)與燃氣灶前軟管(5)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灶前軟管(5)通過灶前自吸電磁閥(7)與所述燃氣灶前支管(6)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I)上還包括有熱電偶式熄火保護裝置(I. D。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前自吸電磁閥(7)具有“L”型接頭。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灶前自吸電磁閥(7)和燃氣灶電磁閥(4)的輸入端,在所述控制盒(2)分別與灶前自吸電磁閥(7)和燃氣灶電磁閥(4)之間設有第一三芯接插件(8)和第二三芯接插件(9)。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上設有微動開關(10),所述微動開關(10)控制所述電源(3)。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包括帶有點火針的燃燒器、控制盒、電源、燃氣灶前軟管和燃氣灶前支管,所述控制盒的輸入端與電源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控制所述燃燒器,所述燃燒器的輸入端通過燃氣灶電磁閥與燃氣灶前軟管連通,所述燃氣灶前軟管通過灶前自吸電磁閥與所述燃氣灶前支管連通,避免燃氣灶停用狀態因軟管問題而導致的燃氣泄漏,達到增加安全性的目的;僅在燃氣灶中增加一個自吸電磁閥和一個L形接頭,可以自動啟閉灶前閥,避免了因軟管破裂而造成的燃氣泄漏,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文檔編號F24C3/12GK202630148SQ20122005308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7日專利技術者許宏良, 張少瑜, 胡冬艷, 王浩 申請人:江蘇省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燃氣灶安全輔助裝置,包括帶有點火針(1.2)的燃燒器(1)、控制盒(2)、電源(3)、燃氣灶前軟管(5)和燃氣灶前支管(6),所述控制盒(2)的輸入端與電源(3)輸出端連接,所述控制盒(2)輸出端控制所述燃燒器(1),所述燃燒器(1)的輸入端通過燃氣灶電磁閥(4)與燃氣灶前軟管(5)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灶前軟管(5)通過灶前自吸電磁閥(7)與所述燃氣灶前支管(6)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宏良,張少瑜,胡冬艷,王浩,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省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