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立體燈芯、LED集成模組光源、槽型反光杯設置于下燈殼和燈罩連接后的腔體內,恒流源、均溫板、均溫板底蓋、導熱管、散熱器設置于上燈殼和下燈殼連接后的腔體內,LED集成模組光源固定設置在所述立體燈芯上,立體燈芯與均溫板固定連接,均溫板底蓋和均溫板固定連接,導熱管與均溫板固定連接,導熱管管體固定連接散熱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均溫板對熱量進行第一次均布散熱,通過導熱管將均溫板上的熱量進行第二次均布散熱,導熱管上的散熱器進行第三次均布散熱,上下殼體上的條形孔使得散熱器與環境的熱交換加快,可有效將大功率LED路燈的工作溫度降至50℃以下,提高大功率LED路燈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照明裝置,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城市照明領域的發展,尤其路燈行業中新崛起的LED路燈以其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的特點必將逐步取代現在普遍使用的鹵素燈和鈉燈等常規路燈,由于現實環境中路燈的使用環境長時間暴露在外,一般都采取全封閉的結構,防止雨雪等的侵透,現有的LED路燈也采用這個設計,但是大功率LED燈具的發光熱較大,LED路燈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態下會大大縮短整個LED路燈的使用壽命,經測試大功率工作的LED燈具當溫度為74°C以上時,光輸出衰減到50%所需時間為2年,燈具溫度為63°C時,這一時間可延 長至6年,因此工作溫度對LED路燈的使用壽命是非常巨大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點,提供一種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解決同類產品因散熱量過高影響大功率LED路燈壽命的問題,可有效將大功率LED路燈的工作環境溫度降至50°C以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包括上燈殼、下燈殼、燈罩、立體燈芯、均溫板、均溫板底蓋、LED集成模組光源、槽型反光杯、恒流源、導熱管、散熱器,所述立體燈芯、LED集成模組光源、槽型反光杯設置于下燈殼和燈罩固定連接后的腔體內,所述恒流源、均溫板、均溫板底蓋、導熱管、散熱器設置于上燈殼和下燈殼連接后所成的腔體內,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固定設置在所述立體燈芯上,所述恒流源用絕緣導線連接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所述立體燈芯與均溫板固定連接,所述均溫板底蓋和均溫板固定連接,所述導熱管與所述均溫板固定連接,導熱管管體固定連接散熱器。優選的,所述散熱器為鰭片式散熱器。優選的,所述導熱管內裝有導熱介質。優選的,所述槽型反光杯為四棱錐型,底部設有伸出開口。優選的,所述立體燈芯與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中間填充導熱膠。優選的,所述大功率LED路燈還包括密封圈,設置于下燈殼與燈罩之間。優選的,所述下燈殼與燈罩通過壓圈和螺栓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上燈殼和下燈殼內均勻設有限位卡,所述散熱器設置于限位卡間。優選的,所述大功率LED路燈的上燈殼和下燈殼設置條形孔。優選的,所述伸出開口與立體燈芯之間的間隙小于I. 5m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針對大功率LED路燈發熱量大的特點對燈體內部進行改造,通過設置均溫板對熱量進行第一次均布散熱,通過導熱管將均溫板上的熱量導出,進行第二次均布散熱,導熱管上的散熱器進行第三次均布散熱,上下殼體上的條形孔使得散熱器與環境的熱交換加快,可快速將熱量導出,本使用新型的設計可有效將大功率LED路燈的工作溫度降至50%以下,大大提高大功率LED路燈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實施列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圖I的側視圖;圖3為本技術圖I省略下燈殼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圖I省略上燈殼后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一種槽型反光杯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一上燈殼、2—下燈殼、3—燈罩、4一立體燈芯、5 —LED集成模組光源、6—·槽型反光杯、7—!'亙流源、8—導熱管、9一散熱器、10—伸出開口、11 一均溫板、12—密封圈、13 一壓圈、14 一螺檢、15—均溫板底蓋、16 一限位卡、17—條形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術,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I至圖4所示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包括上燈殼I、下燈殼2、燈罩3、立體燈芯4、均溫板11、均溫板底蓋15、LED集成模組光源5、槽型反光杯6、恒流源7、熱管8、散熱器9,所述立體燈芯4、LED集成模組光源5、槽型反光杯6設置于下燈殼2和燈罩3固定連接后的腔體內,所述恒流源7、均溫板11、均溫板底蓋15、導熱管8、散熱器9設置于上燈殼I和下燈殼2連接后所成的腔體內,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5固定設置在所述立體燈芯4上,所述恒流源7用絕緣導線連接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5,所述立體燈芯4與均溫板11固定連接,所述均溫板底蓋15和均溫板11固定連接,所述導熱管8與所述均溫板9固定連接,導熱管8管體固定連接散熱器9。為了有更好的導熱性能,立體燈芯4和均溫板11可熔為一體,在立體燈芯4與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5中間填充導熱膠快速導熱,導熱管8內填充導熱介質更快速導熱。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所選用的四棱錐型的槽型反光杯6,不僅能有效的反射光源,還能有效的集熱,底部的伸出開口 10方便立體燈芯上的LED集成模組光源5伸出,使立體燈芯與周圍的空隙小于I. 5mm。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中散熱器9選用的鰭片式散熱器均勻的分布在上燈殼I和下燈殼2中的限位卡16中,配合上燈殼I和下燈殼2上設置的條形孔17可有效與環境熱交換。如圖4所示燈罩3與下燈殼2之間設置密封圈12,通過壓圈13和螺栓14固定連接。本技術提供的大功率LED路燈發熱量大的特點對燈體內部進行改造,通過設置均溫板對熱量進行第一次均布散熱,通過導熱管將均溫板上的熱量導出,進行第二次均布散熱,導熱管上的散熱器進行第三次均布散熱,上下殼體上的條形孔使得散熱器與環境的熱交換加快,可快速將熱量導出,本使用新型的設計可有效將大功率LED路燈的工作溫度降至50%以下,大大提高大功率LED路燈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啟示下 ,作為本領域的公知常識,還可以做出其它等同變型和改進,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燈包括上燈殼、下燈殼、燈罩、立體燈芯、均溫板、均溫板底蓋、LED集成模組光源、槽型反光杯、恒流源、導熱管、散熱器,所述立體燈芯、LED集成模組光源、槽型反光杯設置于下燈殼和燈罩固定連接后的腔體內,所述恒流源、均溫板、均溫板底蓋、導熱管、散熱器設置于上燈殼和下燈殼連接后所成的腔體內,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固定設置在所述立體燈芯上,所述恒流源用絕緣導線連接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所述立體燈芯與均溫板固定連接,所述均溫板底蓋和均溫板固定連接,所述導熱管與所述均溫板固定連接,導熱管管體固定連接散熱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為鰭片式散熱器。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管內裝有導熱介質。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反光杯為四棱錐型,底部設有伸出開口。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燈芯與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中間填充導熱膠。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還包括密封圈,設置于下燈殼與燈罩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燈殼與燈罩通過壓圈和螺栓固定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燈殼和下燈殼內均勻設有限位卡,所述散熱器設置于限位卡間。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結溫運行LED集成模組光源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燈包括上燈殼、下燈殼、燈罩、立體燈芯、均溫板、均溫板底蓋、LED集成模組光源、槽型反光杯、恒流源、導熱管、散熱器,所述立體燈芯、LED集成模組光源、槽型反光杯設置于下燈殼和燈罩固定連接后的腔體內,所述恒流源、均溫板、均溫板底蓋、導熱管、散熱器設置于上燈殼和下燈殼連接后所成的腔體內,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固定設置在所述立體燈芯上,所述恒流源用絕緣導線連接所述LED集成模組光源,所述立體燈芯與均溫板固定連接,所述均溫板底蓋和均溫板固定連接,所述導熱管與所述均溫板固定連接,導熱管管體固定連接散熱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蒼峰,
申請(專利權)人:任蒼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