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包括有連接配合的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及一轉動開合的閥芯,所述閥芯設置于第二閥殼內部,其包括有轉動連接的定位閥體和轉動閥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1、閥芯創新性設計安裝在第二閥殼內部,有效簡潔了中間閥芯結構,而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通過優化設計可以共用,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2、止回流閥芯接觸平面采用斜角設計,有效防止水體回流;3、結構合理新穎,維護保養便利,使用壽命更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止回流水閥,屬于閥芯產品
,尤其是指一種連接管道用中間閥。
技術介紹
應用于管道連接的止回流中間閥在管道系統中發揮重要使用,起到水體止回流作用,能有效提高整個管道系統穩定性。傳統連接用的管道中間閥由于結構設計落后,部件多,密封性能不好,而管道系統中中間閥的更換十分麻煩。這類中間閥的結構一般主要由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及夾設于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之間的止回流閥芯結構組成,利用閥芯 的開閉來達到水體通過和止回流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適中、外形流暢、適用性更廣且止回流密封性能強、實用可靠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包括有連接配合的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及一轉動開合的閥芯,所述閥芯設置于第二閥殼內部,其包括有轉動連接的定位閥體和轉動閥瓣。進一步,所述定位閥體與第二閥殼一體注塑成型,其包括有一轉動連接用的支座及一環繞第二閥殼水孔向外延伸的環形凸起。進一步,所述環形凸起從臨靠于支座的端部向水孔相對端部逐步斜向上升,形成傾斜環形凸起。進一步,所述轉動閥瓣通過樞軸與定位閥體的支座轉動連接,其下端面設置有一環形凹槽,環形凹槽中嵌裝有防水膠圈,防水膠圈與環形凸起離合頂抵接觸配合。進一步,所述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的外形一致,兩者共用一套模具制成。進一步,所述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通過螺栓和螺母旋緊固定,且兩者的接觸面設置有環形膠圈通過合理設計達到共用。進一步,所述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對接后內部形成容置轉動閥瓣轉動的閥腔空間。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I、止回流密封結構簡單,閥芯創新性設計安裝在第二閥殼內部,有效簡潔了中間閥芯結構,而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通過優化設計可以共用,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2、止回流閥芯接觸平面采用斜角設計,有效防止水體回流,適用性更高,特別是在平面管道系統中;3、結構合理新穎,維護保養便利,使用壽命更長。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術,以下將結合附圖說明闡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密封狀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打開狀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至3所示,本技術所述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包括有對接配合的第一閥殼I和第二閥殼2,及一轉動開合的閥芯3。上述第一閥殼I和第二閥殼2的外形一致,兩者通過螺栓和螺母旋緊固定,且兩者的接觸面設置有環形膠圈4。進一步,所述第一閥殼I和第二閥殼2對接后內部形成容置閥芯轉動閥瓣轉動的閥腔空間5。第一閥殼I和第二閥殼2通過優化設計達到共用,體積小巧且外形美觀,有效降低開發成本。上述閥芯3設置于第二閥殼2內部,其包括有轉動連接的定位閥體31和轉動閥瓣32。所述定位閥體31與第二閥殼2 —體注塑成型,其包括有一轉動連接用的支座311及一環繞第二閥殼水孔向外延伸的環形凸起312,環形凸起312從臨靠于支座的端部向水孔相對端部逐步斜向上升,形成傾斜環形凸起。所述轉動閥瓣32通過樞軸與定位閥體31的支座311轉動連接,其下端面設置有一環形凹槽,環形凹槽中嵌裝有止水膠圈321,止水膠圈321與環形凸起312離合頂抵接觸配合。定位閥體31和轉動閥瓣32的轉動配合,實現了水體通過和止回流的目的。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技術的各種改動和變型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技術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包括有連接配合的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一轉動開合的閥芯,所述閥芯設置于第二閥殼內部,其包括有轉動連接的定位閥體和轉動閥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閥體與第二閥殼一體注塑成型,其包括有一轉動連接用的支座及一環繞第二閥殼水孔向外延伸的環形凸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凸起從臨靠于支座的端部向水孔相對端部逐步斜向上升,形成傾斜環形凸起。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閥瓣通過樞軸與定位閥體的支座轉動連接,其下端面設置有一環形凹槽,環形凹槽中嵌裝有止水膠圈,止水膠圈與環形凸起離合頂抵接觸配合。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的外形一致,兩者共用一套模具制成。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通過螺栓和螺母旋緊固定,且兩者的接觸面設置有環形膠圈通過合理設計達到共用。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對接后內部形成容置轉動閥瓣轉動的閥腔空間。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包括有連接配合的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及一轉動開合的閥芯,所述閥芯設置于第二閥殼內部,其包括有轉動連接的定位閥體和轉動閥瓣。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1、閥芯創新性設計安裝在第二閥殼內部,有效簡潔了中間閥芯結構,而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通過優化設計可以共用,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2、止回流閥芯接觸平面采用斜角設計,有效防止水體回流;3、結構合理新穎,維護保養便利,使用壽命更長。文檔編號F16K15/03GK202629193SQ20122023955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專利技術者譚成富 申請人:譚成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管道用中間閥,包括有連接配合的第一閥殼和第二閥殼,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一轉動開合的閥芯,所述閥芯設置于第二閥殼內部,其包括有轉動連接的定位閥體和轉動閥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成富,
申請(專利權)人:譚成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