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圓形轉向LED射燈,它主要安裝在室外墻壁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燈頭包括燈蓋、燈體、玻璃、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反射罩和LED板;所述的燈體與燈蓋固定,玻璃、第一密封圈、反射罩位于燈蓋和燈體之間,第二密封圈位于燈體與底蓋之間,反射罩與LED板匹配,LED板和燈體貼合并固定;所述的底座包括感應器、底盤和塑盤;所述的感應器和底盤固定,塑盤和底盤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投光方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從而提升了整體的性能,擴大了適用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LED射燈,尤其是涉及一種圓形轉向LED射燈,它主要安裝在室外墻壁上。
技術介紹
目前常用的壁燈多為一體式的結構,這些景觀燈具一般采用整體密封的方式,導致燈體表面的螺釘較多,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增加了景觀燈具在安裝和拆卸時的工作量,從而給使用帶來了較大的不便。這類景觀燈具的光源大多采用大瓦數的節能燈泡、高壓鈉燈或者金鹵燈,導致整燈的功率較大,耗能較高,使用壽命容易受到限制。這類燈具往往會出現散熱不足,導致燈具表面溫度過高,容易發生燙傷事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性能可靠,投光方向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的圓形轉向LED射燈。本技術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圓形轉向LED射燈包括相互連接的燈頭和底座,燈頭為可調燈頭,燈頭的表面為圓形,燈頭內安裝有驅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頭包括燈蓋、燈體、玻璃、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反射罩和LED板;所述的燈體與燈蓋固定,玻璃、第一密封圈、反射罩位于燈蓋和燈體之間,第二密封圈位于燈體與底蓋之間,反射罩與LED板匹配,LED板和燈體貼合并固定;所述的底座包括感應器、底盤和塑盤;所述的感應器和底盤固定,塑盤和底盤固定;使得本技術的投光方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從而提升了整體的性能,擴大了適用面。本技術所述的燈頭有兩個,它們對稱分布在底座上。本技術所述燈蓋與燈體之間通過燈蓋旋轉、玻璃壓緊第一密封圈的結構與燈體固定。本技術所述燈體的頂部設置有凹槽,該凹槽與第一密封圈的直徑相同,用來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燈體的頂部外延設置有螺旋狀翻邊,用于燈體和燈蓋的固定。本技術所述的反光罩通過玻璃壓緊,以達到良好的固定效果。本技術所述的LED發光板上開有兩個定位孔,反射罩底部設置有兩個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與定位孔相互配合;以便有效的定位反射罩和LED發光板的位置。本技術所述的感應器通過螺紋旋轉固定于底盤上。本技術所述的底蓋外圈設置有一個圓形凹槽,通過圓形凹槽來固定第二密封圈。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燈頭通過連接件固定在底座上,可以通過連接件來調節燈頭的上下方向,又可以通過中間的鎖緊螺母來調節燈頭的圓周方向,可以使客戶方便的選擇光線方向。另外此燈具LED板設計為可更換式,燈蓋部分無螺釘固定,通過與燈體螺旋連接,可方便快捷的更換光源。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整體形狀簡潔、精致和美觀,便于安裝和拆卸。本技術的使用安全,性能可靠,光效佳,LED燈頭的投光方向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適用面廣。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A面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的LED燈頭轉向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中LED燈感應器轉向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中LED板更換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技術的解釋而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參見圖I-圖7,本實施例包括相互連接的燈頭2和底座I。本實施例以兩個燈頭201、202為例加以說明。本實施例中的連接件212和底蓋29相互配合,兩者均帶有齒狀結構,底蓋上齒狀物292為360度圓周分布,齒高為1mm,連接件212上面齒狀物212-1也是360度圓周均布,齒高為1_,通過齒間嚙合,有效的防止松動。通過固定件211擰緊來固定連接212和底蓋29,可以通過調節固定件212松緊來調節底蓋29的方向,然后燈頭201、202通過連接件212和鎖緊螺母210固定于底座I上;整個燈頭2部分可以在豎直方向上轉向160度;另外也可以通過調節鎖緊螺母210松緊,可以調節燈頭2的圓周轉向,每個燈頭2的圓周方向可以旋轉230°,此兩處結構既簡單又方便調節,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本技術中燈頭2包括燈蓋21、燈體26、底蓋29、玻璃22、第一密封圈25、第二密封圈27、反射罩24、LED發光板23、驅動28、連接件212、固定件211和鎖緊螺母210 ;所述燈體26、燈蓋29、玻璃22、第一密封圈25通過燈蓋旋緊固定于燈體上;所述底蓋29和連接件212上都有齒狀結構,通過固定件211調節使之可以調節燈頭方向;所述LED發光板23和燈體26,使燈體26上的螺紋孔263和LED發光板23上的U形孔232對齊,通過螺釘固定;燈體26、底蓋29、第二密封圈27通過緊固件螺釘固定;底座I包括感應器11、底盤13、塑盤14。感應器11和底盤13通過感應器螺紋擰緊,通過感應器鎖緊螺母11-1來控制感應器11方向,塑盤14和底盤通13過緊固件螺釘15固定。本實施例中的燈體26的頂部有凹槽262,此凹槽262為模具成型,和第一密封圈25直徑相同,用來放置第一密封圈25,作用為可以防止第一密封圈25跳脫,燈體26的頂部外延有螺旋狀翻邊264,此螺紋狀翻邊264為模具成型,用于和燈蓋21固定。在燈蓋21與燈體26之間放置第一密封圈25、玻璃22和反射罩24,通過燈蓋21順時針擰緊于燈體26,從而達到燈蓋21固定于燈體26。本實施例中的LED發光板23上開有兩個定位孔231,反射罩24底部設置有兩個定位柱221,反射罩24的定位柱221與LED發光板23的定位孔231相互配合,有效的定位反射罩24和LED發光板23的位置。另外,發光板23采用螺釘固定于燈體26內部平面上,使LED發光板23有效的跟燈體26貼合,使光源熱量有效的通過燈體26散出。本實施例中,燈蓋21采用旋擰方式,通過順時針擰緊從而固定于26上,LED發光板23通過固定件固定于燈體26上,在更換光源時,只需逆時針擰開燈蓋23,松開固定LED發光板23螺釘,即可方便的更換LED發光板23。所述的LED板23可以更換,可以通過擰松燈頭固定件211,拔出低壓電源插頭,輕松方便更換LED板23。本實施例中底蓋29外圈有一個圓形凹槽291,通過這個圓形凹槽291來固定第二密封圈27,使第二密封圈27在壓緊過程中不會跳脫。底蓋29套上第二密封圈27之后,安裝于燈體26底部,通過螺釘固定于燈體26底部兩個螺紋孔261中;同時,通過燈體26和底 蓋29壓緊驅動電源28,從而起到固定驅動電源28的目的。在此,密封圈壓緊方式采用側壓,通過側壓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燈體的重量,從而達到降低成本之目的。本實施例中的底座I包括底盤13、塑盤14和感應器11,感應器11通過頭部螺紋于底盤13擰緊,并通過感應器上面螺紋調節感應器11方向,感應器I頭部防線可以旋轉80度;感應器11頭部和感應器11底部通過固定件12鎖緊,擰松固定件12,可以調節感應器11頭部方向,調整完畢后,擰緊固定件12。底盤13和塑盤14之間固定通過底盤13中間打螺釘固定于塑盤14上。本實施例主要安裝在室外,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調節投光方向,其使用安全,性能可靠,便于安裝,使用壽命長。本技術中的燈具中LED板23在不能正常工作時可以方便的進行更換。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技術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圓形轉向LED射燈,包括相互連接的燈頭和底座,燈頭為可調燈頭,燈頭的表面為圓形,燈頭內安裝有驅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頭包括燈蓋、燈體、玻璃、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反射罩和LED板;所述的燈體與燈蓋固定,玻璃、第一密封圈、反射罩位于燈蓋和燈體之間,第二密封圈位于燈體與底蓋之間,反射罩與LED板匹配,LED板和燈體貼合并固定;所述的底座包括感應器、底盤和塑盤;所述的感應器和底盤固定,塑盤和底盤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諸越華,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耀泰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